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3章
    苏起时,“齐小姐说笑了,那日之事没想到柳小姐竟会记得如此之久。”
    齐皖萱微低下头,笑道,“救命之恩,臣女定当铭记在心中。”
    古从然百无聊赖的看着面前二人做戏,不得不感叹一句,‘好演技。’
    苏起时,“想必大家都饿了吧,不如一起用膳吧。”
    古从然瞥了苏起时一眼,暗道,‘算你有良心’随后大声道“好啊好啊。”
    膳厅内,座位发生了改变。
    苏起时身边依次为云守月与柳江璃,古从然则是想远离风波好好吃饭,而齐皖萱似乎也看出来些什么。
    用餐时短暂气氛和谐起来。
    直到二人的筷子相撞。
    云守月与柳江璃各执起一双公筷都想给苏起时夹菜,结果一不小发生的碰撞,柳江璃的菜掉在了桌子上。
    云守月眼底滑过一抹一抹笑意,随后将菜放在苏起时面前的碗里。
    并轻声道,“阿时,我记得你最喜欢吃这道菜了。”
    柳江璃默默的将掉在桌子上的菜收拾起来。
    苏起时尝过菜后,点了点头,算是对这道菜的认可。
    云守月见此笑意也逐渐的放大。
    用完膳食后云守月与齐皖萱便都离开了。
    柳江璃由于是皇上口谕便继续留在玥王府。
    入夜,夜色悄然降临,一轮明亮的弯月悬挂于天空中,荷塘里隐隐约约映照出月亮的形状。
    苏起时夜晚睡不着,跃身来到树梢上,赏月。
    悠悠月光的照耀下,*睡意也渐渐袭来。
    细数重生到现在也发生了许多的事,有前世经历过的,也有前世未曾历经的。
    前世没有发现的迷雾似乎也在慢慢的扩大。
    一道无奈的叹息声缓缓从嘴边溢出。
    不知过了多久,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了柳江璃,于是睁大了眼睛看去果然是柳江璃。
    她能感觉到柳江璃真的变了。
    今日种种她都看在眼里……
    而就在一刻钟前柳江璃只要一闭眼就是苏起时与云守月相视一笑的画面,挥之不去。
    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
    月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柳江璃顺着窗缝看去,今夜的月亮格外的明亮,便生出了赏月的心思。
    起身披了件披风便走出了门,不知不觉中同样来到了王府池塘边上的回廊中,随后轻轻的坐到廊内的椅子上,眸光向月亮看去。
    眼中满是疲惫。
    苏起时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一瞬便也同样向月亮看去。
    同赏一轮月,心却搁两岸。
    第41章 “可我心疼”
    接下来的几天里,柳江璃只有送汤药和换伤药的时候出现,其余的时间内,都独自一人呆在房间内。
    苏起时对此也乐的清闲,身上的伤也逐渐好转。
    —月尚亭内。
    “王爷,柳小姐已经安全回到丞相府了。”
    苏起时执黑子听念期的报信,闻言后不紧不慢的将棋子落于棋盘中。
    “嗯,本王知道了。”
    古从然见自己落于下风,随后的落子便随意了些,“明日你也该去上早朝了吧。”
    苏起时又一棋子落下,“嗯。”
    黑子落,苏起时便停了手,向后靠去,眼中带着笑意看向古从然。
    古从然探过头一看,瞥了瞥嘴,“不玩了!”
    苏起时,“如今薛氏一族彻底覆灭,其余世家大族估计也在忙着如何去讨好苏昇,以保全自家。”
    “此次牵连的人员甚广,许多官员也都被削去官职,而我们的人也该趁着这个时候安排进去了。”
    古从然点了点头,“我会去安排。”接着似是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皇后明日召见你,你想好了该如何应对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次日早朝,身穿朝服的众人低着头默不作声,等待着皇帝的命令。
    苏昇正坐在龙椅之上,深邃的眸光中闪过一丝凌厉,无形中释放出帝王的威严,“近来早朝阴气沉沉的,缺乏朝气,更是无一人进谏……”
    “怎么?是对朕不满意吗?!”
    “要不朕传位给你们满意之人?”
    众人闻言立马齐齐的跪在地上,头低的更低了,高呼,“皇上息怒!”
    苏昇站起身,冰冷的视线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冷哼一声随后便阔步离开。
    王德海见此连忙高呼道,“退朝!”
    众人齐声,“恭送皇上!”
    众人随后缓缓走出宣政殿,每个人都肉眼可见的轻松了些。
    苏起时眸光沉了沉,就要前往长春宫,却被身后的一道声音止住了脚步。
    “玥王殿下留步。”
    苏起时闻言回头看去。
    —丞相柳仕琛。
    苏起时嘴角轻勾起一抹浅笑,“柳大人。”
    柳仕琛一言一行尽显沉稳,“玥王殿下,老臣是特意来感谢殿下的,若是没有殿下的帮助,小女也未必能从那日刺杀中平安回来。”
    苏起时眉梢轻挑,笑道,“柳大人,严重了,那日之事也是因本王而起,本王自然也要将柳小姐平安带回来。”
    柳仕琛似是想到了什么,眉心蹙了蹙,“王爷可是与小女发生了矛盾?”
    随后便语气有些悲凉自顾自的说道,“小女自幼便没了生母,可老臣又一直忙于公事不免忽略了这个孩子,所以也养成如今的性子,不愿与人亲近,包括老臣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