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212节
    “2100块,加上210,再加上390,总共是2700块钱。”
    “开个店足够了。”
    “要实在没钱用了,随便卖些吃的喝的,随随便便几千块凑够。”
    另一边。
    孙春菊和钱朵母女咬耳朵。
    孙春菊:“你和秀芝关系好,今天她结婚来了很多钢铁厂的工人,好些年轻小伙子,你去找秀芝套套近乎,让她给你介绍介绍,要是有看上眼的,主动出击。”
    钱朵心动,但脸皮薄,羞恼:“妈,我不去!我是女孩子,怎么能倒追男人?!”
    “为什么不行?”
    孙春菊撇嘴:“钱秀芝狮子大开口,摆明了要钓金龟婿,还不是有冤大头,你追个男人罢了,有什么豁不出去的?”
    钱朵紧张地左右张望:“妈,你快别说了。这人家婚礼呢,要是被人传到秀芝耳朵里,我怎么和秀芝相处?”
    孙春菊也反应过来,讪讪点头:“知道了~”
    钱朵叹气。
    烦死了!
    我长得虽然比不上钱秀芝,但也不差,为什么没人主动找我搭话?
    第193章 危机感
    眼神不经意略过林素娥,她顿了顿,才移开了视线。
    希望,这林媒婆能给她介绍个好的吧。
    对此。
    林素娥一无所知。
    她抽了奖励,清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钱,心又回到了火锅店身上,不停地琢磨还需要准备什么。
    这一想。
    的确有东西忘了:碗、筷、料碟。
    碗和料碟找陶瓷匠;木筷子找篾匠。
    篾匠村里人人都算得上,家里的背篓、筲箕、漏斗……都是自家编的。
    林素娥也会。
    但是,她要上百双,工作量太大,还是在村里找个人弄最好。
    陶瓷匠镇上就有个,还有一个烧窑。
    记下这两个。
    她又继续思考。
    “哦,上次吃火锅蘸料比较凑合,开店不能凑合,蘸料是火锅的灵魂。”
    “川省的火锅蘸料之神,就是香油碟。”
    “镇上也有香油卖,但那个香油不足以成为特色,我得买回来二次加工,做成调和香油。”
    “……”
    不知不觉。
    时间就过去了。
    5点。
    吃完晚饭,她便和洪丽珍、王贵阳、王新元和钱秀芝道别。
    钱秀芝拉着她的手:“婶子,你慢走。”
    林素娥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臂,突然想到什么,凑近在她耳边问道:“结婚后,新元在镇上上班,你是在蒲县还是镇上?”
    “妈在镇上买了一套婚房,我和新元过几天就搬进去。”
    林素娥不意外。
    脸上笑容加深:“哪个地方?以后我来找你耍。”
    钱秀芝回答:“就在新街66号。”
    林素娥点头:“新街66?行,我记住了。”
    “那我走了。”
    钱秀芝:“好,婶子慢走。”
    王新元:“婶子,一路顺风。”
    洪丽珍:“素娥,记得来找我喝咖啡。”
    王贵阳:“素娥,以后常来家玩儿。”
    林素娥一一回应:“好。”
    “……”
    ……
    3月的气温依然又冷又湿,林素娥骑车走在路上,吹着冷风,感觉整张脸都冻僵了,这种情况下,想起自己手上己经没有了活儿。
    一瞬间。
    她心里空落落的,同时不安感和淡淡的危机感浮现。
    “不行!”
    林素娥给自己加油鼓气:“新年新气象,都3月了,我得努力给人介绍对象了。”
    想到这里。
    对钱朵的事情更上心了。
    “找个时间,去九尖村打听打听情况,特别是找何大娣聊一聊。”
    “只是……”
    “这男方该怎么选呢?”
    林素娥一时之间没有头绪。
    ……
    回到家。
    把钱家送的10只风干鹌鹑、20个皮蛋、1盒子金银花干,洪丽珍送的阿胶1斤、风干牦牛肉2斤、蜀绣团扇1把、咖啡豆1斤全部拿来出来。
    这些都是光明长大的。
    空间里那些,就以后慢慢的拿出来。
    她呢喃:“后面找个时间去县里,给振仁和小妹寄点儿吃的。”
    ……
    累了一整天,林素娥回到家,也不想再去找篾匠,洗漱完毕,就进屋睡觉了。
    一夜好眠。
    第二天。
    她起床吃早饭,随口和赵春兰提及:“哦,春兰,火锅店的两个厨子我己经找好了,一个叫周爱吃,一个叫王不饿,是县里一个老师傅的徒弟,厨艺应该没问题。”
    赵春兰惊了:“妈,你啥时候找的?”
    “昨天。”
    “昨天?你不是去参加婚礼了吗?”
    林素娥解释:“对呀。”
    “但我下午抽空去找了个熟人,让他给我推荐人,就找到了他们两个。”
    “我聊了几句,挺不错的。”
    听完。
    赵春兰平静下来,笑着点头:“行,我知道了。”
    林素娥又道:“他们的工资我也初步谈了,试用期是30块钱,三个月合格转正50块钱一个月。”
    赵春兰迷茫:“试用期?”
    林素娥知道自己这个词太前卫了,耐心解释:“试用期的意思就是先让他们干几个月,这几个月不算雇了他,要是约定的时间到了,他们还没过关,就不用他们了。”
    赵春兰恍然大悟。
    她夸赞道:“这个法子好,可以避免招到能力不好的店员工。”
    林素娥点点头。
    然后,说:“你大伯和二伯他们我去谈,剩下那个服务员,我就不管了,你自己决定招那个。”
    赵春兰咬牙点头。
    “放心,妈,我一定好好选人。”
    林素娥拍了拍她:“放轻松,实在不行就不行呗,大不了开除。”
    赵春兰挤出一个笑,但依然肉眼可见的紧张焦虑忐忑。
    林素娥也不再说什么。
    胆子都是练出来的,等开了店,慢慢就习惯了。
    ……
    吃过早饭。
    林素娥带着大哥、二哥和王伯威去镇上看店铺,同时和他们仔细说一下装修方面的要求。
    这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