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
“先喝口水,坐下慢慢说。”
季桦南吩咐人去卸车,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来找南宫珉了。
季桦南一口气灌了一肚子水,一抹嘴巴才说道:“好消息,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快说!”
“我听粮铺里来买粮的人说,渊州以一万兵力灭了西蒙十万大军,这事在渊州已经传疯了!”
“消息可靠吗?”
“我追出门去,塞了一个碎银给那人,才打听到详细。”
“原来那人是个大户人家的采买,他有亲戚从渊州回来,说了渊州城的事。
当时采买的亲戚就在城里,亲耳听到西蒙十万大军晚上攻城,打得可厉害了,城外西蒙军哭喊声震天响,光那火把光都映红了半边天!”
第二天,他才知道,原来渊州有了什么八牛弩和连弩,在白黎白元帅的指挥下,把西蒙大军打得鬼哭狼嚎,丢盔弃甲……
他还听到人家说,那晚不绝于耳的轰炸声,原来是老天爷降下天雷惩罚西蒙大军,愣是把十万大军炸得面目全非,无一活口!
季桦南说得唾沫横飞,南宫珉听到轰炸,想到了初次跟白黎进入魏王金矿,被人围困时,白黎扔出的东西,那时候也是轰炸,后来听到魏王的人大喊着什么天雷,惩罚,跟这次一模一样!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他不信。
老天爷再偏帮大周,也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及时的出手……
相信老天爷,他不如相信白黎。
肯定是她!
他又掏出怀里的布包,翻找一下,看到一个纸包上写着:“此物危险,扔出去会爆炸,慎用。”
嘴角慢慢上扬,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意。
此时此刻,南宫珉对迎战挝国十万大军才有了几分信心。
“少将,你也高兴吧?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是真的,高兴得差点找不着北。”
季桦南继续哔哔哔,可南宫珉一个字都听不下去了。
他现在有理由相信,皇上做的梦是真的,白黎真的是大周的救星。
这些东西再可怕,都是白黎造出来的,白黎毫无保留的给了他,又带去救了渊州。
就凭这,他都没有理由再怀疑皇上的梦。
想到自家那个表哥,也幸亏他做了这个梦,及时找到了白黎,并跟她达成了协议。
不然,凭当初白黎对皇上对朝廷的不满,她一个不高兴依靠了任何一方势力,他的皇上表哥有的哭了。
想到那个小魔头,连她爹她哥都不是她的对手,当然,他自己也不是。
要是她不顺心,没有一个人能降住她……
“少将?少将!”
南宫珉一个激灵回个神来,就看到一张放大的脸在自己眼前。
“吁!少将你没事就好了!”
就在刚才,季桦南见南宫珉两眼发直,脸上表情古怪,伸手在他眼前摇来摇去都没反应,吓得他以为他中邪,差点去找军医了。
“渊州大捷,快快传令下去,让此事好好的鼓舞我军将士!”
“嗐!这个不用您吩咐,随我一起去的兄弟们,这会儿早在军中传遍了!”
第174章 赶往黔西
这是好事,还是大好事,哪有藏着掖着的?
回来的路上季桦南跟兄弟们一说,大家都热血沸腾起来,恨不得马上跟挝军干一仗,像白元帅一样,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渊州一战,真是太解气了!
白黎把大周多年的憋屈都打了回去,西蒙吓得屁滚尿流!
南宫珉抬眼看向将士们那边,果然,那边喧闹一片,其中夹杂着兴奋和热血沸腾的声音。
南宫珉不由自主被吸引,信步走了过去。
“……咱白元帅就用那八牛弩,轰的一下,那些蛮夷倒下了一片,连他们的纯铁盾牌都成稀巴烂!”
“真的假的?那咱们有这八牛弩,还怕他挝国那些个狗杂碎?”
“就是,这次看我们怎么把这些杂碎轰成肉泥吧!”
“也不知道这会儿他们到了没有,要我说咱们日夜赶路,早日赶到黔西把挝狗赶出大周去!”
“赶他们不走就灭了他,像白元帅一样下手不留情!”
“少将,你看这……”
季桦南也心急,早点赶到,早点部署,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你们先吃饭,上半夜休息好了,下半夜出发!”
“好!只要能打敌人,不用休息也行!”
