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再培养几个月就能分到各部门打下手,顺利的话,今年年底就差不多能分配到各县填补空缺了。
这些当然是阳滋公主有意打听的。
如果说以前她去问会被推三阻四或拿些不重要的消息搪塞,现在作为长生殿大总管、仙人身边的近臣,她已经拥有足够了解相关政务的资本,直接参与朝政还做不到,但打听这些消息绰绰有余。
“这是好事啊。”
微生雪想起这件申造纺织厂时随口提到的事,
“没想到已经出了一定成果了,倒是比纺织厂进度更快。”
她出门前去看,厂房都还没盖好,水力催动的机器也还在调试中,等正式开工还得个把月。
马车缓缓前进,由水泥铺就得路面平平稳稳,连马车上新端出来的玻璃杯都不用在底部加上磁铁稳定。
“呀,连玻璃杯都能造出来啦?”
微生雪惊喜地看着小桌子上的一套玻璃茶具,她拿起一只仔细观察,
“清晰度差了点,但这进展飞速啊。什么时候能做出玻璃窗?”
“玻璃窗还得再等等,”阳滋公主回想着玻璃厂总管的答复,“大块的玻璃会有气泡而且不平整,无色透明的玻璃还没有烧出来。”
“用彩色玻璃碎片拼凑呢?”微生雪想起母星考古出来的文物,一些建筑上用的就是一块块彩色小玻璃拼成窗户,美轮美奂,配上高大宏伟的建筑,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少兰眼睛一亮,脑子里瞬间转出好几个赚钱的点子,连声道:“好主意!好主意!只要黏合得好,连水都不漏,能做玻璃马车顶,能做碎玻璃水杯,也能经过打磨镶嵌在金银首饰上。”
一项项都是赚钱的买卖。
微生雪听着她的主意,不由赞道:“少兰,你真是经商的人才!好好干,以后争取做大秦首富!”
少兰闻言下意识看向阳滋公主,转瞬掩住所有情绪,笑着道:“那就借老师吉言啦。赚多多的钱,给国库缴纳多多的税款。”
“对了,我们商队这次带了许多毛衣到别的郡售卖,路上要经过一个春耕节,仙人和公主要不要去凑凑热闹?”
“春耕节?”
少兰见她感兴趣,立刻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知道的都倒出来。
微生雪点点头,“就是祈祷今年风调雨顺,顺顺利利的祭典。”
阳滋公主补充道:“差不多,不过人聚集起来,就有人带了茶水小食来卖,慢慢的,就有了连着两三天的集会。”
“您出来得急,不然再过半个月,还能赶上父皇主持的春祭大典。”
微生雪对此倒没什么可惜的,这种祭典再盛大,能比得上当日在泰山三拜另天地变色的大场面吗?
那种风云突变的场景,震惊她八百年!
微生雪掀开帘子向外张望,现在已经走出了咸阳城的管辖范围,周围连城镇都没有了,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
正是春耕的时节,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两个农人弯腰在田间劳作。
这里离咸阳近,是最早派发到铁制农具的地方。
他们提着锄头,翻开杂草,拾掇干净扔到一旁,一些不会抢养分的就地埋进土里。
微生雪看着看着就奇怪了,“他们怎么没用上曲辕犁?”
阳滋公主和少兰抬起相似的茫然脸:啊?
两人都是贵族女子,连花园里采朵花都不用自己动手,这田间的事,还真不是她们会懂的。
‘统儿,他们在做什么?’
【翻地吧。】系统扫描了一圈,对照资料得出这个结论。
‘那他们为什么不用更好的器具?产量已经足够覆盖到这边了。’
【统不知道,统不理解。】
“该不会是被贪污了吧。”微生雪提出一个猜测。
阳滋公主脸色一变。
咸阳城附近,离开还没五十里呢,就有人刚阳奉阴违,糊弄上官?!
