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1章
    拇指大小的南珠,吴夫人用来装饰鞋子。
    最让人扎心的,是吴夫人身边的老嬷嬷,都是穿金戴银的,穿着比段太太还体面。
    也不是没有街坊太太们向吴夫人打听过吴公子的婚事。
    吴夫人却说,吴公子出生的时候,有高僧给算过,说是吴公子未来前程不可限量,因此最好不要早娶,因此吴公子这个年纪了,也还没有定亲。
    而吴家对吴公子期望也甚高,所以这亲事一点也不着急,再过上个三年五年也使得。
    因此大家议论起来,便觉得吴家人定然是看不上本城的女子的。
    除非那女子愿意为妾。
    段三娘这会儿早已经迷得晕头转向,觉得只要能嫁进吴家,哪怕是为妾,她也乐意得很。
    而段二郎也是走火入魔,为了自己能配得上吴家小娘子,在吃穿交际上头狠命下功夫,跟家里要的花费越来越多,甚至还跟同窗借了不少钱,最后犹觉不足,竟然去了赌场,先是小赢,然后中赢,没几回就成了大输,欠下了赌债一千多两。
    段家的家产虽然有个五千来两,但那是田产铺子加在一起算的。
    实际上的现银,也就是几百两而已。
    哪里能给段二郎填上这个大窟窿?
    段家人一番合计之下,觉得还是早点让段二郎跟吴家小娘子的婚事定下来,这样吴家小娘子嫁进来,有嫁妆又有岳家的提携,自然也就不在乎这一千多两的损失了。
    但吴家小娘子虽跟段二郎见过几次面,说过几句话,态度温婉有礼,似有情,若无情,也没有给过段二郎什么准话呀?
    段二郎就跟段太太商量出一计。
    打算来个孤注一掷。
    吴家小娘子不是态度不明吗?
    那就来个猛的,比如说吴家小娘子要是去郊外游玩的时候,遇上了匪徒,那从天而降的少年郎岂非就是天定良缘?
    然而段三娘不同意啊!
    二哥的姻缘是姻缘,我的难道就不是吗?
    段三娘索性去了吴家,将母亲与二哥的计谋和盘托出。
    段三娘一片真情,不与母兄同流合污,这般的好女儿,直令吴夫人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吴夫人拉着这姑娘的手,夸了又夸,直说自己若是有这般的好儿妇,那当真是死了也值得了。
    当下就拿了一支金镯子,套在了段三娘的手腕上。
    就连吴公子,也对着段三娘谢了又谢。
    段三娘飘飘然地回到家里。
    有了她提前通风报信,那段二郎的计谋不但没成,而且翻车了。
    那些被买通的无赖子被吴家的家丁痛打一顿,还送到了官府。
    五木之下,无赖子就将段二郎给供了出来。
    段二郎便被拘到堂,又打了板子,又罚了银子。
    且这辈子,也休想再去科举了。
    这对于段家来说,不就是塌了天么?
    被抬回家里的段二郎,无意中发现段三娘就是那个坏他好事的。
    一怒之下,就要将段三娘卖给赌坊抵他的赌债。
    段三娘自然不甘示弱,同段二郎大打出手……
    刘师傅看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索性直接跳过了中间几期,翻到了最后的大结局。
    “嗯,原来如此!”
    原来那吴家的姓吴,就是无的意思。
    本就没有这么一家人,只不过是临时组合,专程为段家而来。
    段老爷早年家贫,入赘田家。
    生下一儿一女。
    那儿子便是田大郎,女儿则是田元娘。
    在女儿才五岁时,段老爷不甘居于人下,又与卖花女于氏勾搭成奸,便心生毒计,让人将自己的女儿拐卖。
    田元娘被拐走后,田家一家人焦急非常,四处寻找。
    田家老夫妻,就是在找孙女的路上马车翻倒,二老齐齐身亡。
    田家老夫妻逝后,田太太独木难支,又有段老爷暗中下毒,不到一年就病亡了。
    田元娘虽然年纪幼小,却是记得自家情形。
    虽然被辗转卖了好几家,还是牢牢记得自己的父母亲人,是何方人氏。
    颠沛流离,终于长大成人。
    等寻到家乡,却发现至亲大半都已经过世,父早已另娶,胞兄身体残疾,被送到庄子上。
    当年之事,那些人贩子早就露出过口风。
    田元娘只要对段二郎的年纪稍加推测,便能知道,段老爷与于氏早就勾搭成奸,未婚先有子。
    再结合段老爷在田家人身亡后,马上给儿子改姓,便知道这一切,都是段老爷与于氏的手段。
    田元娘便女扮男装,自称吴公子,请来了扮贵妇的吴夫人,扮贵女的吴小娘子,再加上婆子家丁若干,一大家子来到清远县。
    复仇大戏,徐徐展开。
    最终段家家破人亡,只剩下了被父兄卖做妾的段小娘子。
    而田元娘,恩怨已了,前债已清。
    便谢过伙伴,打扮成游方道姑,路过庄子里的人家,向长相熟悉的小童讨了碗水,留下一个锦囊,飘然而去……
    刘师傅看完了这个结局,不由得频频点头。
    这个话本也挺好看啊!
