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章
    话一出,下面人接二连三往钻。
    走廊里登时响起一阵嘈杂, 刚扑进教室的二班三班同学纷纷侧目,和勾肩搭背正闲庭信步往厕所间去的一伙人面面相觑。
    “?!”
    一瞬颠了个个儿,他们上课,一班下课。
    “把昨天做的试卷拿出来, ”大顺随手翻了翻课本,从错综的夹心饼干中捞出一张,像是突然翻到什么,又顺手捞起一张,“上课前我们先来颁个奖——”
    “?”
    “让我们恭喜夏思澈同学,在这次数学联赛复试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很难得,是几个一等奖中唯一一个高二的。”
    台下自觉鼓起掌来,几声“哇塞”夹在其中,不乏有人投去钦佩艳羡的目光。
    而此时众人关注的对象却还在状况外。
    夏思澈刚没去上厕所,趁空档拿出竞赛集锦,现在攻坚攻到关键时刻,耳朵跟塞了棉花似的对外界无关紧要的事充耳不闻,还是在黄宇恒的推搡下才回过神。
    “上去领奖啦。”黄宇恒拽着他胳膊。
    夏思澈愣了一愣,抬头发现全班四十多双眼睛几乎都在看他,讲台上那双最为瞩目,盯得灼灼,有点瘆得慌。
    “你数学比赛得了一等奖!”黄宇恒就知道他没在听,又提醒一遍。
    夏思澈这次搞清楚状况,上到台前,接过奖状。
    “别看只是一张薄薄的纸,”大顺说着,夏思澈低头扫了眼奖状,是挺简陋,“但奖状证书只是个形式,背后的含金量才是王道。再接再厉,争取决赛再创佳绩,进国家集训队!”
    说完在夏思澈后背拍了拍,夏思澈被拍得一愣一愣,头下意识点起来。
    台下又是一阵啪啪响,后排某人在其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宋时瞟一眼旁边鼓掌鼓得贼带劲儿的那位,偏过身子问:“人家得奖,你这么开心干嘛?”
    “为同班同学的优秀喝彩,怎么了么?”他兴奋劲儿未减,又带头“哇”了几声。
    宋时瘪瘪嘴,想当初他作文获奖的时候,可不曾有过这种待遇。
    热衷记录点滴美好的大顺心血来潮,夏思澈实惨,连人带奖状扣在台上拍“艺术照”。
    “奖状抬高一点,”摄影师大顺边摆弄手机边指导动作,“再高一点……诶,好,很好,就是这样。”
    不仅如此,下头还有位表情指导老师时刻监督,黄宇恒伸出两根食指,戳在嘴角牵起一抹笑,露出八颗白亮光洁的牙齿。
    “别挎着脸,笑一笑。”
    本就不自在的夏思澈哪里笑得出,可下一秒,笑得跟假人似的呆瓜却忽然改变策略,食指转到眼角,白眼翻上了天,吐出的一截舌头歪在虎牙底下。
    夏思澈没崩住,笑了。
    就在这时,大顺摁下快门。
    “诶,对了,拍得太好了,表情很到位。”一语双关,一下子夸了两位。
    结束营业的夏思澈一秒待不下去,灰溜溜逃回座位。
    祝池在台下看戏,慈眉善目,颇有种自家儿子在台上领奖的骄傲。
    至于么?宋时放倒笔杆在祝池手背点了点,挑着眉阴阳怪气道:“就这么乐?下次我作文比赛拿奖回来,记得照着这个反应来,只能加料不能偷懒。”
    “那恕我做不到。”
    宋时脸绿了,“……”
    “这不一样,”祝池说,“当初我没参加推荐夏思澈,所以他得奖了跟我得奖是一样的,我当然开心,证明我没看错人,眼光不错。”
    宋时了解,“哦,这样啊。”
    “至于你嘛,”祝池托腮想了想,“我是觉着给你的喝彩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下展示,但如果你不介意和他们一样,那我也……”
    “那还是算了。”
    宋时慌忙打断,“我介意,不想和他们一样。”
    不想和他们一样,只想做你心中最特别的那个。
    -
    “嗡——嗡——”
    手机震个不停,祝池翻开一看是宁想打来的语音通话。
    他愣了几秒,指尖在接通键上徘徊。
    太久没和父母实时连线,忐忑之余,他潜意识想逃避。不过最后他还是接了,在宁想第二遍打过来时。
    “阿祝,最近还好么?”