“我寻人去问问。”少兰跳下马车,跑到商队那边打听。
商队里不少走南闯北的汉子,以前都是地里刨食的,对这些事也比他们了解。
这辆马车停下,其他人也跟着停下来,扶苏遣人来问。
阳滋公主没提微生雪,只拿自己说事:“我见田中黔首无一人使用仙犁,心中有疑,便请少姑娘去问问。”
有疑……可以是疑惑,也可以是怀疑,端看结果如何了。
侍卫回去禀报扶苏。
扶苏闻言下车一看,果然左右远近都无人使用曲辕犁,甚至连赶牛的都没几个。
他的脸色沉下来。
他不是不懂农事的人,作为大秦长公子,他或许不曾亲自农耕,但对农时和耕种的必要步骤都是一清二楚,现在这时间,正是耕种翻土的时段。
他直接指派车夫去田间询问。
少顷,那车夫带着一名农人回来。
“少爷,”在外人面前,车夫换了个称呼。
即便他们换了寻常的打扮,但能用得起马车的人,对祖祖辈辈都在地里打转的黔首来说,都称得上贵人。
他哆哆嗦嗦地站在路边,连官道的边边都不敢踩上去。
“贵人,小人什么都不知道啊,我没有犯法,我邻居也没有。”
扶苏的问话并不顺利,对方翻来覆去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重复说着几句话。
僵持的局面直道微生雪过来才打破。
“什么情况?”她问道。
扶苏摇头苦笑:“本是春耕之时,却不见新犁,我便唤了人过来想问些消息,谁知……”
那农人见又一群贵人过来,身体抖得更厉害了,要不是强撑着,说不定能直接晕过去。
微生雪走过来,掐诀给他刷了几个清心咒,强制进入清心寡欲状态,所有的情感都暂时驱散。
她看了眼扶苏,示意他抓紧问。
“没有新犁?”那农人疑惑,“农官大人们没说有新犁可以租借。”
他爱惜地摸摸手上的锄头,语调轻快,“这新农具可真好用,农官大人们是好人,让我们租这锄头,如果多加些价钱,还能直接买下来呢,就跟去年的镰刀一样。”
怎么可能没有!
少兰差点脱口而出。
连她都知道,咸阳城外的炼铁厂连春节就没停产,十二个时辰不停火,炼制出的农具主打锄头、镰刀、铁犁三件套,就为了尽快推广。
扶苏眼眸深沉,乍一看竟让人恍惚间似看到了嬴政的影子。
他道:“车队加速前进,尽快抵达县城。”
他倒要看看,是底下农官隐瞒,还是县令弄权藏私。
耽误春耕,按秦律,当诛!
微生雪伸手一拂,掩去农人对于他们的记忆。
此事若是追究起来,难保狗急跳墙的人会找他算账。
又弹出几道灵光,连带周边田野里的人都模糊了这段记忆,只记得有一队格外豪华的车队路过。
第66章
这预料之外的发现让整支队伍的气氛沉闷起来,车队安静地碾过官道,抵达最近的县城。
城门口很热闹,是节日附近时段特有的人山人海。仰赖车队中有好多匹马,他们得以走特殊通道进入城池。
主干道两边就有不少商铺,来往的人群也没有被欺压的惶惶不安与长久奴役的麻木死寂,只看表面,这里的县令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官。
微生雪掀起帘子一角观察,她的注意点与其他人不同,视线落点在两旁的小摊位上。
有些占据了一部分的大道经营,部分位置还在原地留下了明显的桌椅印子,应当是长期摆放才会有的痕迹。
这是一个商业相对繁华,且极少有人闹市纵马的地方。
这显然与地方官的严格治理息息相关。
从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这里是真的还算安居乐业。
那城外那些连农具都配不齐的农人又是什么情况?那可不是一个两个,入目所及几乎全都是一个装备。
“去县衙。”前头传来扶苏的吩咐声。
于是车队分开,商队带着人去找落脚点,其他人则前往县衙官府。
但马车还没靠近就停了下来。
“少爷,前面过不去了。”车夫在车厢外禀告。
扶苏眉头一皱:难道有人提前得了消息,来堵路了?
“发生了什么事?”
车夫道:“前方大量黔首聚集,连人过的路都快没了。”
扶苏掀开帘子一看,黑压压的全是人头。
“去探听一下,发生了什么,这些人因何聚集。”
于是刚才去找农人的车夫又一次沦为跑腿,哒哒哒地跑到人群里,随机抽取一名幸运儿递上一把小零嘴。
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有价值,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是宝贝,经过大厨精心炮制的小零食显然非常有市场。
车夫只是递了一把过去,那人就打开了话茬。
“在这里干什么?看热闹啊。”那人带着一种理所应当的语气,“今天县太爷要断案子,我们都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