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103节
    她接了过去,认真的浏览起来:“班级排名第9,年级排名36。”
    “不错呀,老二,我记得你是文科班,全校总共3个文科班,总共也才180个学生吧。”
    赵振义点头:“嗯。”
    林素娥开启鼓励大法:“再接再厉,我看你数学和地理比较薄弱,再多个10分,稳进前10,到时候一个月可就有5块钱奖金了。”
    蒲县三中是浦县最好的高中。
    如果赵振义能稳定住年级前10,那他肯定能上重点大学。
    闻言。
    赵振义眼里燃起渴望。
    如果1个月5块,他存半年就能买一辆二手自行车了。
    “我会加油的。”
    林素娥满意点头,并且当场掏出2块钱给了他。
    “这是你这个月的奖金。”
    赵振义拿着钱,向来沉稳的脸上笑开了花。
    林素娥看向赵振礼和赵玉兰,两人脸上都充满了羡慕之色。
    林素娥看着他们说:“你们才刚入学,学校不组织统一年级考试也正常,你们班里有没有自己组织的,要是有的话也算。”
    闻言。
    赵振礼一喜,又瘪嘴:“班里组织了一次,不错我没考进前10。”
    这话一出。
    赵玉兰毫不留情拆穿他:“三哥,什么没考进前10,你是差点儿就倒数3名了吧。”
    “什么?!”
    林素娥笑容核善:“老三,你考了多少分,在班里排多少名?”
    见到林素娥危险的表情,赵振礼缩了缩脖子,暗暗瞪了一眼赵玉兰,小声回答:“语文58,数学42,班里排56名。”
    听完。
    林素娥只感觉眼前一黑。
    一年级的语文数学,闭着眼睛也能及格吧?
    居然都没及格?
    而且,班里排56,她记得他们班总共才60个学生吧?
    除开振信请了长病假。
    只有59个学生。
    他不就倒数第4名。
    难怪小女儿说差点儿进倒数3名,还真是没有冤枉他呀!
    赵振礼秉持着死道友不死贫道,赶紧转移话题:“玉兰也没考进前10。”
    赵玉兰哼唧叉腰:“我虽然没考上前10,但我语文考了89,数学考了88,在班级13名,我再努力一点儿,下次就能进前10了。”
    闻言。
    林素娥立即赞同她的话:“玉兰说得对,再努把力,争取下次进步。”
    然后。
    看向赵振礼,脸色就沉了下来。
    “从明天开始,回家给我学习一个小时,我要考查的。”
    不求考上大学。
    但至少,小学得毕业吧?
    从知道赵振礼的成绩开始,林素娥的底线飞速下滑。
    闻言。
    赵振礼苦着个脸,但不敢反抗:“哦。”
    一旁。
    赵振信看得一脸羡慕。
    林素娥注意到,心疼得摸了摸他的头,道:“振信情况特殊,为了奖励你这么勇敢,妈打算每个月给你2块钱奖励。”
    听到这话,赵振信双眼蹭亮:“真的吗?!”
    林素娥点头:“当然。”
    赵振信喜不自胜,抱着她撒娇:“妈,我最爱你了~”
    第96章 赵和华来了
    林素娥宠溺一笑,递给了两块钱给他:“诺,这个月的奖励。”
    谢振信眼睛都亮了,一把接过来,攥得紧紧的。
    一旁,赵振礼撇了撇嘴,用只有自己一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嘟囔:“小马屁精!看在你是伤员的份上,我不和你计较。”
    赵玉兰更是没有任何意见。
    小哥每天只能孤零零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可怜死了~
    吴盼娣一脸好奇得看着这一幕,大大的眼睛里满是迷茫。
    以她的年纪,还不能理解考试是个什么东西。
    赵春兰忍不住开口:“妈,你这法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够大方。
    要是老二、老三、老四,还有二妹、幺妹都考进班级前10,一个月就要给出去10块钱。
    林素娥笑着解释:“这叫奖金激励法,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觉得挺有意思,就借鉴了。”
    赵春兰点头:“是挺有意思的,感觉也挺有用,老二和玉兰都一股冲劲儿。”
    林素娥笑:“那是。”
    这可是后世经过万千家长实践检验过的。
    说到这里,她心里一动,道:“对了,春兰,你想不想重新读书?”
    春兰是初中毕业文凭。
    当时她可以读高中,但学习成绩一般,又加上赵孝生生病,她就放弃上高中了,反正读了高中也参加不了高考。
    对农村人来说,初中文凭和高中文凭差不多。
    想要找个城里的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人家首先要求就是城镇户口。
    林素娥来自后世。
    明白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含金量,自然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考大学。
    就算以后要自主创业,在未来几十年,大学生这个身份,天然会让人高看一眼。
    再说了。
    他们也不是非得当大老板,赚钱有她在呢,重活一世,还能苦着孩子不成?
    闻言。
    赵春兰惊住了。
    “我去读书?”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
    林素娥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咱们村里以前那些知青30几岁了还参加高考呢~”
    “这哪儿一样?”
    赵春兰反驳:“我连高中都没上,得从高一读起,学校哪里会有我年纪这么大的高中生。”
    这倒是没错。
    不过,林素娥不以为意:“学校又没有规定22岁不能读高中,你要是想重新上学,妈给你报名。”
    闻言,赵春兰默了。
    读书?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居然还能有读书的机会。
    结婚以后,她才意识到以前读书上学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不过……
    赵春兰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妈,我还是不去上学了。”
    “我本来对读书就不感兴趣。”
    “比起读书,我更想陪着盼娣,还有跟妈你学做饭。”
    闻言。
    林素娥没有勉强:“好吧。”
    春兰从小就没有学习天赋,怎么学成绩就是一般,因此也不喜欢学习。
    她己经成年,能够自己做决定,既然她不想读书,林素娥也不会逼她。
    重活一时,她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于孩子们的人生,她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替他们做决定。
    正好。
    赵凤兰也洗完了碗回屋。
    她看向她:“凤兰,你二哥说学校组织了开学摸底考试,你们初中部组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