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1、第 41 章
    飞天舞蹈团不愧是世界知名团队。
    数十人的大型舞蹈, 仕女与使团两种群舞,都能跳出整齐划一的盛唐韵律。
    仕女裙装飘飘, 手挽飘带。
    她们的手臂挥得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都有着大国子民的自信优雅。
    脸上笑容透着对使团的期许,视线仿佛能一眼看尽, 使团凯旋回朝时候的英姿飒爽。
    普通人对盛唐、对仕女的想象大约如此了。
    这些浓妆打扮、盛装起舞的舞者, 恣意舒展身姿, 手指尖划出温柔的痕迹。
    她们轻轻扬起的纱裙, 随风招摇。
    观众看得双眼发直,不知道为什么, 他们竟觉得那些柔柔顺顺的衣袂, 都荡出了一模一样的痕迹!
    没等观众找出证据,只见她们仙气飘飘集体转身,矮身一礼,弯出了相同的弧度!
    观众人均土拨鼠,发出了没见识的赞美。
    齐!
    整齐!
    太特么整齐了!
    文盲感叹永垂不朽。
    一到这这种特殊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自己书读得太少。
    想夸都夸不出什么花样。
    哪怕是隔着屏幕,他们都感受到了舞蹈的灵魂,那是传承千年源远流长的自信与骄傲。
    仕女恭送, 使团启程。
    男舞者们身姿阳刚,舞姿飒爽。
    他们跳的不是整齐的团舞,各自有着各自饰演的角色。
    有持剑玉立唯物严肃的武官。
    有举止儒雅笑意岑岑的文官。
    没有任何的字幕标识,观众也能从他们的舞姿、动作、表情,看出他们的身份。
    这是一个完整的出使队伍, 带着人类的生活气息。
    舞蹈多而不乱,独具特色,好似他们在一路西行,展望无边壮阔的美景。
    若沧在队伍为首的位置,饰演着严肃使者。
    他身配宝剑,连舞姿都显得与其他人不同。
    唐乐舞大气磅礴,气势雄浑,若沧的手臂大腿每一个动作,都透着武将特有的力度。
    短短的舞蹈,已经让人移不开眼睛。
    他们惊叹在舞蹈传递的感染力里,早就没有当初诧异若沧为什么要跨界蹭热度的想法。
    若沧的实力,绝对能够在这样优秀的舞团里担任主舞。
    他们没由来的觉得,那位严肃正经的使者,将会成功引领着这一行西去的队伍,完成大唐圣意!
    黄沙飘拂,风声渐响。
    音乐渐渐有了西域旷野呼啸的暗响,目光所及之处,已经看不见丝竹声乐的繁华都城。
    胸怀壮志的出使队伍,步入了浩渺如烟的黄沙异域。
    灯光随着他们的离开,重回初见时候的渺小。
    舞台在一束橙黄幽光下归于静谧。
    《敦煌飞天》第一幕,就叫人梦回大唐的繁荣昌盛。
    为了好好看表演,关闭了弹幕,放下了手机的观众,终于能在安静的幕间抒发自己的感情。
    网上随便一搜,一字字,一句句,敲下的都是呐喊。
    “绝了!真的绝了!我看完《出使》觉得像看完一部唐朝大剧!”
    “第一电视台真的是爸爸啊,这镜头感,这场控,出dvd啊爸爸!我买!”
    “最强的还是飞天舞蹈团吧,我第一次看舞蹈一直在卧槽卧槽!连裙子都飘得整整齐齐,你们是从阅兵式选的舞者吗!”
    每一个人都有繁华古都梦。
    《出使》把这个梦照进现实,震撼了无数人的眼睛。
    曾经热度最高的话题,是:若沧与琳琅携手。
    现在《敦煌飞天》每一个细节,都是热度的巅峰!
    那些精妙绝伦的舞蹈姿势,由艺高人胆大的截图达人,分享到了任何地方。
    许多观众第一次看舞剧,当幕间光亮久久不变,第一电视台插入广告的时候,他们发出了疑问。
    “什么时候开下一场?”
    “二十分钟后,我看了节目单,和现场观看休息时长差不多。”
    “这么长啊……”
    “这么长刚好可以拖回去截图啊!”
