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6章
    却是顾不得厥,立马就求饶起来。
    把之前有人找她给金承徽验身、她自作聪明地接下了这桩活的事等等。
    一股脑儿吐了个一干二净。
    指着太子老爷能绕过她。
    魏嫔听完周翠菊的话眼前阵阵发黑,死了的人不能验身?不能验?
    第231章 真相大白!太子:“请陛下为东宫做主!”
    其实不是魏嫔蠢。
    实在是她对这事当真不了解,若不是当初她儿子被贬,朝中可用之人被肃清了大部分。
    致使她在太医院无人,她也不至于往宫外递消息,让人在外面找人问。
    就是怕出错,所以她是先问了能不能验身,确定之后才安排人手掘墓的。
    结果现在告诉她不能!
    是那婆子自作聪明误导了她?!
    魏嫔的脑袋嗡嗡的。
    她犀利的目光猛地射向冯春妮,暗道这贱婢莫不是也要矢口否认吧?
    念头刚起,便听太子对她道:
    “周翠菊翻供,冯春妮之言孤无需予以回应,你说得差不多了,轮到孤说了。”
    说罢,不给魏嫔应声的机会。
    “带上来。”
    魏嫔一怔,下意识朝门口看去。
    其他人也看过去。
    就见以马擎岳为首的锦衣卫押了八个男人进来,其中三个是墓园的。
    一个负责金承徽所在地处日常维护的管事,一个其身边不入流小吏,另一个则是负责那处守卫的小兵。
    另外三人模样装束很是粗犷,略显邋遢,一看就是宫外某个流派的。
    显然也都是受过审的。
    最后两人皆是四十出头的样子,和朝中多数文官的气质大相径庭。
    等几人被押着跪下,海顺代太子问了话。
    先让墓园的那三个自报家门,旋即便问起金承徽之墓被盗的始末,以及他们当时为何没在当时将此事上报。
    受过审的三人也没什么可辩解的,当即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明明白白给招了。
    据墓园管事的说。
    便是那两个文官模样的人其中一个留山羊胡的,在他休沐时在酒楼里与他搭上了话。
    男人之间的话题反正离不了酒肉女人,一来二去两人唠着唠着便就熟识了。
    而墓园那边整体管理较为松散,不少人当值期间也能办自个儿的私事。
    山羊胡便渐渐开始去他当值的地方找他,期间两人顺势聊起了他管辖范围内的那些个宫嫔墓的一些事。
    自然而然提到了东宫的那个妾。
    而在山羊胡去找他的期间,那人跟那片地方的小吏小兵也打上了交道。
    九月中旬的某天晚上。
    山羊胡称自己在赌坊大赚了一笔,便来了墓园说他在楼子里订了好菜。
    请他们大伙儿一起吃酒吃肉。
    这种事在墓园那边很常见。
    算不得啥,所以当天晚上管事的跟那片地方的小吏小兵们都喝了个烂醉。
    倒头就睡得不省人事。
    之后醒来就发现,金承徽的墓被掘了!
    尸身都不见了!
    虽说朝廷平时管不到这边,但到底前两年才出过类似的事,若不然皇帝也不会往这边增添那么多小兵。
    可惜来的都是些毛头小子,被老油条稍微一带,就跟着一块儿松散了。
    若只是盗墓还好,关键尸身不见了啊,这可比单纯的墓被盗性质严重多了!
    管事的吓跪了。
    几乎可以想到事情一上报,他只有死路一条。
    也就是在这时,跟他很是亲近的一个小吏和小兵提议说要不不上报。
    反正朝廷又管不到这边来,就算来检查也不可能挖开来检查,大不了他们弄具尸体回来以假乱真就好了。
    反正城外乱葬岗多的是没人认领的女尸。
    管事的本就害怕,听他们这么一劝便动摇了。
    不过他倒也没马上让人弄假的尸体回来,就寻思着先观察一段时间。
    若是一直没风声走漏,空着也行,反正就像他们说的又不会挖开检查。
    而说起走漏风声。
    当时在场的其他小吏小兵管事的都威逼利诱地给封了口,唯独那山羊胡。
    不见了!
