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三国大暴君 第77节
    “那母后看,卢植册封为什么?”
    何太后道:“大汉之中,哀家唯一可以托付的人,便是卢植。
    皇儿不可吝啬。”
    刘辩再度取来一张帛,在上边提笔写道:“册封卢植为汉忠武侯,食万户。”
    刘辩又问:“母后认为,司徒王允如何?”
    何太后道:“王氏一族乃顶尖世家大族。”
    刘辩提笔写道:“册封王允为祁县侯。”
    “册封蔡邑为尚文侯。”
    “皇儿,你这样会不会太……厚此薄彼?”何太后看着皇帝笔下的圣旨初文,倒是忍俊不禁起来。
    刘辩认真道:“王允、蔡邑,非是卢植之辈,并不存在厚此薄彼的说法……母后姑且为孩儿参考一二,可又问题?”
    本来没有问题,刘辩这样说,只是想向着何太后表明她在自已心中的地位不低。
    何太后微微颔首:“皇儿已经长大,不管做什么事情,母后都支持你。”
    “宣少府丞诸葛亮、太常卿陈琳前来觐见!”
    “遵旨……”大殿外,宦官冗长的声音传来。
    刘辩听着这宦官的声音,下意识的觉得自已诛杀十常侍,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这些人,留下来,或许有些用处……
    可如果自已不诛杀十常侍,恐怕难以在天下人心中博得名声。
    他忽然发现自已现在的处境,和明朝崇祯皇帝很相似。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崇祯皇帝的开局难度,简直就是十八层地狱的终结版。
    而自已因为有着对于后世的先知先觉,所以勉强算是地狱级难度。
    毕竟,东汉末年面临的问题同样很大,不会因为自已得到了诸葛亮、刘关张、赵子龙,就变得轻松起来。
    西边的曹操,北边的吕布、马腾的儿子马超,东边袁氏兄弟。
    南边的荆州、江东之地,更是有无数阴谋窥视帝座的奸邪之徒。
    随便揪一个出来,都是镇压一个时代的巨佬。
    大汉的路还很长。
    刘辩心中这样想着,但他却很乐观:“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朕还很年轻!”
    “禀告陛下,太常卿陈琳,少府丞诸葛亮到了!”
    第113章 放下戒心
    “宣进来!”
    刘辩将一边上的帛放在手侧,何太后微微颔首道:“皇儿自处便是。”
    “孩儿恭送母后!”
    看着起身作揖的儿子,何太后温和一笑:“你我母子相依为命,愿上足侍奉宗庙,下足以治理黎民百姓,何须这么多的虚礼?”
    刘辩听得这话,心中又是一暖,但他抬起头来的时候,何太后却已经从大殿侧便往自已寝宫去了。
    “臣太常卿陈琳、诸葛亮,拜见吾皇万岁!”
    刘辩看着跪在下列的两人,颔首道:“免礼赐座,朕宣你二人来,乃是有要事商议。”
    “臣等拜谢吾皇万岁!”
    两人又是一番见礼,这才缓缓地在一边上宦官搬来的软塌上跪坐了下来。
    刘辩道:“前者皇甫嵩,乃是我朝忠勇之将,肱骨之臣,先帝殡天之日,皇甫嵩率领三万大军驻扎在左扶风之地。
    但却坐视朕与董贼厮杀,而不乏一兵一卒相助。
    后者,曹贼占据左扶风长安之地,皇甫嵩依旧按兵不动,朕欲责难之,你二人如何看待此人?”
    “陛下所虑者,可是皇甫嵩明着看,是有谋逆之心,可却又依旧驻主原地,不发兵相助朝廷,也不和曹贼连接在一起?”
    诸葛亮缓缓地说道。
    刘辩眼睛一亮:“爱卿所言甚是,朕所忧虑的,便是如此。”
    诸葛亮说道:“既然是如此,那陛下何不直接差遣使者,前往皇甫嵩军中视察情况?”
    刘辩神色微微一动:“何人可往?”
    “哈哈哈……”诸葛亮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既然这个是臣提出来,那臣就亲自往皇甫嵩军中走一遭。”
    刘辩蹙眉道:“孔明不畏杀身之祸?”
    “自然畏惧。”诸葛亮笑道:“但是此去必定是有惊无险。”
    “哦?”刘辩不解。
    诸葛亮笑道:“陛下大可放心,臣还要留下有用之身,为陛下中兴汉室,匡扶社稷,此去定然不会出任何事情。”
    “如此,那孔明但去,所有一应要求,朕都会满足你。”
    诸葛亮起身拜道:“事情紧急,臣即刻出发!”
