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志怪书 第326节
    身后跟着三道人影。
    奈何奈何——
    鼍龙这种动物本就不擅长远距离奔跑,此时又已经生机耗尽,油尽灯枯,加上身后还有三名道人在追赶,有人推火,有人吐风,就连狐狸也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朝他吐着寒气。
    虽有回光返照之力,又有溪水给他指路,可慢慢的却是越跑越慢,逐渐跑不动了。
    直到距离河边不足五十丈,它彻底趴了下来,望着河边,缓缓闭上了眼。
    一身生机迅速消散。
    饶是如此,众人仍旧不敢轻易上前。
    妖王之威,便在这里了。
    可它确实已经死了。
    太阳越升越高。
    河岸边的梨花林里还残留着前几日宴会的痕迹,土壤里也掩埋着一些人的骸骨,水浪拍打古渡口发出轻微声响,梨花没有谢,树上的鸟儿不知何时又叫了起来,小溪流水潺潺,一片幽静之景。
    溪水中带着梨花,又带着一点红。
    却有一条七八丈长的鼍龙趴在小溪中,已经被武人砍下了头颅,还有武人站在它的身上,费力的割着鳄鱼皮。
    河中偶尔有些小妖,吃完宴席还没有走远,听见这方动静,忍不住好奇,冒出水面来查看。
    可只一眼,便都惊掉了魂。
    不敢相信,这位鼍龙王盘踞在此上百年,神灵都不管它,整个秦州东南角的妖怪都奉他为王,前两天还在开寿宴,今天竟然就被除掉了。
    乍一看以为神仙下界。
    细看才知,乃是人在除妖。
    第239章 神仙何人
    两条几百上千斤重的鲶鱼在小溪边挖了个坑,躲了起来,又被武人找出。
    小溪太浅,不能供它们本体通行,化作人形又太显眼,只得出此下策,不料还是被找了出来,一时只得连连求饶。
    “英雄饶命!”
    “饶命!”
    “我们不是兵将!”
    武人却不放过它们,只是冷哼一声,将就边上虾将军掉落的长枪,几枪就将它们刺死。
    其余武人也都没有闲着。
    有的点了火把,结伴踏进鼍龙王的洞窟,搜寻妖怪财宝。
    有的扒拉着黄鳞侍卫的鳞片、虾蟹兵将的甲壳,又捡起那些骨剑与长枪,有人说要留个纪念,有人说拿到市上兴许能当个稀奇物件卖钱,有人说要做一件贴身的黄鳞内甲,有的说要磨一片护心镜。
    远处天坑中央,道人缓步行走。
    林觉停在一个大坑前,低头看去,又俯身从坑中捡起一株枯萎的球根花。
    只是一根短小枝条,根部包裹成一个球,上面开了一朵花,又全都焦黑枯萎,待得林觉将它捡起后,顶上的那朵干枯梨花立马就掉落了。
    “呼……”
    林觉吹了一口气,用手擦了擦。
    空中顿时掉落许多碎屑,露出里头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色珠子。
    珠子浑圆,表面光滑,放在手心重约二两。
    “上品金精……”
    这大概是此战最大的收获了。
    身边又是一道清风。
    林觉转头一看,乃是扶摇乘风而来,轻巧落在他的边上。
    此时的它又变得和猫一样大了。
    自家狐狸传承了瑶华娘娘的神通,有争斗取胜后从妖怪自然散溢的精纯之气中吸取法术神通的本能,林觉自然知晓它刚才干什么去了——大概便是对着鼍龙王、鸡仙人与犀将军的尸身一阵猛拍报复,然后吸气罢了。
    却见狐狸仰头看他,对他说话:
    “耗子!跑了!”
    声音清脆,话语简短。
    “这不怪你,那鼠妖会土遁,只要没有克制的神通,或者设计引它入瓮,又或者一直追它到法力耗尽,是捉不到它的。”林觉点点头,将这枚金精揣进了自己怀里,贴身携带,同时对扶摇安慰夸赞道,“你已经帮了我大忙了。”
    “印记!”
    “嗯?”林觉怔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顿时十分意外,忍不住低身抚摸它的头,“还是你厉害啊!”
    “狐狸!聪明!”
    “自然自然……”
    “追!”
    “截杀之仇,当然要报,这回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它逃掉了!”林觉语气坚定,“不过也不必急于一时,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嘤?”
    “走!”
