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章
    本朝上过战场的女人也多了去了,怎么就她姓裴的要比别人娇贵呢?
    他要真那么在意那个女人,那就别纳妾,别跟其他女人生孩子,只跟她过啊!
    敬重正妻?
    简直就是笑话!
    说白了不就是既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又想通过女人牵制朝堂,同时还不想被外人说自己宠妾灭妻吗?
    贱男人!
    跟那么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做夫妻。
    他也不嫌恶心!
    一家子贱种!
    魏嫔的胸口剧烈起伏着。
    “主子。”
    大宫女砚棋进来,低声唤道。
    魏嫔抬头。
    砚棋被她眼里的阴狠吓得一时有些却步。
    魏嫔没好气:“有事就说!”
    砚棋定定神,到近前来声音压得更低:“西山坟场那边的事有眉目了。”
    魏嫔精神一振,旋即声音小到近乎听不见:“找到尸体埋哪儿了?”
    “找到了,只不过咱们要掩人耳目小心行事,别的事就得另外寻机会做。”
    最后半句砚棋说得尤为小心,就怕魏嫔娘娘等不及,到时候弄得底下的人也毛手毛脚出岔子就不妙了。
    魏嫔看出她的顾虑,冷嗤一声。
    “瞧你那点儿出息,我不知道要小心行事?”
    砚棋嘿嘿赔笑。
    魏嫔:“行了,事情急也要一步步来,你交代下去,万寿节之前把事办好就成。”
    砚棋领命告退。
    魏嫔将砚书招到跟前,“另一事进展得如何?就那个傻子,是傻子吧?”
    “是,那傻子是个不中用的。”
    砚书低声答道。
    “但他妻子跟他家老子娘,按咱们的人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该是可用的。”
    魏嫔勾起唇角,“那就安排下去,等西山那边的事办得差不多了,再……”
    等着瞧。
    她要让东宫万劫不复!
    .
    曜哥儿百日一过,宫里的端午气氛渐渐浓了起来,各宫门悬艾虎插菖蒲。
    前朝各殿还贴了天师骑艾虎的绢画,后宫四处贴上了五毒花卉的剪纸。
    小福子他们身上的内侍服换上了五毒的补子,跳珠她们也戴上了五毒香囊,五毒绢花、簪花什么的。
    槛儿卧房内的拔步床四个角上,周嬷嬷她们张罗着挂上了菖蒲小狮子。
    就是拿菖蒲根雕成小狮子模样,用红黄青三色丝线穿起来悬在床帐上。
    据说有杀虫避邪的作用。
    避不避邪不清楚,反正菖蒲能杀虫。
    槛儿给曜哥儿做了两个塞了艾绒的老虎小布偶,小家伙爱不释手。
    玩着玩着张嘴就啃上了,被奶娘制止后他一张小脸红得跟煮熟的虾似的。
    都以为他要哭了。
    谁知小东西抱着小老虎吭哧着翻了个身,背对着槛儿她们这些大人。
    就像是在为奶娘不让他啃老虎赌气似的,逗得槛儿又说他小人精。
    殊不知曜哥儿虽的确在赌气,却哪里是在跟奶娘赌气,而是在和自己赌。
    大抵要长牙了,他最近时不时便觉嘴里痒痒的,本能地想啃点儿啥东西。
    有时候他没反应过来,嘴已经啃上了。
    曜哥儿臊得不轻。
    就和自己较上劲儿了。
    进入五月,天一下子热了起来。
    有秀女进了京。
    但因着人员不齐、身份暂未核验等原因,众人暂被安置在驿站、官署等地。
    宫里则上下都在忙着帝后带群臣女眷,去西苑过端午的相关事宜。
    虽说槛儿知道元隆帝在这两天会突发急症,但她多少还是希望能走运。
    便想着打她重活回来,很多事都不一样了,没准儿这件事也不会发生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好。
    然而事实证明,槛儿这回是想多了。
    五月初四一早。
    眼看早朝结束,全仕财喊了“散朝”,元隆帝像往常一样从龙椅上站起来。
    哪知就在转身的瞬间。
    他忽觉脑中“轰”一声。
    随即不待他反应,眼前一阵天旋地转,下一刻人就重重朝地上栽去!
    “陛下!”
    全仕财惊呼,忙不迭箭步上前接人。
    可惜他离得远来不及。
    眼见元隆帝就要摔到地上,下面的大臣们惊骇不已,却是不待他们惊呼。
    一道杏黄身影宛若闪电眨眼间就闪现到了台阶上,将元隆帝稳稳扶住。
    “父皇!”