    墓园管事顿时就知那人有问题。
    幸好。
    他做事向来习惯留个心眼儿。
    刚跟山羊胡打交道时便叫人暗中跟了对方几天,知道对方常去的几个地方。
    只可惜没等他把人逮到,就出事了。
    几乎墓园那边刚听到有关金承徽的流言,后脚东宫和宗人府来人了。
    把凑一起商量对策的管事和之前出主意的小吏、小兵给逮了个正着。
    锦衣卫据墓园管事所供,循着山羊胡去过的地方于昨天下午把人堵上了。
    此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前睿王的幕僚之一。
    为什么是幕僚出来办这样的事,而不是派手下或是买通外人来办这事。
    究其原因是顾虑到前睿王现今处境不妙,这桩事又不小,这山羊胡幕僚便担心其他人会把事情办砸。
    于是便亲力亲为了。
    而这一切魏嫔自然是知情的。
    当然,魏嫔没见过儿子的幕僚,但这并不影响两人暗中递消息。
    也因此听完墓园那三人的招供,魏嫔立时认出了低头跪着的山羊胡。
    这回她是真的差点没站稳。
    脑子里嗡嗡嗡的。
    却是没给她任何开口的机会,海顺又问起了那三个模样打扮都很是粗犷的人。
    此三人就不比墓园的人有礼节了,上来先喊皇帝老爷、太子老爷饶命。
    然后噼里啪啦一通招供。
    大致便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山贼,不是专职盗墓贼,他们的寨子在距京四十里地之外的无牙山。
    今年五月中旬,有人通过手下找上他们,说是要跟他们谈一桩大买卖。
    具体是让他们去皇家墓园那边盗墓,重点是把那墓里的女尸给偷出来。
    墓里的金银珠宝则随他们处置。
    起初大当家不同意,觉得晦气。
    也觉得太降低身份。
    毕竟大多山贼看不起盗墓贼。
    而且那可是皇家墓园。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贼当然更怕跟官扯上关系,更别说跟皇家扯上关系。
    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可耐不住找他们那人舌灿莲花。
    尤其说那墓是太子的一个妾的,太子出手大方,给了那妾多少多少陪葬。
    完了等事情办成,他又会给他们多少,甚至给了他们二十两金子当定金!
    山贼们见状立马把那人从头到脚抢了个精光,之后就决定豁出去一把。
    盗墓!
    而照那人的说法,尸体不需要他们处理,带出来扔到他说的地方就行。
    这对山贼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因此一番商议大伙儿按时行动了起来。
    说起来这些山贼也是自作聪明。
    找他们那人事先说了,让他们盗了东西后至少等到年底再拿到外地去换钱。
    如此便能保证他们不会被抓到。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堆珠宝首饰摆在面前能看能摸就是不能换了银子,让他们吃香的喝辣的。
    这不折磨人吗?
    于是就有人动心思了。
    从一堆陪葬品里挑了几对耳坠子、金珠这种他们自以为比较小,又没有什么标记,不会引人注意的东西。
    让心腹去保定府换钱。
    心腹去保定府的一家地下当铺换了钱回来,当时也的确没人发现异样。
    可他们是外行。
    并不知道宫廷内造的东西除了会在明面上标注“内造”等字样,一些小东西上也有不起眼的标记。
    当时那地下当铺收他们东西的掌柜老眼昏花没看清,却是被晚上盘点东西的另一个掌柜看出了端倪。
    保定府离京城不远,也属京师重地。
    在这样的地方干地下当铺自是少不了跟京中达官贵人的某些手下,甚至是跟宫里的人都可能打过交道。
    那掌柜一看不对劲,立即跟东家报备了。
    东家得知后便派了人调查来换这些东西的人,顺道与京中取得联系。
    旋即没两天,京里流言爆发。
    恰好当天晚上太子收到鲍富上报的消息,得知金承徽的陪葬品尽数遗失。
    以防万一,他下令命锦衣卫搜寻城内外及周边城镇所有当铺,不论明暗。
    保定府那家当铺的东家连夜收到京中人脉的消息,一刻也没敢耽误。
    第一时间就亲自带着那些东西进了京,正好跟出城的几个锦衣卫撞上。
    那当铺当家交了东西的同时,还把他查到的那些个山贼的消息一并给报了。
    锦衣卫快马加鞭,没用到两个时辰便将人逮回北镇抚司加以审讯。
    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而据找上这些山贼的人,也就是方才被带上来另一个文官模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