    毕竟是直播,会给舞者留下充分的准备时间。
    但是这段时间,观众都没闲着,他们在网上分分钟找到同好,还有各种舞剧爱好者老观众趁机卖安利。
    人类对相同事物的感触千差万别。
    唯独这场舞,给了他们相同的感慨。
    那些随手截出来的舞蹈场景,美得和绘画一般,光线身姿无可挑剔。
    不少人都在感叹,“能看现场就好了,我好想去看现场!”
    “这场虽然去不了现场,但是可以关注我们飞天舞蹈团的巡演啊!”
    网上其乐融融,却不知道摄制棚能有简单的观众席。
    为了不影响舞蹈团的表演,他们远远坐在摄制范围之外,此时在朋友圈分享着最为直接的感受。
    震撼、震惊、震动。
    那种喧闹、繁华、人声鼎沸的样子,依靠着几十位舞者同声同形同呼吸,表现得淋漓尽致。
    哪怕舞台空荡荡,只剩下一束光,他们仍觉得上面留下了舞者演绎的盛世大唐。
    “若沧原来这么厉害。”
    一个人的低声感叹,就会带起无数人的附和。
    “刚才他跳舞的那些动作,专业舞者也要练很多年的!”
    “飞天舞蹈团的表演我看过很多场了,若沧完全不输给这些老团员。”
    “浪费了,只演戏太浪费了,他非常适合这个舞台!”
    欧执名坐在前排,听得无比骄傲。
    若沧能担得起主舞,压得住场子,挥袖拔剑一气呵成的威严肃穆,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实力。
    那些日日夜夜的练习没有白费。
    若沧想要帮助琳琅大师的期望没有落空。
    这些专业人士的赞美,早晚会化成纸质文章,成为点评《敦煌飞天》的文字,记录下若沧惊艳过的时光。
    周围的讨论热切,直到《梦回》篇章的音乐响起。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闭嘴,让给这出凝结着心血的演出。
    与此同时,网站弹幕的各种文字,随着广告结束,屏幕重回一缕幽光的舞台,渐渐变少。
    没有人还有心情在键盘上嬉笑玩闹。
    这样的舞蹈,多眨一次眼,都觉得错过了精彩瞬间。
    第二幕舞剧,与《出使》截然不同。
    开场音乐里如同杂音一般呼啸的风声,比上一幕结尾更加剧烈。
    风声渐渐盖过了音乐,那种夹着沙子,能把人淹没的狂风,听的观众不敢张嘴。
    他们害怕一张嘴,口腔就会塞满狂沙。
    使者们出场的境况急转直下。
    上一幕他们意气风发,为了出使而骄傲。
    这一幕,他们一切骄傲自豪,成为了遍地折戟断剑,淹没在风沙嘶吼之中。
    随着悲凉的音乐,使者们匍匐在地面,缓缓转醒。
    他们端详四周,入目除了黄沙,只有黄沙。
    除了这蓝天黄沙,再也没有任何的东西,映入视野。
    他们衣衫破烂,脸上胡乱的沾染着沙子,裸露着伤口。
    好不容易艰难的站起来,却步履蹒跚而行。
    这样落魄的样子,还有脸上的血迹,叫观众心中一紧。
    不需要字幕,更不需要解说。
    一行人在黄沙中迷失方向,会有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终于,他们聚拢在了仍是倒在地上的武将身边。
    还未近身,武将拔剑攻击,差点误伤的时候,剑尖堪堪停下,找回了他的神志。
    那是拔剑的若沧,更是惨烈的武将。
    出使西域的团队,俨然已是黄沙之中的幽魂,没了能够归去的故土,更没了继续前行的意义。
    然而,在他们慌乱惶恐的舞蹈之后。
    若沧向远处跪地一拜,重新持剑,视线中仍是坚定不移的光。
    有些人,哪怕死了,也不会磨灭信念。
    必须西行,成为了残魂的唯一执念。
    音乐从悲戚到昂扬,舞台上衣服褴褛的使者们,完全没有出发时候的昂扬激情,脚步仍是坚定的迈了出去。
    走着走着,又见仕女婀娜而来。
    如此迷幻之境,引得幽魂沉溺于此。
    唯独若沧拔剑怒视,一剑斩杀了披着仕女画皮的幻象!