    元隆帝眼前阵阵发黑。
    耳边的轰鸣让他几乎快听不清太子的声音,胃里翻江倒海的同时身若坠渊。
    他这是要死了?
    殿内乱作一团。
    全仕财叫了人去请御医后便扑通跪到元隆帝跟前,内阁大臣赶上御前。
    元隆帝紧攥住儿子的手。
    另一只手颤抖不止地伸向首辅高敬璋、次辅沈仲山、阁老章怀逐等内阁要臣。
    “朕走后,太子继位。”
    “你们、你们当尽心辅佐……”
    高敬璋等人皆神色惊痛。
    元隆帝顾不上他们,急促地喘着气又对儿子道:“好好孝敬你母后……”
    第197章 秀女进京,元隆帝无差别攻击
    乾元殿,后寝殿内。
    元隆帝躺在龙床之上,面无血色双目紧闭,额头上搭着一条温热的巾子。
    裴皇后陪坐在靠床尾的凳子上。
    骆峋站在她身侧。
    稍顷。
    柳院判收回把脉的手,起身到一侧和另几位御医低声交谈一阵后回来。
    “禀殿下、娘娘,陛下虽暴眩仆倒。
    然神志清明,无偏枯之状,臣等初步诊断乃肝风内动,痰湿上扰引发的急性眩晕,需以汤药并针灸治疗。”
    裴皇后皱了皱眉,“陛下日里身子康健,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么一个病?”
    柳院判:“回娘娘,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肝无血养则肝风自动。
    且时下暑热渐盛,陛下稍有风热之症,加之劳累过度颈椎劳损导致内耳缺血。
    且怒动肝风也可致痰湿上扰,敢问娘娘,不知陛下近日可有动过怒?”
    这个裴皇后倒是知道。
    三月里淮安府清江浦决堤,慎王率一众人上个月二十几到当地展开调查。
    加急的密报昨晚送到坤和宫的。
    尽管案子还没调查结束。
    但已经确定这次事情的根源就是高敬璋一流克扣工料,中饱私囊所致。
    且据陛下所说。
    当年修建水渠拢共是拨了近四十万两银子,从水渠完建到现在十二年间。
    朝廷每年拨两万两银子的维护费,四万两的自然灾害防护、急救费用。
    算下来这条渠投入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然而密报呈奏,这里面可能有一半都进了高敬璋一流的口袋。
    尤其是他们孝敬高敬璋的那部分。
    而经调查,这次水渠决堤的地方,便是早先维修时用板岩充作花岗岩的地方。
    也因此昨晚陛下看到密报发了好大一通火,只可惜眼下证据还差些火候,处置高敬璋还得要一段时间。
    “药需用几日,针需施几天?经此治疗此症可是能药到病除?”
    骆峋问到关键处。
    柳院判道:“此症需得养血护肝,陛下龙体至尊,当更慎重待之,预估少则需三七二十一日,多则一月。”
    “且近几日需得静养,最好卧养。”
    御医们下去开方子了。
    全仕财出去安排人熬药。
    元隆帝转醒,裴皇后坐在床前握住他的手,温声问:“您现在感觉如何?”
    元隆帝看看妻子,再看看儿子。
    御医方才的话他听到了。
    不是要死,元隆帝自是暗暗松了口气。
    能活着,谁想死呢。
    可念及之前在大殿上说的那些遗言。
    那些个臣子们倒没什么。
    反正他们也不敢在他面前说什么,只要他没觉得窘,便不存在任何问题。
    然而面对太子。
    元隆帝的老脸多少有些绷不住。
    以为自己要死了,所以让他继位。
    结果现在没死。
    “……”
    “父皇?”
    父皇直直地盯着他,骆峋倒没想别的,还当父皇此举是病症的表现。
    他的心不禁提了提,小心唤了一声。
    元隆帝撑着榻想坐起来。
    可惜刚支起身子眼前又一阵天旋地转,他不得已又躺回了床上。
    缓了缓,许是身子着实不舒坦,那股面对儿子的尴尬感反倒消散了。
    “算了,养就养吧,太子这几天暂时就不必去工部了,过来帮我批折子。”
    骆峋恭声应下。
    小太监在外间来禀说德妃娘娘、贤妃娘娘领着各宫主子们来看陛下了。
    还有皇子公主们也在乾元殿外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