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炮火弧线 第309节
    科晶:“海军的工程师说这是一门高平两用炮,而且有榴弹可以打曲射。”
    其实地球上苏军习惯性把su85和su152分类为自行火炮,实际使用的时候也经常让它们打曲射,甚至部署在装备曲射火力的榴弹炮团旁边,一起打曲射。
    显然这个时空安特也继承了这个思路,但王忠不打算让他们继承——至少这辆100毫米运载车不行。
    王忠:“不不不不,把功能弄少一点,干好我要它干的事情,仰角18度就够了,俯角可以加大一点,到9度。”
    王忠给的数据,就是虎式坦克的俯仰角范围:-9到18度。
    “这……”科晶犹豫了。
    王忠:“我会把他加到我提出的技术参数里。之前只说了俯角,是没想到你们居然想着要它打曲射。”
    他这样说,等于把锅接过来了,科晶立刻表示没有意见。。
    王忠继续说:“这个俯仰角和左右射界,也不用液压了,把液压装置都拆了,改成手摇。”
    这次是季诺夫准将提出异议:“这样反应会很慢,近距离遭遇敌人坦克怎么办?”
    王忠:“靠掩护的步兵发现敌人坦克,不要近距离和敌人交火。”
    他刚说完,阿纳托利就露出苦笑:“坦克部队哪儿来的伴随步兵啊?”
    王忠:“我的部队会有,而且还会有伴随高炮、伴随炮团和伴随的维修团。”
    “哇,”阿纳托利咋舌,“能在您的部队当坦克兵真是幸运。我可算明白为什么您部队出了那么多击毁大量敌人坦克的坦克手了。”
    叶堡的报纸可能报道王忠自己的事迹报道烦了,不知道谁开的头,跑去采访王忠手下那些拿了一大堆击杀的坦克手,然后这些采访在各大酒馆里被添油加醋之后,王忠手下的坦克手也全都成了装甲英豪。
    据说让兄弟部队的坦克手们产生了竞争心。
    王忠也懒得管这些,他对科晶说:“怎么使用我来操心,你的任务是把车按照我的要求造出来。实际上这些歼击车如果主要在1200米的距离作战的话,手摇已经够了。”
    敌人离得远,只要手摇一个非常小的角度,就能瞄准目标,学过相关几何知识的人都知道。
    科晶:“好吧,我回去就把电机拆了,加厚炮盾,这样正面就彻底没有防御漏洞了。”
    王忠:“等一下,你要重新改设计,是不是就要重新造一辆车啊?毕竟拆液压什么的都挺复杂的。”
    科晶:“确实要重新设计炮闩附近的结构,炮盾也要调整。其实可以把这两辆拖回工厂改装,但是那样很费事,还不如直接造一辆新的。”
    王忠:“那这个二号车,叫什么号?”
    “梅花鹿。”瓦西里提醒道。
    “对,梅花鹿号,就留在靶场打靶了,全面测试他的防御能力。七六炮打炮盾可以卡住高低机,这点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继续测试在不同距离能否击穿。
    “也许能发现新的问题,让科晶总工一并改进。”
    王忠说完,向科晶投去征求意见的目光,但是这个目光显然被误会了,科晶立正站好:“保证完成任务。”
    “有决心就好。”王忠看看天,“天已经黑了,这个条件下炮手估计打不准吧?明天再测试,把报告送到我桌上就好了。”
    ————
    第二天,915年1月2日下午,一份报告送到了王忠的办公桌上。
    根据这份报告,100毫米火炮运载车的正面主装甲,在500米距离上可以抵挡住zis3反坦克炮的射击。
    但是炮盾在600米的位置就可以被打穿了,一旦被打穿,高低机什么的必出问题。
    到500米的距离后,用76炮射击炮盾,有可能会导致炮手和装填手受伤甚至阵亡,进行的十次测试中,有三次是只有炮手受伤或者阵亡,两次只有装填手倒霉,三次两个一起倒霉,剩下两次两个人同时毫发无伤。
    车长因为有两个“人肉盾牌”,反而有较高生存率,只有两次受到了擦伤。
    硬要说的话,这个缺点根本不算是,放在游戏里说不定还会因为高低机和炮闩会把炮弹后效给吞了,被玩家戏称为“黑洞装甲”。
    但这是现实,那些被破片打伤的车组,运气不好打到动脉什么的可能就牺牲了。
    这可是王忠精挑细选的车组,都是老兵,很珍贵的。
    所以,改进炮盾势在必行,哪怕牺牲瞄准速度。
    大概7天后,科晶捣鼓出了第二代原型车。
    这次防护水平成果喜人,76炮甚至在300米的距离上都不一定能打穿这玩意的正面装甲。
    于是王忠现场下令,把85毫米高炮拖过来,对原型车进行了试射,结果表明只要保持距离在800米以上,第二代原型车基本不担心安特自己产的85毫米高炮。
    但普洛森的88毫米炮在8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二代原型车的炮盾,但是对人员杀伤不佳,只有很少的破片进入战斗室内部。
    测试结果出来后,科晶脑袋都摇成拨浪鼓了:“不不不,真不能再往炮盾上装东西了。你要获得更好的防护,就得把战斗室向后移动。这样火炮的安装位置也要提高,整体会变得更高。”
    王忠按照科晶的说法想象了一下,脑海中出现的是费迪南坦克歼击车(也就是象式),和猎虎坦克歼击车。
    这俩车一大特点:高大,放在那里大老远就会被发现。
    但王忠想要的是三号突击炮和四号坦克歼击车那样比较低矮,适合伏击的载具。
    而且八百米的距离上,88炮只是击穿炮盾在车内产生了一些弹片,对比其他被虎式一炮飞头死一车的坦克,这很厉害了好吗!
