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1章
    画廊和琴行挨在一起,沈伯轶为了方便青妩工作,干脆就把两个办公室打通了,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休息室。
    整个办公室采光通透,站在一整面落地窗前,可以清晰看到对面的街景。
    进入办公室,青妩就拿起了桌面上的报表。
    最近一段时间的古琴销售额度飙升,尤其是上了年头的古琴,几位古琴大师的琴都被炒到了天价,被琴行扣着没有着急出售。
    “这个价格不错,为什么不卖?”
    “沈总,我们打算以拍卖的形式把那几张琴给出售了,到时候价格应该可以再翻一倍。”
    那几张琴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暖玉。
    但古琴上的暖玉也就那么一点,还是被打磨好的零部件,和真的能入药的暖玉都不是一个品种。
    青妩淡淡道:“我记得,上次我来的时候,琴行没有这几张琴。”
    谈琴嘿嘿一笑,“您肯定是记错了,这几张琴都是我们琴行的镇店之宝呢!”
    “带我去看看。”
    对上青妩冷静自持的目光,谈琴倒是也没惊慌。
    就算沈家大小姐会弹琴,总不可能还会做琴吧?
    古琴的工艺繁琐,除非是多年老手,一般人就连零部件都分不清楚。
    “那请沈总跟我来。”
    青妩起身,裴珏也跟在了她身后。
    他悄悄捏了捏青妩的手,声音带着蛊惑又低沉的磁性,“上次没机会看未婚妻画画,这次能不能听到你弹琴?”
    他的未婚妻既然是时玉江大师的徒弟,古琴造诣应该也相当精深!
    “暂时没有兴致弹琴。”
    裴珏应了一声,“嗯,刚才的财务报表看着不太正常,看来未婚妻今天在琴行有的忙了。”
    在她看财务报表的时候裴珏也顺带看了几页。
    很多数据一看就不正常,他是纵横商场多年的人,只一眼就看出来了其中还有猫腻,但没想到他的未婚妻也只需要一眼就找到了数据问题最大的地方!
    他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未婚妻实在是太完美了,完美的让他越了解,越想要靠近……
    谈琴带着青妩来到了放置古琴的地方,几张琴被保养得相当好,上面镶嵌的暖玉泛着些许莹润光彩。
    “沈总,这几张琴最近风头正盛,等我们开了拍卖会,一定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青妩的手轻轻落在琴弦上,一声清脆的声音在琴行内回荡,余音绕梁,一听就是好琴。
    “沈总,这可是玉澜大师亲手雕刻的古琴,暖玉的部分是玉中精品,也是我们这次所有的古琴里价格最高的!”
    “这张琴也是古琴大师时玉江先生亲自润的琴弦,沈总一弹就知道是琴中精品啊!”
    青妩手底下的这张琴上用上了不少暖玉,轻轻拨弄琴弦都仿佛能听到千军万马磅礴而来的阵仗,气势轩昂。
    是好琴。
    但问题就在于她自己怎么不知道她还雕刻了一张古琴?
    更别说时玉江大师亲自上弦了,他老人家手底下的所有琴都是有名字的,凑合青妩一眼都能认出来那一张琴是时大师的作品。
    青妩的目光清冷,落在眼前的谈琴身上。
    “你和谈画,是双胞胎?”
    “不是的沈总,我们的名字就是巧合,他在画廊做的那些事情太过分了,我是一点都不知情啊!”
    谈琴显然担心自己被牵连。
    青妩的眸光中带上了些许轻蔑。
    “既然不是亲戚,那怎么做出来的事情都差不多?”
    “看来名字是缘分,一起吃牢饭也是缘分了!”
    第217章古琴鉴定,合伙被抓
    谈琴脸上的表情有些挂不住。
    谈画因为在画廊里那些骚操作,已经被青妩送进去了,听说现在三餐都很有规律……
    “沈总,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
    “你前几天不是还去看过他?里面的日子看着还不错。”
    谈琴和谈画是货真价实的一家人,谈画被送进去后谈琴还经常去大牢看望。
    “沈总,我看他是因为之前大家都是同事,您说的我听不懂,这几张古琴是有什么问题吗?”
    青妩挑眉,神色平淡地看着眼前的谈琴。
    “这几张琴,你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人?”
    “这……沈总,这几张琴本来就在我们琴行啊!上次您来得匆忙没看到也是正常的。”
    “琴头半圆,琴颈略短,琴腰凹,声音浑厚,是时玉江大师没有做过的伏羲琴。”
    时玉江大师手中的古琴大多数都是落霞琴和神农琴。
    听说只做过一次,对琴徽用的暖玉不满意,琴也销毁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做过伏羲琴。
    托起琴腰,青妩将古琴翻转过来,看着下部的铭刻。
    铭刻的位置落着一个印章,确实是时玉江大师的私章!
    “沈总,这都有章,我们也是多次检查过的,确实是真品。”
    谈琴打定主意,青妩就算是知道一些古琴的构造,也不可能看得出来这张琴真实的来历……
    龙池的位置还有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落款玉澜。
    青妩轻轻挑眉。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曾经做了这张伏羲琴,还在上面留了名字?
    就这个签名,也不知道是谁用脚签的。
    “非要嘴硬的话,那就请鉴定机构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