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6章
    尼斯其实也一样。
    本赛季的尼斯胸前广告就裸奔了。
    如果不被杨诚收购,那尼斯就要靠卖掉雷米等球员来维持俱乐部的经营。
    甚至,这日子都得过得紧巴巴的。
    这也是为什么,法国足协和法国政府,对杨诚的收购是高举双手欢迎。
    最起码,这也是一次转机啊。
    背靠大树好乘凉!
    有杨诚和贝斯沃特中国人这样的豪门在背后支撑,尼斯还能垮了?
    甚至,从法国政府到法国足协到尼斯市政府,再到法甲各支球队,全都在盯着尼斯。
    他们就是想要看看,在英超玩出花样的杨诚,在尼斯到底能干成什么样?
    能不能给法甲其他俱乐部趟出一条新路?
    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资源,又能给尼斯带来什么变化?
    在竞技层面上,尼斯跃居法甲第3位,队内引进的球员表现不错,这已经得到了外界的认可,所有人都相信了尼斯的竞争力的提升。
    那商业层面呢?
    贝斯沃特中国人可是现如今欧洲足坛收入仅次于皇马的顶尖球队。
    杨诚又能给尼斯,给法甲带来什么?
    就是在这种焦灼的等待中,杨诚带着夏晴、亚当·克罗泽、奥马尔·贝拉达,丹·阿什沃斯、迈克·里格等一行人,再度来到了法国南部的尼斯。
    ……
    跟过去几次来尼斯不同。
    这次是正式访问!
    法国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
    体育部安排要员到尼斯参与会面。
    尼斯市政府安排接待,规格堪比外宾。
    市长埃斯特罗西在次日亲自跟杨诚一行人见面。
    地点就选择在尼斯的市政厅。
    这表明了法国官方对这次见面的重视。
    在会面里,杨诚提到了法甲的优势,这也是他看重法甲的原因。
    作为欧洲经营最成功的俱乐部的老板,同时又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主教练,杨诚认为,法甲现在的商业潜力和竞技潜力,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
    他也不是无的放矢。
    “法国足球有着世界上最完善最顶级的青训系统,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在持续的输出高水平的球员,这本身就是法甲最大的一笔财富!”
    “法国国家队是世界上最强的豪门球队之一,培养出了众多像齐达内、亨利、里贝里等世界顶级巨星,虽说他们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到其他联赛效力,但对法国足球的影响和带动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
    杨诚还提到了法国足球文化的多元性。
    从很多年以前,南美和非洲球员,就一直都以法甲作为他们登陆欧洲的第一站。
    尤其是非洲。
    众多法语国家天然就亲近法国。
    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可反过来,在潜力的背后,法甲的运营是很有问题的。
    拥有这么多非洲球员,又是众多非洲国家的宗主国,但法甲在非洲的影响力很差。
    这里面体现出来的是法甲在全球化方面严重滞后。
    试问,连非洲的法语国家都这样,那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亚洲和北美是最近的热点市场,几乎所有豪门球队都趋之若鹜。
    但法甲看不到任何动作。
    “国际转播权收入比例,海外市场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严重依赖于法国本土市场。”
    “但我们都知道,在法国,球迷并不像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那么狂热,优雅的法国人喜欢足球的同时,也在喜欢着自行车、网球等其他运动和赛事。”
    杨诚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足球运动在法国,其实本身的基础就不如四大联赛。
    为此,杨诚还特地拿出了一份数据。
    在过去09/10赛季,法甲20支球队的总营收是12.72亿欧元,亏损了3.45亿欧元。
    法甲跟其他联赛不同,球员转会的收支是不算进营收的。
    而法甲在09/10赛季,在转会市场上总共盈利了1.53亿欧元。
    算下来,总共还亏损了1.92亿欧元。
    这是20支球队的总亏损,具体落到每一家俱乐部身上的亏损额度,不好说。
    杨诚这次的准备工作也是做得非常充分。
    毕竟是正式访问。
    不仅仅是代表着贝斯沃特中国人,同样也代表着背后的杨氏集团。
    在如此详实的数据和市场调研面前,法国这边确实很难反驳。
    很多数据甚至就连法国体育部和法国足协都不曾掌握。
    这就非常离谱了。
    在轮到杨诚提出建议时,他也是十分坦诚。
    首先,他认为,法国现如今在国内讨论的,增加富人税时,应该排除职业联赛。
    在这方面,杨诚拿出了英超的例子。
    当英国加税和英镑贬值的双重压力下,英超俱乐部现在的处境也十分艰难。
    这还是在英超拥有全球市场,以及惊人的本土市场的情况下。
    要是到了法甲,那基本就完蛋了。
    现如今,大巴黎和摩纳哥等外资都还没进来,杨诚这番话绝对是中肯和正确的。
    “这一定会拖垮整个法国职业足球!”
