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6章
    江管事道谢接过,满脸笑容。
    “哎,我们这些人才去外头走了八个月,回来就仿佛过了好几年似的,咱们栖云城里,竟多了这许多新鲜事?”
    原无忌笑容令人如沐春风,“那江叔可要在城里好生逛逛,把江婶和几个孩子也接来玩耍。”
    原来江管事早就已经成亲,与老妻生了五个孩子。
    他挣到钱以后,觉得城里的房子贵又小,还不如在城郊老家建个大院子,孩子们一人住几间房都能排布得开,就在老家起了大院,买了田地,他每年跑完商回来,正好能回去住上个把月。
    江管事笑着应下,见少东家要寻老贺,就知道可能还是要问北荒之事。
    果然少东家问得极细,而老贺这老家伙,越挖越有,竟又说出了不少他都不知道的细微之处……
    等到原无忌问完,已经是临近傍晚。
    原无忌落下最后一笔,将墨迹吹干。
    这才看向江管事和老贺。
    “江叔,我明日就启程进京,要带上老贺叔。”
    至于说带上这老小子做什么,原无忌没说,江管事也不问。
    老贺这人,年轻的时候到处跑,挣的银子多,花的更多。
    手里便凡有几个活钱,就都花到了相好的身上了。
    什么西凉国的饭铺子老板娘,北荒国的放羊小寡妇的,一见了面亲亲热热,倒比那明媒正娶的娘子还亲了……
    反而在大魏朝,竟是一个婆娘都没有。
    所以别的伙计都还要回家团圆,只有老贺不需要。
    第176章 稿稠管是什么稿稠还是稿稀。
    平春坊,清溪书铺。
    守在柜台前的年轻伙计,不住地探头往街上张望。
    等远远地听见了报童的吆喝声,便一个箭步冲了出去,立在门首,朝他看到的第一个小报童招手。
    十来岁的小报童机灵得很,几步就跑
    到伙计跟前。
    “客官,可是要买报纸?”
    说着又挠了挠头,“前几日记得不是买过了?”
    如今这报纸好卖的很,每日他领到的二十份,可全都能卖光。
    算算到如今他已经挣了一百文了,家去阿娘都要夸他一声能干哩!
    年轻伙计忽然小脸一红。
    将小报童叫进了铺子,看看左右没人,飞速地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塞给小报童。
    小报童愣了下,正好开口,年轻伙计又塞给他一文钱。
    “我看那报纸上写着,欢迎各界朋友踊跃投稿,若是没有空闲去栖云半月报社投稿,也可以交给你们代投的。呶,这是给你的跑腿费!”
    小报童恍然大悟。
    “哦!哦!对的,对的!”
    “我们去领报纸的时候,管事的也是专门吩咐过的。”
    说是若有客人想要往报社投稿,可以交给他们,收的跑腿费,就是他们纯赚的。
    不过他送了这十来天,这还是头一个让他帮忙投稿的。
    “客官,你可真厉害,都能在报纸上投稿啦!”
    像他这样,只识几个大字的,是打死他也憋不出来啊!
    年轻伙计小脸更红。
    咳了一声,才扭捏道,“只是闲着没事写来玩的,就是试一试,你,你可别同人说去!”
    得亏那报纸上角落里写着,若是没有空闲,可以托报童帮忙。
    不然让他亲自去见报社里的那些先生,那他不得羞死?
    而且小报童年纪还小,有些话还好说一些。
    小报童拍拍胸脯,打起了包票。
    “客官,你就放心吧!我嘴最严了!”
    年轻伙计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那行,那你快去吧。”
    小报童点点头,将信收到自己怀里,几步出了店门,又亮开了嗓子。
    “栖云半月报!咱们栖云城自己的报纸!”
    “只卖最后两天!只卖最后两天了啊!后日想买都买不着了!”
    “后日敬请期待第二期半月报,内容更精彩哦!”
    而长安坊内,另一个小报童,在药神庙门口探了探脑袋,一眼瞄见了正在里头打扫的人影,便是眼睛一亮。
    “刘秀才,刘秀才!”
    那正认真打扫着院内青砖地的清瘦中年男子,闻言抬起头来。
    见到是相熟的小报童,眼神中蓦然闪过喜意。
    他放下手里的扫帚,赶紧走过去。
    “刘秀才,嘿嘿嘿,恭喜呀!”
