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夸张了,一眼看着就跟打广告似的。
刷到的网友基本都是吸吸小动物,留下个赞就走了。
要不是乔裕和叶桐两人之前就关注过姜家小店有关的两个视频号,发现这人拍的猫猫狗狗和姜家小店那边基本都重叠了,再加上一些吃吃喝喝的图片过于诱人,刚好他们接下来要路过这边,这才一致决定过去看看。
然后就跑来这边了。
*
有客人过来,姜蘅忙了一会儿,又卖出去一颗大西瓜、好几颗番茄,笑吟吟目送客人离去,她看向还在一旁期待她回复的两人,问:“你们打算怎么拍摄?”
叶桐眼眸微亮,这么问就是有搞头了,她忙说:“就很寻常的,不用刻意招待,我们是旅行博主嘛,平时就是拍一些旅行中的见闻,比如现在我就在拍摄,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出镜,我们到时候会打码的,只是希望能到你的农场玩玩,如果能帮忙干个活,那是最好不过了。”
浅度参与也行,深度参与更好。
毕竟来都来了这边,总不能就吃吃喝喝离开吧?
好歹那么多粉丝等着他们的成果呢。
姜蘅想了下,说:“可以,但我有个要求,就是发布的时间不能是现在。”
叶桐下意识反问:“啊?为什么?”
下一秒想到之前看见的博主贴的图片,裁剪成这样肯定不是她想的,试探道:“是不是现在还不太方便吸引游客过来?”
姜蘅点头:“对,我们村基础环境目前还不太合适,其次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不过我们村其他人已经在开垦自家菜地了,过阵子游客过来,也是可以体验农家乐的。”
这样好歹有个体验项目。
她暂时是没办法将自己的农场开放的,但考虑到自家村子这边的发展,不说别的,一些少量的比如鱼、鸡蛋、鸭蛋这些,肯定会优先提供给村里的人。
两人对视一眼,都点头了,叶桐:“没问题,那到时候我们约个时间发布,正好给你们这边也打个广告。”
这两人敞亮,姜蘅也高兴,给他们一人送一把小番茄让他们打打牙祭:“对了,我们村刚有人搞了个民宿,你们要是还没定下酒店,可以去她家,营业执照今天下来的。”
营业执照今天上午下来的,赵宁立马跑过来买了一个大西瓜算作开张之喜。
而这阵子因为花销大,她就消费了这么一次。
主要是因为姜蘅的鸡和鸭子是真不卖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
走的时候盯着她家猪舍,那眼睛都直了。
众所周知,猪能产出的肉是真的多。
叶桐两人大喜,这样也能近距离体验姜老板的生活,忙说:“正好我们还没定酒店,那我们等会儿,麻烦你带个路。”
“可以。”姜蘅笑吟吟点头。
这时又来了两位客人,这回买的东西有点多。
叶桐转手将背包交给男朋友,撸起袖子过去帮忙:“我来帮忙~”
——
村子里
吃完饭,又没到睡觉的点,天气刚好凉快了,一个个都会去熟悉的朋友那边坐一两个小时聊天。
不过最近、尤其是今天,因为赵宁这边民宿的营业执照下来,还特意放了两挂鞭炮,在村子里可热闹了,吃过饭,大家就默契的往她家去。
一路都在说起村子里居然开了个民宿的事。
曾奶奶高高兴兴:“咱们村的女人就是能干,你看看小蘅、再看看小宁家,那房子装得我都羡慕了好久。”
“能干啥啊,我看就是瞎搞。”旁边一个老头皱眉,摇头道:“咱们这就算有人过来旅游,谁会真的住下?人家不都去住县城的好酒店了?简直就是浪费钱。”
“怎么没有?!”曾奶奶不服气了,立即说:“这都前前后后来了两次了,以前咱们村啥时候有人来旅游的?就是路过都没几个人。”
姜志林:“那他们有没有住下?”
曾奶奶语塞。
旁边的三奶奶赶紧帮腔:“那不是村子里没住的地方吗?现在有了,要是再来人,那肯定能住下。”
“哪里来人咯?”姜志林咦嘘,“我打听过,那丫头没打算搞农家乐,我儿子说了,要是搞个什么网红农家乐,那才能带来流量,她都不搞,其他人搞得再热闹,人家外面的人都不稀罕的。”
不怎么说话但也凑过来的姜继祖冷笑一声:“我就说她没打算带村子赚钱吧?明明有这个条件,我看网上都说让她开农家乐,她都不愿意呢。”
“你这话说的!”曾奶奶没好气道:“什么叫没赚钱?才说要招工要请人摘西瓜,每天干一上午,就能有一百块,这钱不是钱啊?”
