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394节
    攻击伏俟城古道,不单单是深入吐蕃腹地,还会从青海西南攻击围攻吐蕃诸军。
    “行百步者半九十,功亏一篑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还要慎而又慎!”
    李瑄镇静地说道。
    现在先耐着心思将各方各面护全,特别是粮草辎重的供应。
    正好,这样对峙可以让长途跋涉而来的河朔军修整一番。
    “将军相信天命之说吗?”
    李泌想到严重的问题,突然问了李瑄一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李瑄用这句话语答复李泌。
    很明显,李瑄不信天命。
    荀子曾说过,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不是因为尧的贤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亡。
    早在先秦的时候,荀子就否定天命之说。
    “黄河汹涌时令人畏惧,太阳发怒时是人间的灾难,这又如何解释呢?”
    李泌又向李瑄问道,意有所指。
    “假如我治理地方,圣人能支持我,这些灾祸都是可以克服的。人人都恨的老鼠,它们毁坏的粮食虽多,但对郡县仓库来说绝对不是最致命的;朝廷给地方加固堤坝的钱财也是足够的。”
    李瑄更相信这个时代的人祸,大于天灾。
    “我观将军图变,满头峥嵘;如祁连山之白雪,若苍穹之明月。虽然将军说行百步者半九十,但也该考虑战胜吐蕃以后如何了?”
    李泌主要是想提醒李瑄这一点,罕见地郑重。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掌兵三十万,数十职位加身,不足及冠的开国公,上柱国。
    风光无限!
    然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瑄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就等着失势,墙倒众人推。
    哪怕李瑄极受圣人的恩宠,但从开元年间起,圣人宠的人可不少啊!
    “此战胜后,我会主动请辞河东、朔方两镇节度。从太原到河西,我一人无法兼顾,我忠心为国,向圣人表明为不为权力所动,让那些诋毁我的人都闭上嘴巴!”
    李瑄知道李泌是为他考虑。
    先予后取,河西、陇右才是他的基本盘。
    而且河东朔方距离长安太近,那里没有战事,李瑄无法快速拉拢那里的士兵。
    三十万大军,在战后多掌控一年,就会多一分不好的影响。
    不能让李隆基罢免李瑄的职位,需要李瑄主动放弃兵权,让李隆基知道他的忠心耿耿。
    放弃兵权,才能拜相,进行朝堂、地方上的布局,提升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地位。
    李瑄会在在战后,升任一些将领到河朔,这样也不枉他任河朔主帅一场。
    “将军自有明哲保身之道,山人以后就不再提了。”
    李泌看李瑄不假思索的话语,就知道自己多想了。
    李瑄能毫不犹豫地放下滔天的权力。
    在李泌眼里,李瑄更复杂了。
    一个聪明人,却时时做出冲动的事情,仿佛不为将来考虑。
    李泌又能感受到李瑄一步一个脚印,对未来有足够的谋划。
    李瑄一如既往,与李泌又聊一会后,不再打扰喜欢清净的李泌。
    八月中旬,唐军河西的兵马全部到齐。
    玉门军、豆卢军、墨离军、宁寇军、建康军、大斗军、河源军、白水军、安人军、威戎军,一共十支军队,聚集在安人军一带。
    这次从诸军抽调的兵马更多,这十军共四万五千士卒,其中骑兵一万五千人。
    他们直面苦拔海的“百里营寨”,隔百里对峙。
    双方探马,以边境为线,皆以轻骑巡视。
    吐蕃不近,大唐骑兵也不追。
    这一道战线基本构成!