    “甚好!”刘辩微微颔首,诸葛亮便拱手退了出去。
    陈琳在一边上看了看皇帝,随即道:“陛下,少府丞此去?”
    “爱卿自可放心,孔明说不会有事,那就一定不会有事。”刘辩伸手将一边上的帛取了出来,侍奉在一边上的宦官,急忙将册封刘备、唐瑁、卢植、王允、蔡邑几人为君侯的令书送到了陈琳跟前。
    陈琳急忙接过,缓缓的展开,认真看了看,目中不自觉地露出惊愕之色来,但这几人封侯,也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
    “你即可草拟政令,随即昭告天下,唐瑁不仅要册封为颍川侯,更是要为我大汉丞相。
    如此一来,在敕封关内侯黄琬,为我大汉御史大夫。”
    陈琳快速提笔几下,颔首道:“臣已经悉数几下。”
    “甚好。”刘辩道:“速速草拟政令下去,朕稍后还有别的事情与你言说。”
    “遵旨……”陈琳这边已经低头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皇后宫中!
    女官急匆匆的奔走进来,兴奋地满脸通红:“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如此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唐姬眉宇间带着几分责备之色,看向着女官:
    “入宫之前,你与本宫是同宗族的族人,就算是有什么做些不好的地方,一次两次,自然无人指摘,可是次数多了?
    那岂不是让别的宫中的人,说本宫御下不严?又或者说,本宫妇德不昌?
    这才导致宫中女官不知礼节?”
    满脸兴奋的女官急匆匆跪了下来,磕头道:“是奴婢该死,但是前殿传来消息,皇帝陛下下诏,册封国丈为颍川侯,不日就要出任我大汉丞相!”
    唐姬听了这话,眼眸中显然是凝着狂喜的,但是她却能生生压住了下来。
    一想到昨天晚上皇帝对自已的百般索取,唐姬脸上顿时有些轻微的红晕生出。
    这就是被天子宠爱的感觉吗?
    唐姬心中暗自捉摸着,随即压制住内心的狂喜,缓缓道:“本宫知道了……但是本宫听人说,有好事的时候,不能过度欢喜,以免招惹灾祸。
    传令下去,宫中所有人,都谨言慎行,不可骄纵豪横。
    若有人敢违背本宫的命令,不管是宦官还是宫娥,一律杖毙之!”
    “遵旨!”
    “报……娘娘!陛下到了!”
    这个时候,一个宦官踩踏着小碎步,动作就像是一个女人似得,快步跑了进来,磕头通报道。
    唐姬看了一眼大殿外的天色,这会儿太阳才微微偏西,时辰还早呢,皇帝这是……
    一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唐姬脸色就已经完全绯红,就连呼吸都不自觉的急促了三分。
    “所有人都跟随本宫出去迎接碧玺。”
    “不必了!”刘辩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诸多宫娥宦官闻言,急忙附身跪下,齐声喝道:
    “恭迎陛下!”
    刘辩龙行虎步,看着正要起身下跪的唐姬,温和一笑:“你我夫妻之间,何故在意这么多虚礼?”
    唐姬心理一颤,急忙道:“陛下言之有理,是妾身执拗了。”
    “朕在前宫处理完政务之后,得冠军侯赵云上书,说是请求征调西园军,分别驻扎在怀县、荥阳、京县这南北纵横千里之地上。
    朕认为这是我朝东边的门户,必须要最为亲近的人,才能戍守。”
    唐姬闻言,目光温和的看着皇帝刘辩:“西园军元帅王越,跟随陛下殊死战斗,也算是忠勇之土了。”
    刘辩摇头:“朕更为看重血脉连接,朕无有兄弟,唯独有一个年幼的妹妹,尚且不知人事。
    眼下朝廷已经册封国丈为丞相,那皇后可有兄弟亲族,朕自然是最为信得过的。”
    唐姬微不可查的看了一眼此前那个咋咋呼呼的女官,心中觉得族人多半都是不成器的人,倘若是如此侍奉皇帝,那只是取祸之道。
    当下微微摇头:“妾身及无有兄弟,更无叔伯,便是有心相助,却也无力。”
    刘辩蹙眉道:“丞相无有妻妾呼?为何只有你一个孩子?”
    这三番两次的确认唐瑁是不是真的只有唐姬一个女儿,也算是刘辩对于唐瑁最后的戒心了。
    第114章 后宫反应
    唐姬苦笑着说:“我父亲虽然妻妾不少,可奈何却终究只有我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