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他,埃丁·哲科,就是一个天才!”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哲科依旧时不时回想起当初杨诚在英足总的听证会上的那番话,他向英国内政部、体育部和英足总的人,据理力争。
    他要证明,埃丁·哲科是一个天才!
    这让哲科十分感动。
    而就在不久前,哲科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口,亲耳听到他对亚当·克罗泽的那番话。
    “我并不打算在冬歇期引进前锋,完全没这个必要。”
    “我们有哲科!”
    “我相信哲科!”
    想着想着,波黑中锋的双眼都泛红了。
    整个人就像是被火烧一样,滚烫、灼热。
    他开始在球场上不停地跑。
    虽然他很高大,但他的跑动能力很好,又是替补上场。
    他就像是一辆重装坦克冲进了闹市区,处处碾压,给阿尔克马尔的后防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技战术层面,更是心理层面上的。
    而哲科也不是漫无目的在跑。
    他知道,阿尔克马尔的出球经常都是找马泰森这个点。
    他一直都有留意,等待着机会。
    比赛进行到第70分钟,阿尔克马尔又一次在后场断球。
    贝斯沃特中国人就地发起反抢。
    球在左路的蒂姆·德克勒的脚下。
    哲科看到阿伦·列农已经第一时间扑上去了,他也立马跟上。
    但波黑人多留了一个心眼,始终留意着马泰森。
    果不其然,蒂姆·德克勒在左边路受到了阿伦·列农的逼抢后,立即选择回传给马泰森。
    哲科心中一喜,猛然加快速度,一个箭步就冲向了马泰森。
    1米83的马泰森还没接到球,就感受到了1米93的哲科迎面扑来的那种压力。
    这让脚下技术本就不出色,动作也不是很灵敏的马泰森有些错愕。
    来得太快了!
    范加尔对中卫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偏好。
    他很喜欢用左脚中卫踢左侧,右脚中卫踢右侧。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便于出球。
    赛前,主教练在部署球队战术的时候,就着重强调这一点。
    哲科一直都记着。
    此时此刻,哲科扑向马泰森时,并没有去留意他的右脚,而是盯死了他的左脚。
    当德克勒从左侧传过来的这一脚球来到面前时,再加上来自哲科的压力,马泰森本能地伸出左脚去停。
    由于阿伦·列农靠近德克勒,马泰森不可能把球传回去。
    他的想法是停下来,控制一下,挡住哲科后,回传门将。
    可在重压之下,他的这一脚球停得稍稍大了点,稍稍脱离他的控制范围。
    在瞬息万变的球场上,哪怕停大1米,那都是非常要命的。
    哲科身高腿长,冲到马泰森面前时,看到对方停大了一些,立马果断出脚,抢在马泰森之前,将球轻轻捅了一下。
    马泰森大惊失色,第一时间追上去。
    哲科已经抢先一步,右脚外脚背又把球拨向了外侧,用身体挡住了马泰森。
    马泰森知道自己犯下大错了,立马死死地贴住哲科,不让他有转身直面球门的机会。
    哲科虽然身材高大,但力量对抗比较弱,也没法跟马泰森硬碰硬。
    波黑中锋娴熟地盘着球,到了大禁区外围右侧。
    就在马泰森和阿尔克马尔所有人都暗自松一口气,以为已经脱离了危险的时候,哲科突然一顿,左肩一沉,整个人作势要往底线走。
    站在大禁区右边线内侧的马泰森自然不能如他所愿,立即跟上。
    没想到,哲科左脚将球扣到右侧,成功转过身,面相己方半场,直直往回带了一步。
    带球的同时,哲科也侧过头,看了一眼大禁区。
    马泰森反应很快,又扑了回来,生怕被哲科突入大禁区。
    但波黑中锋压根就没想过要入大禁区。
    不等马泰森追上,哲科挥动修长的左脚朝着足球一搓。
    禁区内,不管是阿尔克马尔的门将亨克·蒂默尔,还是中卫亚林斯,全都聚集在前点位置。
    这也是所有防守球队的正常选择。
    里贝里就在他们的包围之中。
    但哲科这一脚搓传,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落在了无人的后点。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纳闷的时候,一道红色身影迅速冲了上来,迎着哲科的搓传,探头一顶,将球砸入了可以算是无人防守的球门。
    “球进啦!!!”
