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 第499节
    不过陈可秀吃不来,觉得很糊嘴。
    年夜饭的事情都交给林姐,陈可秀最多打下手,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指哪打哪。
    今年的年夜饭很丰盛,有红烧肉,有炖鸡,还有一条红烧鱼,豆腐丸子,凉拌豆腐,还有猪肉炖粉条……
    林林总总的,也有十来碗。
    两个大人两个小孩的年夜饭也不算冷清,毕竟安安和如意吃饭跟打仗一样,热闹的很。
    做了一桌饭菜,可不是一天吃完,至少要吃两天。
    林姐的规矩,陈可秀已经知道了。
    初一不能动刀子,所以不能切菜切肉,也不能从米缸里掏粮食,也不能煮饭。
    还不能倒水……
    甚至不能倒垃圾。
    这些东西加起来,初一就没有办法做饭了,只能热一热就吃。
    当然,多数人家都会包饺子过初一。
    但是因为陈可秀的家里,没有那种小煤炉子,厨房也不在屋里,算是没有取暖工具,太冷了,懒得包饺子,就放弃了。
    这边初一大家都是这样,忙碌了一年,过年的几天玩儿就可以了。
    村里有很多赌钱的,陈可秀和林姐都没有去,就在家里休息。
    等到初二的时候,按道理说陈可娘应该要回娘家走一趟,但是在她这里,没有这档子事。
    去是不可能去的。
    反正陈家父母也不敢挑这个理。
    因为他们知道后果,惹急了她,就一分钱都不给,谁吃亏谁知道。
    就连陈可馨生孩子,陈可秀都没去,也没给任何礼金,完全当做没有这个妹妹。
    身为姐姐该做的事情,她已经做过了,也不想和陈可馨再续什么姐妹情缘。
    所以依旧窝在家里面。
    不过初三的时候,倒是出门转了一圈,和黄大娘说了林姐不愿意嫁人的事情。
    黄大娘倒是也没说什么,最近陈可秀打了预防针,在她的意料之中。
    可没过几天的时间,村里就开始有流言,说黄家见钱眼开,想要娶林姐这个金疙瘩。
    其实这个传言还好,关键的问题在于,林姐做生意,大家觉得这个事情危险且不是正途,都有些看不上。
    也有些看得上的人家,不敢做这个生意,眼红着呢。
    传来传去,好像拒绝黄家的提亲,是林姐炫耀的资本,不管是黄家还是林姐,都没得到好名声,居然成了正月这段时间茶余饭后的笑料。
    刚开始陈可秀和林姐还不知道,偶尔听人议论几句,也没往心里去。
    直到初七,林姐重新做生意,家里正好没有面粉了,收了点,还没有磨的小麦,拿去黄大娘家碾,才听了点端倪。
    第667章 被刁难了
    以前村里有村里的磨房,不过有的人家也有那种舂的东西,现在大队的土地已经承包出去了。
    包括磨东西的机器,也被黄家花了钱承包了,所以现在大家想要磨点东西或者做面条,都得去黄大娘家。
    要不怎么黄大娘会有自信提亲呢,也是因为家底还不错,各方面的关系也有。
    一个要面子的人家,没想到就提了个亲,八字都没有一撇,只让人打听打听。
    还是私底下说的,就能传得沸沸扬扬。
    自然对林姐没有什么好脸色。
    好在她八面逢迎,笑脸相对,这才答应让她磨面粉。
    是黄大春帮忙开的机子,她就在院里等着。
    见黄大娘在挑米里面的碎石头,便帮忙一二。
    黄大娘把簸箕移开,阴阳怪气道,“我哪要得起你帮忙啊,回头别出去跟人说,来我家磨面粉,不但给钱了,还帮我干活,那我家不是被人戳脊梁骨吗?”
    也不是小门小户的,被人说攀这门亲,就是看重钱财,她可不愿意背这锅。
    虽说说这门亲事,肯定也是有她能干的原因在里头,但也不是主要因素。
    毕竟黄家也不算是那种很穷的人家,至少没有说吃不上饭。
    现在莫名其妙的,大家都说黄家见钱眼开,她也受不了。
    林姐见她脸色并不好,心中有些猜测,“大娘,你是因为亲事,所以跟我有了嫌隙?”