    “挺好的,有什么事么?”
    “没事,好久没联系,就打个电话问问……”
    话音中断,祝池隐约听见有人在交谈,内容听不清,只听见宁想最后怒气冲冲说了句:“不是交代这单和另一单分开发么,怎么又整一块去了。算了,赶紧联系门店……”
    原来是在工作。
    难得这么忙还抽时间跟他打电话,看来是有事。
    “对了,我听说最近高中数学联赛复试成绩出了,考得怎么样?”
    “……”
    果然,还说没事。
    宁想似乎意识到跳得有些快,没问参加了么也没问初试成绩,这种唐突的问话方式在生意场上最为忌讳。
    “最近太忙了,我也是刚听老吴提了一嘴,他儿子也是搞数学竞赛的,不过比你大一届,初试过了,但很可惜复试没过。我想我儿子这么聪明,应该初试复试都没问题吧?”
    “我……”
    关于数学竞赛,祝池也有话想和宁想坦白,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今天宁想既然问到这个地步,他想着要不干脆讲清楚算了——这个学期结束,他就不打算继续数学竞赛了。
    可提前捋过无数遍,自认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理由到了嘴边,却又不知为何突然乱掉。
    也就是在他卡壳的途中,时间宝贵、说话做事雷厉风行的宁女士又插进来:
    “我了解过,这得决赛前60才能进国家集训队,努力努力,冲击一下目标,争取高二把保送名额确定下来。”她思路清晰,一如生意场上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只不过在心里自动将对面的毛头小子划为手拿把掐的一类,“实在不行的话高三再来,还有一次机会。”
    她说完后的半分钟内,两头都没作声。
    这场对话像是摁下了暂停键,只有手机屏上的通话时长步履不停,数字一下一下往上蹦哒。
    祝池咬着唇,任窗外凉风扑打在后脊,校服衣角被揉皱成苦瓜纹理。
    所有一切,不论高三的路还是往后的路全部安排妥当,顺着走下去便是通途。
    这样周全,还叫他说什么呢?
    “阿祝,在听么?”
    宁想似乎察觉到对面情绪不高,往日祝池会附和她还会臭屁地贫几句,让她宽心,可今天她却从静默中嗅到一丝反常,“难道是……复试没发挥好?”
    不知是足够信任他还是不愿接受事实的脱轨,她用的是“发挥”。这个字眼似乎比“考”要保守温和得多。
    “我没参加。”
    紧攥的衣角松开,祝池转身拉开椅子,瘫在椅背上,“比赛我没参加,学校高二只选一个人参赛,我没选上。”
    这不是脱轨,这简直是直接掉头!
    宁想把他往一个方向扯,他却偏要驶向另一个方向。
    “我……“
    “所以不是初试没过,是校内选拔都没选上是么?”
    “……是。”
    对面叹了口气,失望的意味明显。
    “这下你明白为什么只能是第一了么。”
    “优秀的人扎堆,能力强的人遍地开花,现在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很多时候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只有做到最好,才能把机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让别人没话说!”
    说得很对啊,可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机会,又何必白费力气争取?
    祝池把话彻底咽下去。
    光是让她知道没参加比赛就能引申出如此不满,通篇都是深烙在宁想价值观念中对他的期待,要是坦白不走数竞指不定会是什么后果。
    这是她的底线,既然说不通,那就不必说。
    “明年再战吧,高三名额会多一些,我希望最后机会别再出岔子。”
    “知道了。”祝池叹了口气,“我还要刷卷子,没什么事就挂了。”
    “嗯,别熬太晚。”
    祝池松了口气,他下意识等宁想挂电话,通常情况对方远比他要忙、要赶。
    “等一下——”
    “嗯?”他没想到宁想还没叨叨完。
    “你那个同桌成绩是不是挺好?”
    祝池愣了一愣。
    “听说他高一的时候回回第一,上次考试第一也是他。”只要是宁想看重的方面,她消息向来灵通,“你跟他关系怎么样?”
    祝池再次愣住,心中自动运行起一串代码,可不论怎么样变换输入条件,最后的输出结果都是error。
    他算不出最佳答案,也猜不透宁女士这般问话的意图。
    “还可以。”祝池试探着说。
    模棱两可的答案没明说好或不好,在家长听来大抵是普通同学关系,不至于起冲突但也聊不起来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