    武将独自杀敌,使团骤然清醒。
    舞者的姿势变得充满斗志与杀意。
    这一番不知道与什么东西砍杀的场景,烧灼着魂魄中最后的信念,无论有多少敌人冲杀过来,都无法阻止他们完成生前的使命。
    昼夜交替,灵魂不倦,音乐从激昂变得深邃,又从深邃重归静谧。
    厮杀让幽魂疲惫,但是他们一闭眼,梦中故土又能激励他们再度持剑!
    盛世舞蹈看得观众充满自豪和骄傲。
    梦回故土令观众感到心力交瘁。
    舞蹈还没有结束,他们心里已经满是惆怅。
    这群回不去了,仍旧心怀故土的亡魂,奋力斩杀阻碍前进的敌人,为的不过是完成使命,梦回大唐。
    若沧披头散发,妆容有改。
    但他视线坚定,拔剑无情。
    任何阻止他们前进的东西,都是魂魄里的业障,即使他们死了,也要死后到达出使的西域。
    一向理解能力很差很差的观众,都能在坚毅的舞蹈里,执着的前进中,感受到这一幕《梦回》想要表达的意义——
    他们领命出使,虽万死,而无悔!
    不知怎么的,当若沧长剑脱手,单膝跪地的时候,观众感受到了一股涌上来的悲伤。
    好像真的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亡魂,死了也不会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幕间时候的音乐,本是柔和舒缓。
    观众却蓦然听出了浓浓的悲伤,有着与上一幕截然不同的叹息。
    “这一章是《梦回》,应该是说这群人死后,梦里回到了故土,还是选择要再去西域。”
    “以前不是有故事会说,得不到安息的灵魂,会一直重复死前的执念。这群使者的执念,就是心心念念的国家和出使西域的命令了吧。”
    舞台上的表演,只有一次。
    在观众心里,这群舞者演出来的残魂像是轮回了千百遍。
    那种刻进了灵魂里的执着,他们在无数传承下来的诗歌里感受过。
    明明耳边听到的只是悠长的音乐,脑海竟有各种声音传唱着英雄的决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
    生当作人杰——
    将军百战死——
    一声声,一句句,尽是豪气万丈。
    如《梦回》中一样,谁都知道有去无回。
    却为国不悔。
    盛世令人感叹和骄傲。
    执念令人震撼和伤感。
    观众随着演出这一波一波的情绪起伏,如海浪般波澜壮阔。
    一到幕间,弹幕就厚厚一层,网络齐刷刷一片,四处都是关于《梦回》的长吁短叹。
    观众在含泪敲弹幕,哽咽刷网页,突然有人文字大喊:“飞天!”
    一有人喊,群众立刻响应。
    关闭弹幕、放手机,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唯恐错过了一丝丝的亮光。
    任何文字都是苍白无力,任何声音都是聒噪喧嚣。
    只有眼前这一行身姿妙曼的敦煌舞者,挥手招出佛光四溢的极乐世界。
    飞天,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每当天上举行佛会,她们便凌空飞舞,用歌声、舞姿供养诸佛。
    舞台上的舞者们,穿着长带飘飘的华美服饰,头戴金光闪闪的饰物。
    她们载歌载舞而来,舞姿优雅迷人。
    唯独中间空出了一块空地,惹得观众格外好奇。
    当音乐渐渐庄严,飞天们的视线都微微抬向空中。
    她们在等候着谁,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无声的期待。
    在观众困惑、茫然的时候,有花瓣缓缓洒落,清晰的飘进屏幕。
    仙女从天而降,飘带随风招摇。
    那一刻观众在家里发出的尖叫声,能把方圆十里沉睡的人叫出来一起观赏琳琅大师的惊艳登场!
    琳琅缓缓落地,神情永远庄严肃穆。
    身后的飞天,或笑或闹,或有着仙童似的纯真无暇。
    只有她,历经万世喜怒哀乐,脸上尽是神祇普度众生般的辉光。
    五十岁了。
    她五十岁了啊!
    年轻人永远无法理解衰老,而衰老的人永远懂得年轻的重要。
    琳琅身后的伴舞,可能只有十几二十岁。
    但是,琳琅是舞台上最为端庄、柔美的飞天,浑身萦绕着佛光万丈的慈祥与宁静。
    她抱着琵琶一划,便是极乐世界,万佛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