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朕的小青梅不争了(重生) 第61节
    妹妹你说,可是这样的道理?”
    话语中含着笑意,却不曾有一丁儿点余韵映入眸底。
    眼眸深处,始终如千年不化的寒冰,每一处幽静的锋芒皆刻着暗藏的杀意。
    在她心里,哪怕是今生的萧若,也迟早得以性命为她的前世祭奠。
    她只是静静等待时机,而在此之前,她碍一次她的眼,她便让她不好过一回。
    既然不能立即处理了,那便学学猫捉老鼠,于股掌之间玩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再看心情好的时候,给个痛快。
    萧芫此话一出,萧若还未如何,身旁的李晁却不着痕迹侧了下脸。
    抑住想上扬的唇角,不止耳根,仿佛胸腹也涌上潮热。
    一个念头先于理智蹦到了脑海中。
    她这是……吃醋吗?
    为他吃醋吗。
    第53章 平婉
    萧若看起来要哭了, 扭曲的神情像怪诞的丑角,“是,是, 阿姊的话我记得了。”
    除了应下,她还能怎样呢。
    她真的是被打怕了,从前萧芫再怎么也不会动手,可自从上回, 她总觉得下一刻她就会吩咐她身后的那个宫女揍她。
    萧芫满意地仰了下唇角,没松开李晁, 抬步往殿内走。
    第一下没走动,疑惑地仰头,却见他同往日一样肃然的面孔上,黑沉的漆眸蒙了层雾,凝视着她,无端炽热。
    目光稍移, 定在了他泛红的耳根,僵了一瞬, 移回来, 狠狠瞪了他一眼。
    偏偏这一眼,如嗔似怒,非但没起到该有的效果, 反而让他心里的猜测肯允般定了下来,他有些想牵她的手,又怕她不想, 只好就这样入了殿内。
    从外殿一直到内殿, 能听见的,都只有平婉一人的声音。
    萧芫觉得, 姑母能忍住没把人轰出来,已经是看在是她应允她们入宫的份儿上了。
    踏过金砖,转过屏风,看到一人坐在离上首很远的锦杌上,身姿拘谨,面容讨好殷切,又有几分不知所措。
    水墨筠雾的外衫缀着素色的兰苕,几缕粉霞画龙点睛地飘逸其上,白茶的莲花头面轻轻浅浅,一切都是淡雅柔润的。
    平婉这身打扮确实称得上美,只是美得不伦不类,配上她这个人,更有种浮于表面的虚假做作。
    萧芫不由忆起曾在铜镜中看到的,自己虚弱时的模样。
    她阿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弱柳扶风,黛眉凝愁,正如江南烟雨,一举一动如诗似画。
    平婉呢,是将门遗孤,自有种与生俱来的刚韧之感,估摸能与阿母有几分相似的,也只有面容了。
    这一身捏揉起来的气质,随意一眼都是破绽,拙劣得让人恶心。
    看见他们来,平婉忙忙起身,亲热地凑上来,又是引座又是看茶,切声关怀她的同时还不忘向李晁提两句萧若。
    当然,没人理她便是了。
    却并不妨碍她跳梁小丑似的自导自演。
    真不愧是她呐,没皮没脸成这样,也算是举世罕见了。
    好像全然不记得幼时自己差一点因她而死,她们之间,分明不共戴天。
    渐渐,萧芫发觉实是高估了自己。
    这样的人入眼都觉得脏,再听她在此假模假样地道一些乱七八糟的瞎话,简直就是侮辱。
    今日一遭,考验的哪是她的演技,分明是忍耐力。
    但重生一回,她总是要再见她一面的,不是吗?
    冤有头债有主,她或许不是根源,却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前世趁危钻营,能让她将萧若推上去的,会是谁呢?