    “第71分钟,贝斯沃特中国人攻破了阿尔克马尔的进球!”
    “来自他们的队长,中场球员卢卡·莫德里奇!”
    “这是一个来自两名天才球员的精彩配合!”
    “莫德里奇是2003年,英格兰足球历史上第一个动用特殊天才条款的球员,哲科则是2005年动用了特殊天才条款。”
    “现在,两名球员的配合,为贝斯沃特中国人首开纪录!”
    “1比0!”
    ……
    杨诚在场边已经激动得跳了起来,拍手叫好。
    “他竟然看到了!”布莱恩·基德也很是激动。
    “这证明,我们过去这段时间的特训是有效果的。”杨诚笑道。
    布莱恩·基德连连点头。
    再看向杨诚的眼神里,带着敬佩。
    早在本赛季的夏季集训开营前,杨诚就主张要增加一项特殊训练。
    目的是为了提高球队在英超,面对更加高强度压迫下的出球能力和对空间的预判能力。
    所有人都知道,传球目标如果是静止状态,传球精度是最准的。
    目标的移动速度越快,传球距离越远,传球者受到的压迫越大,传球误差也会越大。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对空间的预判。
    而且,必须是传球手和接球者两人同时做出相同的预判。
    这才有可能形成一次成功的传球。
    杨诚前世执教时,他很喜欢到意大利的科维尔恰诺训练基地去听课。
    有一次,他在听一位教授的讲座,里面提到了美国的nfl球队,教练团队通常有20多人,每个位置都有专门的教练,对比赛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和训练。
    其中,他们会通过精心计划和反复训练,帮助球员精确地预判接球者的位置和时机。
    橄榄球的训练方法不适合足球。
    但美国nfl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
    高压下的出球能力,对空间的预判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的。
    杨诚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也跟那位教授讨论了很多,但都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
    具体怎么实践,没有人知道。
    因为在足球界,所有人都觉得,这就是一种感觉。
    顶级传球手的天赋!
    但杨诚不这么看,他觉得,天赋这个东西肯定是存在的。
    有人天生对空间的感知更敏锐,对比赛的理解更强。
    但问题是,并不需要把每一名球员都训练成100分的传球大师。
    只要把球员训练到80分,甚至75分,不就行了?
    杨诚前世在德甲执教时,领教过德国人的工科思维,尤其是所谓的练球房。
    于是,不久前,布伦特训练基地二期工程里,杨诚就提议要建一座模拟空间。
    类似于德国足坛流行的练球房。
    不同的是,周围的墙壁上会布满圆形孔洞,每个孔洞都比球大一些。
    这些孔洞都是封闭的,但训练的时候,会随机开启其中一个,球员要做的就是把球传进这个孔洞。
    不仅如此,整个房间都会被高清摄像头无死角捕捉,统计出球员每一脚传球的时机、力度、角度。
    对应到球场上就是,球员的传球时机、路线和距离。
    但目前业界没有相关的数据分析软件。
    于是,杨诚就让詹尼·维奥开始构建一个数据分析模型。
    这个模型采用三维坐标体系,坐标轴就是从练球房的训练里,得到的传球的时机、路线和距离,以及其他的包括传球前的步数和步频等配套数据。
    除此之外,这套数据分析模型还能对比赛和训练中的球员进行数据分析。
    三个坐标分别为传球手的传球时机、接球者的跑动时机,以及传球的距离。
    这就能够很好地分析出,到底这一脚球能传成功,是谁的功劳?
    传失败了,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
    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每一场比赛、每一堂训练课,每一次练球房训练,球员都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数据反馈。
    仅仅只是这些还不够。
    所以,杨诚已经提前开始着手,跟教练组花了整个夏季,为球队定制了一些针对性的特训。
    有小场地的分组对抗,也有标准足球场地的传切训练。
    由于布伦特训练基地2期工程刚开始动工,练球房还在找企业定制,所以本赛季,贝斯沃特中国人基本都是在进行特殊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