    杨诚提出的第二条建议,那就是由法国体育部,或者是法国职业足球联盟牵头,成立法甲品牌委员会,组建专业团队,统一进行全球化推广。
    这也是目前英超在做的事情。
    在全球化方面,杨诚认为应该坚持两条路。
    坚持本土化特色,打法国地域品牌,讲好地方特色故事。
    像尼斯,地中海和蓝色海岸,就是尼斯最璀璨最动人的品牌和故事。
    要进行内部改革,推动转播权分拆销售,吸引更多国际转播商竞价。
    再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吸引全球的球迷。
    在本土化特色同时,要积极布局北美和亚洲地区,利用语言和文化纽带,扩大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球迷基础。
    如果说,前面的深入剖析,以及多条切中时弊的中肯建议,都是杨诚掏出来的干货,那最后一条建议里,杨诚多少就带有一点私货。
    “我给出的第三条建议就是,法甲现在大多数的球场设施严重老旧,这非常影响比赛日收入和球迷的观球体验。”
    杨诚凡事都不会无的放矢,他拿到了数据。
    过去六七个赛季,法甲的平均上座率基本都是在21500人左右。
    但在上个赛季,平均上座率跌到了20239人。
    本赛季还在进一步下跌。
    如果觉得,按照平均数不够精确,那就以尼斯来举例。
    从02/03赛季重返法甲后,尼斯的平均上座率是13494人,总入场球迷人数是256381人。
    要知道,尼斯的雷伊市政体育场的容量是17415人。
    到了03/04赛季,这两个数字就下降到了11912人和226321人。
    随后几年,尼斯的平均上座率一直都维持在1.1万人以上。
    一直到08/09赛季,跌到了10622人。
    到09/10赛季,更是直接跌破一万,只有9198人。
    全法甲联赛,仅仅只有3支球队平均入场球迷不足万,一个是勒芒,一个是摩纳哥,还有就是尼斯。
    正好这三家俱乐部的球场都有些年头了。
    尼斯的雷伊市政球场兴建于1927年,在1997年整修过一次,2004年又整修过一次。
    但现在已经不行了。
    勒芒的莱昂·博雷体育场则是兴建于1906年。
    摩纳哥的路易二世球场兴建于1939年。
    所有人都知道,摩纳哥的人口总共就三万多人,再怎么折腾,上座率也就这么点。
    撇开摩纳哥不谈,勒芒那座耗资1亿多欧元的新球场已经快要建好了,预计在2011年1月启用。
    尼斯呢?
    现在还没看到踪影。
    到了本赛季,尼斯的主场平均上座率只有8千多人。
    “根据我们俱乐部聘请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造成球迷不愿意入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球场的设施老旧。”
    杨诚的私货也是点到即止。
    “法甲的球票价格并不贵,但球场老旧的设施,严重拖累了球场的上座率,这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里的设施老旧,除了球场本身,还有球场所在的位置。
    例如尼斯的球场雷伊市政球场。
    位置不错,在市中心,但问题来了,周围的交通并不便利。
    有轨电车和公交都能到,但汽车相当不便利。
    在建造这座球场的1927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
    55岁的克里斯蒂安·埃斯特罗西是土生土长的尼斯人,从80年代开始从政,在2008年当选为尼斯市长。
    在从政之前,他曾经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摩托车拉力赛车手,多次拿到法国冠军。
    过去这两年,当选市长之后,他也一直都致力于推动家乡的发展。
    足球无疑也是他非常重视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