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人就不能对比,一对比出来差距就有遗憾了。
拿元文渊和萧怀止来说,同样当过驸马,两人大不相同,前者是好聚好散,起码有点道理可讲,后者是门都没有。
皇帝都怀疑过,萧怀止是破罐子破摔了,自娶了人那是一点儿安分守己都没有,凡是长公主喜欢的,他通通讨厌,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这事传多了,百官都知道了。
某日,长公主一与萧怀止吵完,就来哭诉他这人的不对,说他出言不逊,讽她胸无点墨,没有半分他看得实在的。
她要大吵大闹摔砸东西,萧怀止不惯着不哄着,人在那煽风点火,生怕摔砸得不够多。
皇帝是真说不动萧怀止了,骂也骂过了,人就是不改能怎么办。
打也不行,要留点面子,毕竟人家再有问题也是德行不行,真下令了,那些狗腿子文官能奏叁天言,要让他向先帝学习以和为贵。
简直就是狗屁!什么向先帝学习,当初先帝在位时,就是这类话,到了他也是,还有没有天理了,换个话术行不行。
皇帝当下就劝了两人分开,一纸和离书彼此都放过得了。
谁知皇姐愤恨离去,一夜过去又不想和离了,宁愿与他闹得鸡飞狗跳,有小妾进门都不愿放他离开。
皇帝以为皇姐是真喜欢这人,都不想放过他了,但萧怀止此人冥顽不灵,咬死一个想法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无论对他如何威胁说再多的重话,那都是没有用的。
要不是萧怀止有个将军爹,皇帝真想找了错把人流放岭南去,他爹对此还表示无能为力,只说是管教不严的逆子。
皇帝倒是看得出来,萧怀止对退他婚书的世家女念念不忘,这倒也是啊,人家都有个要娶进门的贤惠妻子了,就是因为长公主喜欢他,硬生生拆散了。
说到底是他不对在先,那忍忍就过去了。
这一忍,把萧怀止外放军营去了,皇姐本想眼不见心不烦,谁知这小子没死战场上,却数次立下不菲战功。靠夺旗斩将两大功,一步步破例驸马的身份给他当大将军去了,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后来看到自己爹都讽言讽语的。
皇帝面对此事还理解了,萧怀止对他都没有个好脸色,又凭什么对他爹有好脸色。
可他想不出来,萧怀止一开始因为父母劝说,还有未过门的任氏女明事理说退两家庚帖,那时性情方面还好,到最后性情大变,给他吓了一大跳了。
这兜兜转转,两人终于到了分开的时候,真是可喜可贺。
在养心殿,他都想给萧怀止找好台阶了,“你们俩人不合,自此便各自安好吧,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了,她说不想再见到你了。”
“朕记得那位任小娘子至今还未嫁人,你可知道?”
然这台阶给出,萧怀止看着没怎么好受,脸色差劲道:“还有这事?与臣有何干系。”
有没有这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回回那任家娘子有亲事了,每回都是以失败告终,要真不介意吧,他每回都能被皇姐气到,骂她不怀好意。
皇帝都不想戳破他的谎言,有些事明白就行,不至于搬到明面上来说,更何况他立下战功是有功劳的。
皇帝当回人再道:“你不觉得有遗憾?”
萧怀止却道:“有什么好遗憾的,世上哪有破镜重圆之说,臣与她没有夫妻缘分,要不然也不会是如今的局面。”
“她与臣是有过姻亲,后退婚书各自安好,这事皇上可是忘了?”
皇帝深想自己是位好说话的大好人,不然依先帝在世的手段,他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早脑袋搬家了好吧。
素来,储君立嫡立长,断不能废长立幼。
他能是皇帝,还是先帝儿子死的差不多了,唯有他健在,皇位正儿八经的就落在身上了。
萧怀止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动不动就话里带刺,这一次也不例外,他都给台阶下了,人偏这么大胆,表面上说没有夫妻缘分,又说到了是谁造成的。
皇帝鄙夷,萧怀止说得正人君子,口口声声说退了婚书各自安好,真的安好了吗?
他有些事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是瞎了。
这事说起来尴尬,两家退庚贴,萧怀止名义上是有妻之夫,心里反而是惦记她人,与他皇姐各种不好就算了,被他纠缠不清的人,说出去都不好找人家。
任氏女对萧怀止还算好的了,一直以来都没出面说什么过。
这鄙夷没完,萧怀止上交了掌兵虎符,令他震惊怎么就想请辞了。
萧怀止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他管不动,正好天下暂平,想要颐养天年了。
皇帝一回想起这事,到现在还想骂,元文渊拿这事搪塞就算了,他萧怀止是懒得应付了,有样学样,一个意思的给他用上了。
这能轻易放人走吗,又不是真老了。
可以让他出京城,以后有用到他的地方,必须回来。
萧怀止离开时的眼神,皇帝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差点让他动火,后来夜里几次翻身总是不得劲。
到现在都后悔没打他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