    基于赤岭一带的安全考虑。李瑄下令将洮阳太守慕容曦皓麾下的吐谷浑军从九曲调遣至赤岭东山口,绥和守捉城下。
    慕容曦皓麾下的吐谷浑军,有五千骑兵,五千步兵。
    加上平夷守捉、绥和守捉、漠门军、一万五千河西胡骑。
    共组成三万五千兵马,其中骑兵超过两万两千。
    看似兵力不多,但必能把守住赤岭东山口。
    而且骑兵足够,可以在关键时刻,将石堡城下的吐蕃步兵黏住。
    九曲之地,依然布置着大唐的主力。
    武宁城的镇西军。九曲郡黄河边的宁边军、金天军、威胜军,合计两万兵马。
    赤水城的赤水军三万三千兵马。
    哥舒翰麾下积石军七千士兵。
    白兰羌王背叛吐蕃,所以全力支持大唐。
    由白兰羌大将宕剑、昶青为主副将,率领白兰羌骑兵一万,步兵一万五千人。
    最后,李瑄下令临洮军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由副使车神塞率领,以张兴的陌刀军,两千重甲步兵,一千重甲骑兵,两千弩兵,留守赤水城。
    让九曲的兵力超过九万人,其中骑兵近四万,包括共两千的重甲骑兵。
    还有河陇的重甲、陌刀都聚集在九曲。
    临洮军的另外七千轻骑,五千精骑,一千跳荡精骑,一千斥候营。在大使王难得和副使南霁云的率领下,皆渡过黄河,在安人军后方驻扎。
    这些是深入吐蕃腹地的力量。
    李瑄下令临洮军步兵的马匹给骑兵,使这些骑兵都一人三马。
    深入吐蕃腹地,是以机动、突袭,肯定有吐蕃士兵阻拦,不适合带上重甲步兵和陌刀、弩兵。
    这些特殊兵种留在九曲有更大的发挥。
    此时青海上空阴云密布,似乎已经具备大战的条件。
    但李瑄未动。
    八月二十日,朔方军三万骑兵到达湟水城。
    这三万骑兵以朔方经略军为主,兼以丰安军、东受降城军、西受降城军、中受降城军、定远军、振武军。
    朔方骑兵以节度副使程圭率领,右厢兵马使浑释之、朔方判官李韋、行军司马、推官、都虞候跟随。
    李瑄的老部下丰安军使王思礼、副使阿史那扶汶,也在随从之列。
    其中多是副使跟随,正使留守。
    郭子仪未到来。
    河东军骑兵是李光弼率兵而来,跟随河东行军判官、行军司马、推官。
    李瑄得到消息,李光弼已经行进至陇西郡,十日之内必然到达。
    “拜见李帅!”
    李瑄亲自出城慰问迎接远道而来的朔方骑兵。
    程圭带着一众朔方将领向李瑄拜道。
    “诸位请起,不必多礼。”
    “曾经我们一起打败突厥汗国,现在又能并肩作战了。”
    李瑄最先来到程圭面前,感慨万千地向他说道。
    “纵然相隔千里,李帅的威名我们如雷贯耳。今得征召,将士英勇,纪律严明,我朔方骑兵定倾尽全力,帮助李帅赢得此战。”
    程圭向李瑄回复道。
    他明白自己资历不足,无法担任节度使。对于李瑄成为他的上司,心服口服。
    李瑄在贺兰山西高坡大战的时候,程圭就对李瑄产生敬佩。
    那一战,程圭看到李瑄的韧性与坚强。
    须知,在那一战前,李瑄才从军不到四个月。
    之后的千里奔袭擒拿双可汗,更是让李瑄威震草原。
    面对比突厥汗国强大数倍的吐蕃,李瑄连战连胜,其间还击破回纥五万联军,使回纥更加顺服。
    这无一不使将领们震撼。
    王忠嗣遭难,本来已经罢官免爵,但在李瑄的主持审理下,王忠嗣才能活下来去永嘉郡。
    所以朔方的将领十分感激李瑄。
    “草原上你们能驰骋,高原上定再显神威,我会看你们表演,希望你们能带着绢钱赏赐,更换鱼符,回归河朔。”
    李瑄握住程圭的手,缓缓说道。
    “一定会如此!”
    程圭点头。
    他不再多说,给李瑄介绍判官李韋。
    “久仰你的大名,我从王太守那里学习很多,王太守离开河朔,给我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你们有智计担当的僚属。我身兼四地,不便多往草原,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还要靠你们安抚士兵,处理营田、支度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