    之前她也来过几次,黄大娘的态度虽说算不上特别热情,但是也还不错的。
    今天的态度突然这样,不得不让人怀疑,就是因为拒亲的事。
    如果因为这样,心胸也太狭窄了。
    谈婚论嫁,讲究的就是你情我愿,婚事不成仁义在。
    怎么能因为不想嫁,态度就开始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甚至冷脸阴阳怪气。
    那就让人接受无能了。
    黄大娘听了她的质疑,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和亲事有关系,但是关系也没有那么多。
    主要是没想到林姐会这么直接,本身就是担心婚事不成,大家会觉得尴,所以才会先找人问。
    要不是想到了被拒婚的可能性,就不会找人先传话了。
    这话说的,倒像是她家非她不可了,想得也太多了点。
    就跟人家讨论的那样,怎么就这么高傲?
    黄大娘耷拉着眼皮子,“和这事没关系,每天来磨东西的人那么多,总不会让我都要笑脸相迎吧。”
    “那倒是没有。”林姐摇摇头,“我只是好奇,既然大娘没觉得有什么,那就不问了。”
    说完,就退到一边,听着磨面粉的机器发出响声,期待着面粉赶紧磨完。
    这种气氛,真是让人招架不住。
    多半黄大娘还是因为拒亲的事,那这样心胸狭隘的人家,其实也没有过多往来的必要。
    至于磨面粉,她家出的机器,自己也出了钱。
    不就是买卖么。
    谁也不亏谁的。
    磨完了面粉,就舀来装在袋子里,准备背着回家。
    黄大春给她抬起背篼,难得说了一句话,“我妈的态度你别在意,我知道那些话肯定不是你说的,村里人就喜欢嚼舌根。”
    林姐闻言,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年轻的汉子皮肤粗糙,冬天都没完全过去,脸上的皮肤有些干裂,起了小小的一层皮。
    倒是不觉得难看,显得有几分老实。
    虽然是差点要相亲的对象,不过两人都是30多岁的年纪,哪怕对视一眼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她叹了口气,“别人说了什么?”
    黄大春摇摇头,“也没什么,路上慢点。”
    其实他也没什么特别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就是觉得林姐这人还行,要是娶回家,日子肯定过得舒心。
    实际上对于他来说,娶谁都一样的。
    况且两人八字都没有一撇,也没有私底下相处过,更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愫了。
    确实也是没什么好说的。
    林姐看了他的反应,就知道此中必有隐情,一路上琢磨半天,也没琢磨出所以然。
    回到家,把东西放下,又去镇上买材料。
    这些日子天气冷,外面的雪堆都没化,那些东西都能放,如果运气好,能遇到多的猪下水或者是骨头,倒是可以多买点回来放着。
    也不用天天摆完摊以后,再去肉联厂那边周旋。
    只是忍不住让陈可秀打听打听,最近大家都讨论什么,黄大娘怎么会是那个态度。
    陈可秀也不用找别人问,带着孩子走到门口,跟邻居家的大嫂聊了几句,就明白了原委。
    邻居们说的话很委婉,也足够她摸清楚是什么情况了。
    大概就是,有人说林姐特别高傲,放出了话来,说乡下的泥腿子都配不上她。
    也不知道谣言是哪里传来的,反正就愈演愈烈,骂林姐是资本家的人更多了。
    黄大娘家也受到牵连,无非就是说她们家攀缘附会,也打算走资本主义的路子。
    总之说两家的话都不太好听。
    加上现在大家看不起做生意的,黄大娘自然不会高兴。
    其实黄大娘想要和林姐结亲的意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只有两三家人家知道。
    黄大娘能因为这个事情生气,说明是个特别爱面子的人,绝对不会在没有说亲成功之前,就把事情闹得人尽皆知。
    所以这件事,只有黄家,还有陈可秀、林姐,以及那天在场的赵玉兰知道了。
    说亲失败,黄家更不可能往外说。
    陈可秀和林姐,更是没有提过只言片语。
    能搞出这些事情的,无非就是闲出屁来的赵玉兰了。
    除此之外,应该也没有别的人会这么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