    林觉顿时转身。
    狐狸便也随之转身。
    身后几个江湖武人看见他们,脑中好似又闪过了此前道人独斗妖王,与妖王斗法的场景,连忙抱拳行礼,一开口就是问:
    “敢问真人是哪位神仙?”
    “嗯?”林觉闻言,只得回道,“在下只是一名道人,不是神仙。”
    话语一顿,又对他们说:
    “不过诸位好汉今日能来这里,凭手中刀剑斩妖除魔,对于此时被那些妖怪关在地牢中当做血食的众多百姓而言,也已经是神仙了,又何必再敬什么神仙不神仙?”
    “地牢?”
    众多江湖武人这才想起罗僧此前说的话。
    “随我来!”
    林觉对他们回了一礼。
    狐狸已经从他的话中领会到了他要去哪里,便只轻轻一跳,就乘风前行,它的身姿轻灵优雅,好似无忧无虑的山中精灵,又让人不禁想起方才那头与猛虎差不多大小、戏耍犀牛精的三尾白狐。
    一群武人快步跟上。
    穿过一间狭小的山洞,里面传来一阵恶臭,又隐隐传来一些哭泣沙哑的哀嚎之声,众多江湖武人互相对视,立马加快了脚步。
    幽深的地牢,只有微光,不见天日,此时已经无人看守。
    里面不知关了多少人。
    其中大部分是魏水两岸的百姓,也有行船路过又被掀翻的文人书生,乃至富贵人家、歌姬舞女。
    住在魏水两岸的百姓,亦或是常常来往此地的人,大多都曾听说过此地一位大妖吃人的传闻,只是传闻多种多样,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有人不信,只当做是和别地妖鬼故事一样的传说,有的相信,却要么半信半疑,要么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居住或来往于此地。
    却是直到被那妖王捉住,关进洞窟,说是要在妖王寿宴上作为食物,他们才真切领会到传闻的可怕。
    一连十几天过去。
    有时他们觉得他们像是被关押待宰的牲畜,有时又觉得连牲畜也不如,像是一个鱼篓中的鱼虾。
    皆因集市上贩卖宰杀牲畜,也多少会让牲畜过得好一点儿,不会这般人挤人,也不会放任重病垂死的人也不管,有死了的人也不管,就任活人和病人死人挤在一起,以至于身边还见得到白骨,已不知是多少年前的遇难者了。
    甚至连鱼篓也有不如。
    鱼篓中的鱼虽然也是挤在一起,不管死活,可终究每空一次便会清理一次,那些死了的也会被赶紧贱卖或是丢掉。
    这些妖怪竟连这也完全不管。
    直到前面两天,又有妖怪来告知他们,今年妖王寿宴上不吃人了,有高人要用他们的头发和指甲炼丹,如此一来,倒是逃过了“寿关”。可显然自己也是不可能因此被放走的,那些妖怪也说,等抓到新的人,仍是会将他们吃掉,有死的人、长不出头发的人,也会被吃掉。
    在此既是等死,也是煎熬。
    惊惧的人早已哭喊坏了嗓子,唯留此起彼伏的哀嚎叹息声、哭泣求饶声、咿嘘哀哉声。
    直到这一日。
    不知为何,外面和头顶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隆声响,像是打雷,又像地龙翻身。
    绝望之中有人猜测,会不会是神仙在除妖?
    好歹是多了一点希望。
    可是众人也都知道,传说这只妖怪在此作乱多年,若有神仙要来除妖,早就来了,他们根本不会被抓到这里来。
    地牢之中没有天日,不知时刻,那轰隆声也不知持续了多久,终于停歇。
    没过多久,洞中便有了脚步声。
    “蓬蓬篷……”
    墙壁上的火盆莫名点起了光,接二连三,堪堪照亮洞窟,映照出来到他们面前的众多人影。
    不是神灵神官,不是天兵天将,而是一些身着布衣的江湖武人。
    还有两名道人与一只狐狸。
    这些江湖武人虽都手提兵刃,蓬头垢面又凶神恶煞,且全都带着伤势与血迹,宛如刚来到人间的魔头,可也看得出来,这些武人与此前他们见到的那些化作人形的妖魔有着明显区别。甚至于看见他们后,这些武人中也有一些明显红了眼睛。
    一切疑惑都被求生的希望给冲淡。
    可众人心中刚升起希望,又看见这两名道人和那只狐狸,见其正是帮那妖王炼丹的道人,顿时又一阵惊恐,纷纷往后缩去。
    “诸位莫怕!
    “我们并非妖魔,也非恶人,此时乃是前来除妖,救诸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