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还是不够乱】
    第九十二章 还是不够乱
    “那你们说,孙家大公子是不是也不干净?”
    “怎么个不干净法儿?”
    孙志晔:……
    孙志晔深深的吸了口气,关上车厢门“绕道,后门。”
    这样的局面,他再出现,除了受指指点点外,无济于事。
    马车外,各种说辞揣测源源不断。
    忍无可忍,孙志晔一拳重重的砸在了小几上,手背鲜血淋漓血肉模糊。
    “啊!”曲滢吓得尖叫。
    孙志晔眼神冷的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沉声道“闭嘴。”
    曲滢捂着嘴,把自己缩在角落,一动不敢动。
    她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凶狠吓人的表兄。
    马车一停下,曲滢不顾腿软,立刻连滚带爬逃离了。
    孙志晔不慌不忙的用帕子缠手,袖袍遮挡,面目冷静平淡的走下马车。
    真的是闹鬼吗?
    孙志晔心底是不信的。
    想要爬成人上人,从不是靠光明磊落。
    倘若真有惩恶扬善的鬼,也暂时轮不到光顾孙家。
    不是神鬼,就是人为。
    不知怎的,陆明朝那张脸蓦地出现在他脑海。
    会是陆明朝算计的吗?
    一环接一环。
    从志鹏对上陆明朝起,一切都变得不顺了。
    如果真的是陆明朝,那陆明朝又是怎样做到的。
    这一招,他想不透。
    陆明朝……
    孙志晔再一次在心底默念了一遍。
    扶光院。
    他信任的下人皆被捆了手脚塞了口齿。
    孙志晔嗤笑,没想到他爹娘窝里横的时候还是肯动脑子的,还知道把能给他通风报信的人看住。
    “大公子。”
    脱困的下人跪在地上请罪。
    隔着手帕,孙志晔按着手背的伤口,冷静的感受着鲜血浸湿帕子,神色淡淡的吩咐“去打听下谢砚的位置,寻到后邀他浮香楼一叙。”
    “及时派人来报。”
    跪了一地的人散去,扶光院清净下来。
    孙志晔扯下手帕,随手一扔。
    浮香楼的红粉佳人定能让一介猎户谢砚尽兴而归。
    或许不需要尽兴而归,只要谢砚踏入浮香楼,他就能得偿所愿。
    到时候,陆明朝会是何种心情,还能不遗余力的跟他作对吗?
    至于他爹娘,还是莫要再当家作主了。
    被孙志晔惦记的谢砚此刻已经在距离县衙不远处的茶楼里,临窗而坐。
    来来往往的茶客,都注意到了这位倚窗坐着眼角眉梢都透着些许矜贵的年轻人。
    热茶袅袅,谢砚眉目舒展。
    他相信明朝应付得来孙志晔,且定有所获。他只需要静静等待着孙志晔主动寻他过契就好。
    谢砚是把定制好的牌匾送到那间带小院的铺子后才来此的。
    漫不经心饮尽两杯茶,也等来了孙志晔的人。
    “浮香楼?”
    谢砚放下了手里的茶杯,力道不轻不重,“当”的一声,轻掀眼皮。
    浮香楼是昌河县有空的秦楼楚馆。
    他是不是还得感谢孙志晔的煞费苦心。
    “听闻孙家正值危机,不必破费了。”
    孙府下人垂首“大公子一片心意,还请谢公子赏脸。”
    谢砚扯扯嘴角“非要我说的那么清楚吗?”
    “我是个猎户,常年与猛兽打交道,信运气。”
    “要过契,就干脆些。”
    见谢砚态度坚决,孙府下人只得匆匆回府禀报。
    孙志晔心中颇有些失望,换了身干净的锦袍,待赶的我茶楼时,又被告知谢砚已去了县衙。
    孙志晔:……
    这夫妻俩,都是折腾人的好手。
    “今日之后,谢兄也是略有薄产之人了。”
    一见谢砚,孙志晔态度谦逊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处。
    谢砚颔首,语气坦然“还是得多谢孙大公子慷慨解囊。”
    孙志晔被堵的有些呼吸不畅。
    “孙府这次确实做得不对,应该做出一些补偿来弥补错误。”
    谢砚作诧异状,眉头微皱“不是为了府上表小姐吗?”
    “内人虽爱财,但取之有道。”
    “以内人的性情,大抵是会就事论事要求府上表小姐的明错改过的。”
    “如今,却是孙大公子寻我过契,想来是在为表小姐而舍铺子。”
    “对于孙大公子的这份情义,深感佩服。”
    孙志晔的目光在偷听的路人身上一扫而过,不动声色地继续道:“谢兄,曲表妹的身份颇为特殊。”
    “她既是府上的表亲,亦是我母亲为幼弟预定的未婚妻。待到幼弟出狱重获自由,二人便会喜结连理,她将成为孙家的一份子,冠以孙姓。因此,她的任何事宜,自然都应由孙家来承担和处理。”
    院中姨娘四字,终归有些上不得台面,也难以宣之于口。
    正妻也好,姨娘也罢,反正是两个蠢货过日子,没什么区别。
    谢砚一本正经“是吗?”
    “正是。”
    “你说是就是吧。”
    孙志晔笑容不改“既有薄产,经商钱生钱才是正道,谢兄还需早日学着与人谈生意。”
    “铺子过在内人名下,就不劳孙大公子指点了。”谢砚微微侧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