众将纷纷慷慨激昂,就想马上手刃敌人。
“季副将,依你之见,挝军还要多久才到黔西?”
“根据斥候传回的消息来判断,挝国大军同样受雨天影响,哪怕最近两三天晴天赶路,最少还要近十天才到。”
季桦南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虽然他以前跟着白宗仁对敌最多的是蒙国,可对大周周边的邻国也算熟悉。
南宫珉沉吟不语,他知道赶路重要,可将士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更重要。
“日夜赶路我怕将士们身体吃不消,接下来,我们每天晚上歇息半晚,其余时间紧急赶路。”
“是。”
下半夜,一个长长的队伍就着朦胧的月光快速穿梭在山间密林之间,方向正是黔西边境。
天亮之后,另外一边的山脊,一人领着一队似人似猴的队伍也行走在山间小道上,吓得趁着天晴上山砍柴的百姓以为遇到了山精野怪,纷纷避让。
“桀桀!”
一阵怪笑声回荡在山涧,上山砍柴的,挖野菜的吓得掉头就跑,跑出老远才敢发出惊叫声。
三日后,黔西边境。
“呼!终于到了,大伙再赶赶脚,到了军营就能歇息了!”
“好!”
马蹄声哒哒,脚步声紧急又密集,吓得黔西的老百姓还以为是挝军打了过来,定睛一看是大周军队,才拍着胸口大呼:“好险,是咱的军队,这下不用怕挝军了。”
石崖村。
黎明月这两天赶集买粮种,菜种,听到外面很多消息。
“娘,我听到有消息说,挝国十万大军马上就要打到黔西,还有消息说,渊州灭了西蒙十万兵马,西蒙已经撤退,也不知道真假。”
“不管是真是假,黎儿之前交代咱们的,也要准备起来了。”
白黎的事,李氏现在已经全部知道了。
她除了担心儿子孙子之外,最担心的就是孙女白黎。
白黎交代她娘的事,黎明月也跟婆母,妯娌说了一清二楚。
“黎儿叫咱们收拾家当,眼看不妙就往深山里逃,可咱们一群妇孺老小的,住山上也不安生哪!”
杨氏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白六郎,才六岁多的孩子要是跑路,走又走不快,抱又抱不了,可得够呛。
李氏安抚地看了她一眼,才看向另外两个儿媳妇说道:“先别急,咱们该种就种,该干嘛干嘛,我相信大周,相信皇上,一定会守护好咱们这些老百姓的。”
白二郎腿脚好了,天天不是上山就是下河,让家里没断过肉食。
雨天在家待了十几天,可把他憋坏了,雨一停,就跑得没影儿。
对于他,黎明月已经不想管了,小时候不在身边不知道,这小子是那么皮,都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到处蹦哒,没个整形。
白福放牛去了,家里好几头牛呢,光吃喝拉撒就得不少活儿。
至于周玉和白玉白六郎天天去河边挖野菜,捡鱼虾。
鱼虾捡回来就让白婶子放油炸,两个小的吃得上瘾,天天闹着周玉去。
没了小孩在,几个大人说话也没有顾忌。
穆氏张了张嘴,想说之前大周能够安然无恙,那是因为有大伯白宗仁带着白家儿郎还有白家军镇守边关,而现在……
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不过白家女眷都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
“放心吧,真到了那一步,咱们再进山也不迟。”
黎明月知道婆母的考量,她们来到这里,通过一起劳作已经熟悉了村里的每一个人。
村人纯朴善良,比以前在京城认识的世家夫人小姐好相处多了,她们不舍得离开村人。
要是她们提前走了,村人必定问个究竟,到时候她们要说了实话,就是泄露了军情,引起百姓恐慌,这罪名她们可担当不起。
可要是不说,她们良心上过意不去。
所以,还是到时候见步行步了。
三个儿媳得了婆母准话,
心里大定,于是结伴去地里忙活去了。
一场大雨,把快要抽穗开花的庄稼淹死了,要想下半年不饿肚子,得赶紧补种,希望抢在入秋时能有收成。
出门时碰上木氏,她看见三人又拿着种子去地里,冷笑一声吐了一口瓜子皮,说道:“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当不了贵夫人。”
黎明月等人当她是疯狗,眼角都没给她一个。
“哎,跟你们说话呢,你们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