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三国大暴君 第82节
    荀彧也饮了一口茶汁,这才无比感慨的说道:“臣看到我大汉强盛,莫说三天三夜未曾合眼,就是十天十夜不合眼,臣也坚持得住。”
    “爱卿果真是我朝肱骨之臣。”刘辩道:“眼下三公九卿之中,诸多官职空缺,廷尉一官职,乃是重中之重,但现在依旧空缺,却不知爱卿可有合适人选推举?”
    荀彧心中大感意外,但却神色如常的说:“陛下,忠烈侯玄德公,诛灭十三世家,手段非常,且未曾滥杀无辜。
    那十三世纪罪行列举,条条目目,都有根据,廷尉执掌我朝律法,生杀予夺大权尽数在手。
    此前为宦官担任,方才令天下百官畏惧,为不敢出忤逆之言。
    而今我朝气象大兴,何不就以皇叔玄德公为廷尉?”
    刘辩却摇头:“玄德另有他事,执掌宫廷军,就已经很费神了,又怎么可以分心做别的事情?”
    “那前太尉杨赐,可够为廷尉?其人坚贞,品格极好。”
    刘辩摇头:“前太杨赐年事已高,出入行走都需要后人搀扶,如何可做司法官吏?”
    “那……”荀彧有些迟疑起来,连续推举两人,都被皇帝拒绝,皇帝似乎有深意。
    荀彧稍加思索,联系到此前皇帝说刘玄德向着皇帝推举自已的事情,莫非?
    荀彧拱手拜道:“臣荀彧,请为大汉廷尉,为我大汉坚守法度,惩治恶贼,绝不姑息!”
    “哈哈……”刘辩闻言大笑起来:“荀公总算是想到自已了,朕深夜找你来,便是为了这件事情。
    三公九卿,乃是重要官职,需对我大韩忠心耿耿,方才可以担任。
    朕甚至荀爱卿忠于大汉之心,故而有意拜你为廷尉,今日往皇叔刘备府邸上走一圈,说起这些事情来的时候,皇叔玄德对先生也是倍加推崇。”
    “臣汗颜!”荀彧低下头,但目中却全是感动。
    自已为大汉朝廷坚守多年,终于看到希望了吗?
    高官厚禄面前,谁人不动心?
    再大的忠诚,也终究是需要物质来稳固的。
    “爱卿权且回去好生休息,连续三天三夜不合眼,也着实伤害身体!”刘辩故作不快的语气随机一转:
    “王垕,着御医为廷尉准备一些滋补之物休养身体,此外朝堂之上诸多官员,若是如廷尉此前那般为我朝廷不分昼夜,尽忠职守,都要重赏!”
    “遵旨!”王垕急忙躬身退下。
    荀彧满脸感动,如果说皇帝渑池之战击败董卓,让他们看到了大汉帝国的希望。
    那现在皇帝如此爱惜官员,直接就让他们产生了以死效忠皇帝的决心
    “爱卿回去安歇吧!”
    刘辩看着荀彧,又是含笑的一说。
    荀彧满脸感动,拱手拜道:“臣告退了,陛下也应当早些休息才是。”
    “朕知道了。”刘辩微微颔首,待的荀彧退下以后,刘辩这才翻看逐渐,认真查看了一下逐渐以后,这才说道:
    “宣大鸿胪韩融来!”
    “且慢!”
    皇帝的声音方才传出,就传来了一个温和的女人声音。
    刘辩抬起头来一看,才发现来的人原来是皇后,不由得挥了一下手,那站在原地待命的宦官,这才怯生生的退开。
    “时辰不早了,陛下也应该休息了。”皇后唐姬有些无奈地说道,因为她走进以后,才看到皇帝面前那御案上边推挤如山奏折。
    刘辩道:“韩融乃是大鸿胪,上百万灾民安置以后的农耕事务,全部都要吩咐他去做,此事也是不能迟疑的。”
    “韩融乃是多朝老臣,定然会把事情做好的,陛下实在是没有必要事必亲躬。”唐姬看着皇帝脸上的疲惫之色,心中难免心疼起来。
    她伸手去来一卷竹简,缓缓的展开以后,这才道:“陛下一纸诏令可以做到的事情,又何必如此?”
    “不可不可!”刘辩认真道:“先帝在的时候,就经常不亲自接见大臣,这才令朝廷的事情不得贯彻的执行下去。
    朕又怎么能如此?皇后心疼朕的身体,朕如何不知道?
    朕答应你,接见完韩融以后,朕就去安寝。”
    皇后紧蹙眉头:“这么说,韩融已经在外边等着了?”
    刘辩颔首道:“皇后聪慧,不仅是大鸿胪韩通在外边候着,就是宗正刘虞、太仆杨彪两人,也在外边候着,有要事向着朕禀告。”
    皇后唐姬略显无奈,大臣都已经到了,总不能让他们在外边等了这么长时间以后,皇帝却又不接见?