    “上回你不是托我给报社投了稿么?我当时送过去,人家就把我的名字给记下了。”
    中年男子紧张地扯了扯自己打着补丁的袖子,另一只手背在身后,还微微发抖。
    “喜,喜从何来呀?”
    小报童笑嘻嘻地,“刘秀才,今天报社的管事还专门寻我过去,同我说了,你投的那个稿子,人家看着很好,就要用上啦!后儿就能在下一期的半月报上看到啦!”
    中年男子嘴角扬起,却还要压下,“真,真的?”
    他多年科考,可惜文采不成,总被评为粗疏。
    他家中贫困,路费都是家里老娘和妻子纺线织布一文文攒下来的。
    所以他来到栖云城,又一年落第后,就给家里寄了信,寻了这不花银子就能住的药神庙住着,准备等到三年后再接着考。
    在药神庙里住着,就要为庙里做些活计。
    洒扫抄经都属日常,有时候壁画掉色,他也得提笔顶上。
    当然了,药神庙里只管他们这些白住的人一顿晚饭。
    剩下的一两餐,还得自己挣来。
    他从家里带来的那些盘缠,早就用光了。
    他挣银子的法子,就是替人写个信,到书铺里接些抄书的活儿。
    这一二年里,栖云城中各种热闹,出了那么多火热的话本。
    什么武侠,什么言情的……
    那言情的也就罢了,听说若是能赶上武侠这股子东风,也写出武侠话本来,那得的稿酬,一本最少也是六十两银子呢!
    他囊中窘迫,还是咬着牙买了风声最劲的那本铁血江湖。
    好看也确实是好看。
    可这本里写的那些内容,他是真的憋不出来呀!
    他这辈子走的最远的路,也就是从他家乡来到栖云城了。
    总共花了三天,就是跟着几个同乡步行,路上的风物,跟家乡也没多大差别。
    等来了栖云城,他也只能跟同乡挤在最便宜的客房里。
    落第后,他连这最便宜的客房也是住不起,只能来到药神庙。
    那书里写的天材地宝,官场诡诈,刀剑招式,美酒珍馐,江湖行规啥的,他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就是跟着学,他也学不了呀!
    更不用说,人家那一波三折让人感叹又复欣慰的故事编排了。
    与他同住在药神庙的郑书生,可能是年纪太轻,无知无畏吧,竟是从旧话本里截取一段来编造一番,投到曹记书坊里,居然也能付印,还挣得了一笔银子。
    不过郑书生写得实在投机取巧,也只能挣这一回的钱,后头再如法炮制,就没有书坊肯收了,于是只能再换个笔名……
    他虽然羡慕对方挣的银子多,可并不想效仿。
    也是前些天,栖云半月报突然面世,成了城中人人谈论的好物。
    他也花了五分钱买了一份。
    这一看,就不由得赞叹不已。
    弄出这半月报的人着实有大才啊!
    看到报纸角落里写的征稿启事,不限篇幅,不拘题材,不管是话本,还是游记传记、地方传说故事,都可以去投。
    而且投稿还极方便,只要给报童一文钱就行。
    他可不是就动心了?
    他虽然写不出话本,但他家乡,确实有好几个传说故事,他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总是成的呀!
    于是他写了个三位仙姑的故事,托小报童投的稿。
    这都过了五六天了,本以为没什么希望了。
    却没想到,还真的被选用了!
    后天就能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在了半月报上了!
    刘秀才在那儿傻乐,目光都发呆。
    小报童歪了歪脑袋,脆声道,“刘秀才,人家报社的管事说了,你那篇稿子的稿稠是半两银子,要你亲自去领哩!”
    刘秀才微微一愣。
    “半两?”
    小报童道,“半两银子呀!我卖一天的报纸,也才挣十文钱!”
    刘秀才忙笑着摆手。
    “啊!并不是嫌少,我是说,我是说,半两银子很好,很好了!”
    他抄书的话,还是抄多了记得熟了,如此也要每天趁着天没黑拼命抄,一刻空闲都没有,才能七天抄完一本,也不过是二钱银子而已。
    而他只用半个时辰,就写出了那个神话传说小故事!
    毕竟,那故事他小的时候,都不知道听村里婆婆们讲了多少遍了!
    自然不用绞尽脑汁地现编。
    <a href="https:///yanqing/28_b/bjzmx.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28_b/bjzmx.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