    从前她看的那些个家长里短的话本,完全没法跟这个比啊!
    回头她还得把中间的也看喽。
    刘师傅看完结局的时机倒好,才在心里感叹完,就听到院中传来楼赛郎的声音。
    “师傅,我搬行李回来了!”
    刘师傅的行李比较简单,不过一点干粮药丸,几件换洗衣裳加上两条铺盖。
    这会儿楼赛郎拎在手里,轻飘飘的,仿若无物。
    进了屋,小心地放下行李,楼赛郎又拉着刘师傅聊起了家常。
    什么镖局的近况,长兴城里的大小事,她们姐妹俩来了栖云城以后的故事……
    刘师傅都听愣了。
    “这青萍客,就是你家大姐?”
    “还有这报纸,也是你家大姐牵头办出来的?”
    这老楼家,是祖坟冒了多粗的青烟啊!
    竟然能生出楼家两姐妹这般的人才!
    第194章 大戏就是立时死了,我也是情愿的。……
    三日后,赵镖头在栖云城里接到了镖,正待后日启程。
    刘师傅来到分舵,向他辞别。
    “镖头,这一趟我便不跟着回长兴县了。”
    赵镖头微愣了下,便笑道,“这是真的打算跟着小徒弟养老了?”
    他这位表妹,性格虽刚强,可命却不好。
    无夫无子,娘家人又靠不着的。
    那个小徒弟他也见过,倒是学武的好苗子。
    家里人口也简单,只有姐妹两个,赵镖头跟她们住在一起,倒是少许多口舌纷争。
    只是毕竟只是徒弟,谁也说不准将来会怎么样。
    他倒是想提醒,让表妹可要守好自己的养老银子。
    刘师傅笑道,“我才四十来岁,哪里就要养老了。”
    “是小徒弟那边,给介绍了个轻闲的活儿,去百味茶楼做护卫。”
    赵镖头一听,也笑了。
    “这个活倒好!我都想去。”
    百味茶楼是栖云城里最时新的好去处,赵镖头又哪里能不去瞧瞧?
    前日他就领着手下的兄弟们,去茶楼里看了一出新戏。
    当然了,包厢太贵自然是舍不得的,都坐的散座。
    不得不说,那新戏,是真比老戏好看啊!
    老戏也不能说不好,就是演得太磨叽,咿咿呀呀地唱半天,谈情说爱的台词才说了两句,要杀人报仇的还没摸着仇人的边儿……
    多少年了,唱的那戏的内容,还都是老几样。
    实在是看得疲乏了。
    而新戏呢,都是从新话本里改编而来,全是崭新的剧情,少年演员们说话响脆,明明白白的,看着看着就忘了是在看戏,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那百味茶楼,是原家的产业。
    城里的无赖闲汉,哪里敢在原家产业里造次?
    所以在这里头当护卫,那的确是相当的轻闲。
    无非是维持一番秩序,遇上意外时搭把手了。
    不但能拿工钱,还能免费看新戏呢!
    可不像他们走镖,风餐露宿,提心吊胆的,运气不好那就是赔钱受伤丢命。
    刘师傅笑着点头。
    “正是哩,若不是如此,我也不留下了。”
    她这个年岁,不尴不尬的,哪里就能真的不干活养老呢。
    这个活找的,可正是到她心坎里了。
    每日早起同徒弟一道练练武,再去百味茶楼上工,看看新戏,看看场子,中午还管一顿饭,不到傍晚就下了工,这般的好活,也就是因为楼家大姐跟原家小姐相熟,这才能找得着的啊。
    刘师傅要留在栖云城,其他镖师们听说了都来相贺。
    这栖云城跟他们长兴小县城可大不一样,人都想着往高处走,这些镖师们,何尝不想留在栖云城呢?
    <a href="https:///yanqing/28_b/bjzmx.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28_b/bjzmx.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