    这就不像话了。
    “那……臣妾就在屏风后等着陛下吧,时间不可太长了。”
    “皇后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刘辩哈哈大笑着,一边上的宫娥扶着皇后到了一边的屏风后边。
    不多时,大鸿胪韩融快步走了进来,拱手拜道:“启奏陛下,安置灾民的地方,所有田产都已经实测丈量清楚,有图册在!”
    刘辩看了看左右,见韩融空着手,倒是忍不住玩笑道:“图册何在?朕要亲眼过目。”
    韩融闻言,愣在原地足足三个呼吸的时间,这才像是睡梦中惊醒过来以后,满脸欢喜的退出大殿,不过片刻时间之后,就已经领着两个宦官走了进来。
    那两个宦官手中拉着一副巨大的牛皮图,缓缓地在刘辩面前展开。
    刘辩微微看去,只见得这上边无比精确的标注了洛阳附近所有的田产,顿时令刘辩心中大感意外。
    本来,他是罢免韩融的大鸿胪官职的,从他心中来看,他更加相信自已新提拔起来的官员。
    不过看到韩融这一手,以及韩融听到自已要看地图以后那一股兴奋的模样。
    刘辩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忠臣。
    第121章 无比意外的宗正
    田产分布的位置和面积,以及栽种的农作物是什么,刘辩看的非常认真。
    只有皇帝认真起来,臣下方才会认真。
    这是必然的规律。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刘辩这才伸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缓缓地说道:
    “这其中尚且有十多处语焉不详的地方,大鸿胪需要认真核对!”
    “十多处?”韩融显然很意外,似乎真的是没有发现这些错误的地方。
    刘辩含着笑意,一一指正。
    韩融面露愧色:“是臣的失职,臣请求责罚!”
    “无需如此。”刘辩很宽容:“爱卿能做到这一步,朕已经非常满意,这十多处你只要修正过来便可。
    此外,十三世家的田产,以及民众该怎么安置,朕已经特意和刘玄德商议过,你明日去刘玄德府邸上,认真商议一下,在五日之内,把事情决定好。”
    韩融面露肃容:“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会在出错。”
    “爱卿言重了!”刘辩挥了挥手:“退下好生休息,朕尚且年幼,有需要你们这些见惯了风起云涌的老臣辅佐,才可令我大汉重振雄风。”
    “陛下……”韩融一双老目中,几乎是含泪泪花了。
    那个臣子,不想做贤臣,流芳千古?
    可不是所有有这样志向的人,都能遇到一个好皇帝的。
    心情万分激动地韩融,今天晚上估计是没法入眠了。
    刘辩也不得不感叹一下,这汉荣一家,也算是世家大族,但并非是说,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是自已有私心的。
    至少,大部分世家大族,心中都期盼着大汉能够再度中兴,续写神话。
    两百年前,西汉颓败;光武皇帝中兴天下,大汉走到了光武中兴的时代。
    汉帝国竟然已经有过一次中兴,那谁人不期待第二次中兴呢?
    是想当年,追随光武皇帝的群臣们,哪一个不是流芳千古,建立起来自已兴盛两百年家族?
    诸如凉州马腾,他的祖先就是伏波将军马援。
    又诸如这个时代牛皮哄哄,两头冒烟的蒯彻,他曾经劝说过韩信三分天下。
    他的后代建立起来的家族,更是贯穿大汉帝国四百面而不衰落。
    刘辩都记得,在这个时代,蒯彻四百年后的子孙中著名代表人物蒯良和蒯越。
    这两位都是非常有名的智者……
    “咦?”想到蒯彻的两个子孙蒯良和蒯越,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两家伙就在荆州吧?
    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人会不会响应大汉的纳贤令。
    念及于此,刘辩却只是摇摇头,天下一流的智者,自已身边并不或缺,如果两人可以相应朝廷的纳贤令而来,那他自然会委以重任。
    可如果不愿意辅佐大汉朝廷,刘辩并不在意抹杀一些人。
    毕竟,站在他这个位置上,已经不可能凭借自已喜好来做事情了。
    他现在所想的事情,和做的事情,都是看对于整个帝国是否有利。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还能有多少私人情感吗?
    当然不能!
    一旦有了私人情感,过分着重以后,那就会变成昏君。
    昏君素来都是重感情的人,而圣君明君,素来都是极度冷血。
    刘辩忍不住感叹起来,自已坐了这份职业以后,还想过寻常人的生活,只怕太难了。
    而唯一能做的,便是伪装。
    微微看了一眼寂静无声的屏风,刘辩颔首道:“宣宗正刘虞进来!”
    “遵旨——”
    不多时,宗正刘虞缓步走了进来,拱手拜道:“臣,宗正刘虞拜见吾皇万岁!”
    “来求见朕,所为何事?”
    处于预料,前边的官员,都是刘辩下令召见的,唯独有宗正刘虞,是主动来求见刘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