    等王忠化学和纺织品研究所拿出了王忠要求的“防崩落内衬”,成员生存率会更高。
    总的来说,王忠对新东西还算满意。
    而全程关注这款新式武器测试的季诺夫准将则认为“这东西应该立刻量产”。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之后进行的生产性测试表明这东西生产工时是t34w的一点三倍。
    t34w已经是因为生产太费工时所以无法全面替换t34了。
    真正把t34w的产量提起来,那得依靠联众国转让更好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王忠很清楚,战争不是靠“特装机”或者“决战兵器”打赢的,生产性是大规模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看这样精锐部队使用难以生产的特装机能不能打出比较好的效果。
    最终,这种坦克歼击车被定型为su100,su是安特语中“自行火炮”的缩写,100代表火炮口径。
    而王忠亲自指定了它的绰号:涡流。
    第305章 盟军慷慨解囊
    915年1月的战场相当的平静——指每天伤亡降低到了10000人左右。
    1月15日中午,王忠刚在和平路10号的装备审查委员会批完文件,到城里的城防司令部露脸,然后准备去学校继续编他的教材,电话就直接打过来了。
    “我的罗科索夫将军,”电话那边是联众国军官约翰威克,他那个安特语多少有点口音,特别好认,“再过一小时,满载援助重型装备的军列就要开进车站了,你不去看看吗?”
    王忠知道自己的部队肯定会先得到补充,但是具体补充什么他并不清楚——实际上没人知道会补充什么,毕竟不知道哪艘运输船能靠岸。
    现在正是普洛森的潜艇绞杀战最猖獗的时候,普洛森的宣传相天天在广播上吹嘘又击沉了多少万吨的战果。
    盟军自己的统计也不乐观,普洛森只是夸大了三倍而已。就算他们不夸大,盟军的损失也非常惊人。
    之前几批船队,运送重装备的货船就都没冲破封锁线,所以只送上来了卡车啊、无线电啊之类,坦克一辆没有。
    这次看起来是终于有坦克成功到岸了,所以约翰威克中校才急吼吼的打电话过来。
    王忠:“好的,我马上去车站看看热闹。”
    其实只要打个电话问问契诃夫中将,王忠就能在火车抵达之前知道上面送了什么援助的坦克,但是这东西就跟拆盲盒一样,讲究的是那个打开瞬间的仪式感。
    所以王忠问司令部来迎接自己的参谋:“城里情况如何?”
    参谋马上回答:“空军击落了一架来侦查的普洛森飞机,残骸落到了距离夏宫三公里的公园里,上面没有飞行员的尸体,我们正在组织力量搜捕跳伞的飞行员。
    “其他就没有什么大事了。”
    王忠:“投降派的情况呢?”
    “有人发现纸币上有投降派的宣传语,已经回收了这些纸币。”
    王忠挑了挑眉毛,在纸币上写宣传语这个事他穿越前竟然真见过,还亲自拿着那张钱去银行,银行马上给他换了面值一样的新钞票。
    突然遇到的行为,让王忠想起了故乡。
    “将军?”参谋问。
    王忠:“协助审判庭追查纸币的来历,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去火车站了。”
    参谋点头:“没有别的事情了。敌人毕竟被您从城市边缘赶走了,我们也清闲下来。不过大家都担心将来会不会再来一次……”
    王忠:“不会了,我认为明年——我是说今年,普洛森人不会再试图进攻叶堡,对于我们首都来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输掉战争。
    “这就是我现在天天连轴转的原因。”
    说完他活动了一下肩膀,实际上在后方的时间,他比在前线打仗忙多了:永远有写不完的教材,批不完的文件,上不完的课。
    他倒是很乐意这样,恨不得把自己记忆中战后苏联总结的经验,以及我军总结的经验都尽可能的写出来,当做生活小妙招喂给安特的军队。
    王忠:“那么我先离开了,待会我会在车站。”
    告诉参谋自己的去向是为了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参谋能找到自己。
    万一投降派发动了政变,就得王忠这个城防司令负责平叛了,把他的嫡系部队摆在库宾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安排妥当后,王忠直奔火车站。
    他登上站台的时候,正好有一列火车进站,王忠直接问接站的铁路调度员:“这是从不冻港来的列车吗?”
    “是的。”
    调度员回答的时候,王忠已经看到了列车上固定好的谢尔曼坦克。
    来了!
    不过敌人的长管四号坦克比预想的还要早出现在战场上,这个时空的谢尔曼应该没办法像地球那样发挥作用了吧。
    王忠想了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长管四号到现在前线也就几次目击报告,审判庭情报部门和安特陆军情报部门都推测,可能是少量拉到前线来进行测试的试生产型。
    也就是说谢尔曼在大多数场合面对的还是只有短50的三号,以及短75的四号这两种坦克。
    谢尔曼打这两种坦克基本碾压。
    地球那边也就是谢尔曼大规模参战太晚了,在意大利遇到的都是虎豹,才落下一个打火机的诨号。
    谢尔曼其实是一种相当优秀的坦克,刚服役的时候相当优秀。
    这东西就像玩即时战略游戏,要讲究一个时间节点,我双兵营快攻几分钟要有多少兵压到你门口,正好兴奋剂升级完成,都定好了,只要晚了一点强势期就过了。
    王忠现在就准备利用好谢尔曼的强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