    平婉每一个细微的神情都被她纳入眼底,还有萧若,若平婉有什么谋算,萧若定然一开始便知情。
    杯盏渐凉,姑母和李晁国事繁忙,又略坐了坐,萧芫便带着她们移步偏殿。
    偏殿小些,萧芫独坐上首,话题绕不开萧正清,她便也陪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
    言语间不动声色地试探,皆一无所获。
    直到临近晌午送她们跨出殿门时,看到一个迎面而来有些陌生的婆子。
    应是不曾见过的,但萧芫却无端觉得有些熟悉。
    便随口一问,“萧夫人,这位是……”
    平婉怔了下,笑道:“这是刘媪,伺候得不错,便带入宫了。”
    萧芫颔首,转开了话头,漫不经心应着那些虚伪的嘱托,命人送她们出宫。
    晌午的阳光最烈,萧芫立在廊庑的阴凉处,冷眼看她们迎着灼灼日光而去,漆陶过来唤她,“娘子,太后殿下唤您用膳呢。”
    “娘子?”
    萧芫没应,盯着那刘媪扶平婉的动作,忽微眯了下眸子。
    .
    膳后李晁执意要送她回宫,她摇摇头,道想去丹凤阁。
    见他还在坚持,萧芫没忍住道:“黔方之案三司应快出最终结果了吧,你难道……”
    抬眼,竟从他幽沉的眸中读出些许受伤,星星点点,如破碎琉璃映下的光。
    萧芫再说不下去了。
    想到前几日,心间涌上酸涩。
    轻轻撇过头,丢下一句,“你要跟便跟吧。”
    她走在前面,漆陶不敢越过他,她便自己撑着伞,步伐与平常一样。
    她知道甩不开他。
    夏日亦有花盛开,萧芫沉在自己的思绪里,不曾停留。
    李晁却定下脚步,亲自折了一枝她可能会喜欢的。握在手中,再大步赶上。
    他想到了被他珍惜地放在锦盒中、再未拿出过的东珠璎珞,璎珞上的其中一朵和它很像。
    他不知晓这花的名字,但她一定知道。
    视野里她墨色与金红交织的衣摆翻飞,她今日穿的,与他的龙袍极是般配。
    因步伐漾起的每一泓弧度都化作风,不断地吹皱心湖。
    吹了一路,他固执地,目光始终不曾稍移。
    丹凤阁映入眼底,环阁簇拥,秋千静谧悬在正中,风停留着,只是时不时轻轻抚过。
    缠绕的花枝只剩下了藤蔓,萧芫撑伞立在它身前,指梢爱怜地为它拂去尘埃。
    蓦然回眸,他在不远处,不曾离开,也没有上前。
    深深凝望她时,眉眼已不见曾经少年的青涩,与周身的威势浑然一体,内敛如山。
    仿佛不止是她,他亦变了许多。
    本该如此。
    他本该渐渐成长,一步一步,踏着一重又一重挑战掌控天下权势,江山如脉络,尽头系在他指尖,随手翻云覆雨。
    而她,注定与他并肩。
    本该,如此。
    ……可为什么,她有时却觉得自己被困在了一场风雪中,被困在了日日夜夜期盼又失望的时光里,怎么也迈不出。
    为什么呢,她只是生病了,没有做错任何事,他为什么不愿见她?
    为什么,要答应娶旁人?
    是因为她快死了,所以迫不及待……要寻另一人与之大婚吗?
    可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萧若呢。
    李晁,为什么呢。
    心兀然一痛,呼吸颤抖着。
    前世,她死心了的。可你又出现了,出现在与她最无忧无虑的年岁,于是死灰复燃,她又不信了。
    为此,她不知不觉寻着办法地为你开脱,好似世间所有的不得已都系在你一人身上,在那个风雪祭台上,身着衮冕,享万国来朝、山呼万岁的帝王身上。
    萧芫一步,一步,到了他面前。
    眸深似海,承载着望不尽的,错位的时空。
    她问他,又像是在问遥远的过去,与再不会到来的未来。
    “李晁,若……我不在了,你会娶她吗?”
    语调很轻,很柔,明亮矜傲的声线如浸在幽潭,有些不真切。
    尽数倾付予她的目光忽而凝滞,滑过不解。
    是不明白,也是不确定。
    “嗯?”低沉的一个单音。
    好似,心中隐约捕捉到了什么。
    萧芫没再重复,她知道他听清了。
    艳阳渐被幕云遮掩,她的眉目暗淡下来,哀伤如雨雾。
    他走进一步,接过她的伞,工笔描绘的牡丹盛开在彼此的墨发之上,静候着将要倾盆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