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那个帅帅的外教还会帮你投稿?”柴佩琳听了这话,顿时想起马克的样子。
    看到柴佩琳亮亮的眼睛,常逸尘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马克都那么大岁数了,帅不帅和你有什么关系。”
    柴佩琳无语,“美好的事物需要欣赏的眼睛你懂不懂啊。”
    常逸尘也知道自己的这句话有些太牵强,不再说话了。
    柴佩琳顿时觉得常逸尘是真的变弱了。
    以前可是和她针锋相对的。
    想到这些,她不禁真心询问,“常逸尘,你最近是有什么心事吗?”
    安荷和董怡听了这话,赶紧捂住嘴,生怕自己忍不住笑出声。
    常逸尘瞪了柴佩琳一眼,先一步回了自习室。
    沈楷看着柴佩琳身边的一众人,写论文的写论文,参加比赛的参加比赛,练英语的练英语。
    成绩优异的他第一次也觉得自己有些普通。
    和安荷几个人比起来,他的努力程度好像还是不够。
    虽然常逸尘和他的年龄差不多,但是常逸尘已经开始参加比赛,开始研究项目。
    但是他呢,如果不是老师推荐参加这个项目,他也觉得没什么拒绝的理由。
    他到现在还不会看到外面的世界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真的有人除了讨论论文,就是讨论学习。
    而且,她们的身体锻炼也没有落下。
    和他们一比,自己好像普通了很多。
    ——
    因为安荷的效率实在是高,于是吴之瑶干脆把剩下几本不太常见,但是各有特色的教科书都推荐给了安荷。
    博采众长才能让她们的教材足够出彩。
    于是安荷在这些日子除了为比赛的报告出力之外,还要花时间读各种各样自己没有见过的教材。
    吴之瑶看着安荷的状态不错,也没有什么压力,甚至给她安排了一些英文教材来读。
    安荷一直在坚持做日常任务,最起码,词汇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读起来也不算是太费事。
    不过最近,因为语法的题目看的有些多了,她总是有些忍不住想要去抠一抠英文书里的语法问题,读书的速度也没有办法和之前相比较了。
    第136章 来看你了
    “老师,我这个星期只看了两本书。”
    安荷有些惭愧地开口。
    又是一个星期二,吴之瑶把安荷叫到办公室问安荷最近的进度。
    安荷接着汇报自己这一周的收获。
    还是那个本子,厚厚记了二十多页的内容。
    “你是都看完总结的?”吴之瑶的表情有些怪。
    她知道安荷的效率高。
    但是没想到看外文专业书居然也没有什么压力。
    甚至还可以达到一个星期两本的速度。
    且不说外文教材的编排和中文的体系略有不同,不那么好找规律,单说英文阅读能力和中文阅读能力没有什么差距这一点也足够吓人的了。
    最起码,一个普通家庭的大二学生很少有能做到这种程度的。
    “是的。”安荷连忙点头。
    她之前也考虑过,自己是不是读得太快,所以引起了老师的误会。
    这次即使老师给了三本书的内容,也没有想要全读完,而是试着更进一步地分析。
    “安荷你读英文书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吗?”听到安荷的话,吴之瑶终于意识到安荷已经到了什么水平。
    “有些生僻词汇还是不太理解,剩下的其实都差不多了。”安荷回答,这也是托了每天读英语的福。
    她已经从一些浅显易懂的日常对话,过渡到专业性知识了,自己专业方面的内容看得尤其多。
    “好,那你过来看一篇论文。”吴之瑶想了想,把安荷叫到自己的电脑前面。
    一篇英文的论文,宏观经济学方面的。
    “这篇论文我知道。”安荷简单看了摘要就直起腰。
    说来也巧,因为吴之瑶让她看英文教材,她就想着,自己要不要也跟着看看英文的论文。
    反正她每天还有精读一篇论文的任务。
    正好最近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比较深入,就都选了宏观经济学的
    论文。
    没想到和吴之瑶正在看的居然是同一篇。
    吴之瑶抬头看她,“你怎么看这篇论文?”