其他人也帮腔:“对呀,小蘅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你说开农家乐,她种菜赚钱着,干嘛要折腾这些?容易一头够不着,现在这样已经挺好了。”
“你也不看看,在她那干的,不说她自家的几个,就是展红她们,现在每天见这谁都笑呵呵的,以前哪这样啊?人都看着年轻了,我也是奇了怪了,干活还越干越年轻,要不是年龄不到,我都想去干。”
“跟她一对比,你们这点钱算个屁。”姜继祖嘀嘀咕咕:“那西瓜听说一个就两百块,你想想她种了多少西瓜?给的工资一天就一百,半个西瓜的钱!”
此话一出,立马就有人没好气翻个白眼:“你也不想想她给的工资跟外面那些老板比,是不是好多了?谁家老板不是这样?一个西瓜能卖两百那是她自己有本事,给你你也卖不了那么多,咋了?就帮忙出个力气,还想她给你分成?”
“说得对说得对!”
“是这个理……”
“你们——”姜继祖恨铁不成钢,不服气的看向最开始反驳的姜志林。
姜志林手里拐杖敲了敲胳膊腿,干笑道:“这话也没错,反正这个价格我挺愿意去干的,对了,咱说的是民宿的事,说这个干啥?”
姜继祖:“你们就是不敢得罪姜蘅!”
几人不说话了。
姜蘅这孩子,明明对他们来说是晚辈,不对,应该说是孙辈,但光是她这人做事,讲情面的时候让人感动得不行,看周芸、展红、王桂兰那几个,都是第一批被招过去,干到现在,上个月又拿了好多工资。
不讲情面时,又跟倔驴似的,谁也劝不动。
偏偏自己还有本事,这谁敢得罪?
指不定哪天就有求到她头上的,人家记仇不搭理怎么办?
再说,他们干嘛要得罪姜蘅?
嫌日子过得太舒坦?
几人不说话,但那表情明明白白的,看得姜继祖脸都歪了。
*
路上又碰到两个人,一行加起来中老年、老年都快十个人了,到了赵宁家院子。
准确说是赵宁公婆这边。
他们主要是来她公婆那,跟赵宁一个年轻娃娃没啥聊的,再顺便逗逗小孩子。
村子里这些年都没几个孩子,这群老人基本算是空巢老人,经济压力、和对故土的不舍让他们没办法跟着孩子去外面生活,又想孩子承欢膝下,因此吃吃的出现,算是村子里的一块宝儿。
这些老人都喜欢逗逗她。
刚好这个年纪,会走,又走得不是特别利索、会说话也说的不清楚,最是好玩了。
一进去,就能听见小孩清脆啊呜啊呜的声音,偶尔冒出几个清晰的词语,便让大人发自内心的欢笑。
孩子有人看着,赵宁忙着洗碗收拾家里。
自从家里装修好了,她都变得更加爱干净了,一天到晚都想打扫得一尘不染,让大家都看看她美丽的家,当然今天这么认真打扫,还有另一个原因……
收拾完,赵宁也去人群中找了个椅子坐下,脑袋放空,休息。
好累,好想买个扫地机器人,好想……
“宁丫头,你咋想的啊?”一声询问将她从梦想中惊醒。
赵宁正难过自己本就干瘪的钱包越发瘪了,茫然的看向发声的人。
姜志林看了眼那没有封闭的阳台,光是阳台就布置得可好看了,还挂了个秋千,最近又不知道买了多少东西,绑了些灯带,今天算是开张的第一天,特意开着灯,那灯带挂在那闪亮亮的,还真挺好看的。
就是——这得多少钱啊?
他又问:“你这要回本怕是好难哦?”
赵宁挠头:“这个啊,是有点难,不过是装在我自己家,就算回不了本,也不亏的。”
姜志林叹气:“你这太冲动了,啥都没有,就先把民宿搞了,啥时候才有人能入住啊?”
赵宁笑笑:“没事呀,要是没人住,我们就自己住。”
捧场的曾奶奶比了个大拇指,夸她:“对呀,就要这样想,这么好的房子,自己住那也舒坦,现在的年轻人都习惯了城里的漂亮房子,没准你装好了,你家孩子都愿意回来住。”
赵宁连连点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