    这篇论文是精读的,安荷还了解了很多相关的内容。听到吴之瑶问起来,就跟着自己之前看的那些资料一起,把自己的理解都说了一遍。
    吴之瑶昨天才看过这篇论文,发现安荷的理解已经和她大差不差了。
    心中的惊讶更甚。
    安荷实在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学生。
    别的学生要么勤奋,要么有天赋,她是不但有天赋、勤奋,还目标感极强。根本不需要别人给她定目标,她就会自己往前走。
    有很强的自驱力。
    这样的人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很难不成功。
    “原本我打算准备一个学期的材料,竟然叫你一个月就看得差不多了。”吴之瑶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你不会是背着韦老师在课上看这些书了吧。”吴之瑶心情大好,忍不住要逗逗安荷。
    “没有。”毕竟已经答应了韦露,在课上只看比赛相关的东西。
    出尔反尔是不好的。
    吴之瑶笑笑,拿给安荷手里的本子翻了翻。
    她当然知道韦露的性子。
    因为习题集的事情,现在还时不时和她闹别扭呢。
    要是安荷在韦露的课上看自己科目的书,韦露不发现则已,一发现,安荷可就有的受了。
    “记录写得也很工整。”吴之瑶没有继续韦露相关的话题。
    “老师,我的字挺乱的,所以特意写慢点,怕自己汇报的时候不记得说什么。”安荷有点不好意思。
    “既然先期工作你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那你给我总结一个大纲吧。”吴之瑶把本子还给她。
    “做好准备,我们很快就要开始编书了。”
    安荷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
    ——
    回去的路上,安荷还有些不可置信。
    上个学期,她还是随时面临着劝退风险的学生,现在居然已经能帮助老师编书了。
    而且,她发现吴老师好像是在有意锻炼她。
    每个过程都会让她参与一下。
    她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做起事来也特别上心。
    金融投资大赛的报告,他们现在是分工合作。
    陆裕给每个人分了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给的时间也充裕,说是大家写完一起修改。
    安荷已经完成了自己那部分任务,就倾斜了更多时间给宏观经济学编书。
    只是在休息时,柴佩琳还是总会跟她说说比赛的事情。
    柴佩琳刚刚完成了论文写作,并且把论文发了出去,这会儿对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非常有信心,所以这方面的话就多些。
    要是按照以往的习惯,柴佩琳不会说那么多关于比赛的事情。董怡没有参加这次比赛,要是说太多,引起董怡的误会就不好了。
    安荷一开始有些奇怪,后来也渐渐发现了端倪。
    每次柴佩琳说的时候,都是常逸尘在的时候。
    之前常逸尘总是各个方面打压柴佩琳,现在柴佩琳参加了活动,又得到了吴之瑶的认可,常逸尘可以说是被全面压制了。
    而且,和以往常逸尘的针尖对麦芒不同。
    现在柴佩琳变成了单方面的输出。
    常逸尘只是默不作声地看着柴佩琳。
    一开始柴佩琳还会多嘲笑常逸尘两句,可时间长了,发现常逸尘总是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自己,柴佩琳也有些说不下去了。
    最后的结尾都是讪讪闭嘴。
    ——
    今年的清明节是周三,安荷要去墓园看妈妈,不过安荷没打算早早过去。
    早晨人多,她想在一个清静的时候和妈妈多说句话。
    安荷安心地在图书馆待了半天,吃了午饭才往墓园方向走。
    从a大到安荷妈妈所在的墓园,距离不近。
    安荷已经查过路线,需要换乘三次,可以说是非常繁琐了。
    不过,坐上公交车,安荷的心反而变得有些宁静下来。
    她感觉自己不像是去祭奠,反而像是去一趟期待了很久的旅程。
    不管路上的公交车挤还是不挤,司机开得稳还是不稳,她都觉得心安安静静地沉着。
    公交车站站停,安荷到墓园时,已经快三点了。
    花是她在第三次换乘站附近的花店买的。
    墓园附近的贵,安荷换乘的最后一班车人不多,花不会被挤坏,安荷就干脆在车站附近买了。
    如安荷所料,大部分人都是上午来扫墓,下午时候,人已经不多了。
    西斜的阳光柔和地投在山坡上,仿佛为墓园罩上了一层薄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