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临安不夜侯 第1222节
    一时间,建康防线固若金汤。
    ……
    西夏这边,收到金帝完颜亮倾全国之力,浩荡南下的消息时,任得恭和寇黑衣的脑瓜子嗡嗡的。
    这……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本来这对他们来说,是好消息,绝对的好消息。
    只是,他们原来的心理预期并不高。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杀掉那些混账的流官,集结兵马闹上一闹,等着杨沅重新掌权,并且对他们做出招抚。
    他们只是想让大宋朝廷知道,想在西夏路大派流官,掘了他们这些氏族部落权贵的根,是绝对行不通的!
    朝廷里那些官员们当时的想法也是太天真了,把西夏当成了江南。
    李仁孝这个皇帝、任得敬那个权相,要是想诛杀哪个权臣,也是杀了人家以后,也是从人家的氏族部落里再选一个“代理人”出来。
    你派来一些流官,就想像在江南罢黜哪个官员一样,说把人家的整个家族就削没了?
    也正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最终诉求,所以占领整个河套平原后,他们一直没有什么动作。
    他们在等大宋朝廷派人来谈判。
    结果,大宋的人还没来,却得到了完颜亮挥师南下,与大宋国战的消息。
    一时间,这些叛军首脑们心里就像长了草。
    继续等,等大宋派人来谈判,还是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好好做上一场?
    刘锜可是刚刚病逝啊,河西宋军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
    如果这时对河西发兵,大宋又忙于和大金国战,无暇兼顾,那……
    应该有机会收复大夏全境吧?
    坦白讲,就连寇黑衣和任得恭,都曾一度为之心动。
    就更不要说下边那些各部落首领了。
    但是,现在的叛乱,还可以说是情有可原,是可以和大宋谈谈条件的。
    一旦趁火打劫,结果完颜亮却败了,那时再想与大宋谈判,这筹码可就不好争取了。
    坐山观虎斗?
    可……时机一旦错过,不管最后的胜利者是大宋还是大金,西夏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啊。
    这其中的利害,牵扯实在太深,所以西夏各部首领,像是长在了灵州将军寇黑衣府上似的。
    他们天天在此开会群议,一时间举棋不定。
    直到,大宋对于他们的叛乱,终于有了反馈。
    大宋派来了招抚使者,定西侯蒲察阿里布。
    这个人派的就比较有意思。
    他是主动献出箭筈岭,从而为大宋所用的。
    李仁孝本是大夏国皇帝,是被活捉的,封的是侯。
    而蒲察阿里布是金国的一个千户,是主动献关投降的,封的也是侯。
    蒲察阿里布这个侯,还是定西侯,远比李仁孝那个安顺侯听起来光彩。
    如今把他派来,似乎是有意让这些西夏部落长们有个比较。
    蒲察阿里布是杨沅离开临安的第二天,受诏命出京的。
    只不过,杨沅是大军开拔,络绎于途。
    蒲察阿里布是轻骑快马,星夜兼程。
    踏入灵州将军府大门的时候,蒲察阿里布的心也是慌的。
    不过,他还记得杨沅的承诺。
    如果西夏叛军一怒之下杀了你,本相保证,会奏请天子,给你儿子一个开国县公的爵位,三代不除爵!
    你记住,此去灵州,你越是倨傲狂妄,他们越是不敢对你动杀心。切记!切记!
    想到这里,蒲察阿里布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儿,一脸络腮胡子,仰得只能看到颌下一捧了。
    “大宋朝廷派你来,有什么话对我们说?”
    拓拔厚、拓跋黑衣、任得恭等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蒲察阿里布。
    蒲察阿里布傲然坐下,睥睨四顾,朗声道:“本侯,奉杨丞相之命而来。
    杨丞相有三句话,要本侯告诉诸位。”
    拓跋黑衣微微眯起眼睛,道:“请讲。”
    蒲察阿里布道:“之前朝中有奸佞,在西夏路施行乱政。
    尔等迫于无奈,群起而反之,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朝廷不怪你们,官家不怪你们,本相也不怪你们。
    如今朝廷决定,西夏一切制度,重复献国归顺时旧制。
    尔等之前所为,亦可一笔勾销。”
    众人等了良久,不见蒲察阿里布继续说下去,拓跋厚忍不住问道:“第三句呢?”
    蒲察阿里布把心一横,大声道:“据查,西夏路诸部族起兵叛乱,背后亦有安顺侯李仁孝怂恿策划。
    故,将李仁孝削爵,押入大狱。
    若尔等执迷不悟,继续作乱,则将李仁孝名正典刑、枭首示众。
    而朝廷大军抵达之日,负隅顽抗者,亦即尔等授首之时。”
    蒲察阿里布心里也是虚的很。
    不过,大宋明明四处起火,杨沅招抚他们,态度居然还如此强硬。
    拓跋厚等人不得不想,他凭什么?
    因之一来,大堂上一时间竟安静下来,半晌没有动静。
    蒲察阿里布横下一条心,把这句很可能会叫他掉脑袋的话吼了出来,但大堂上一时间竟寂静下来,半晌无人开口。
    此时,杨沅亲率禁军步司和马司,抵达了淮东前线。
    旌旗猎猎,北风漫卷。
    吴挺亲率淮东将士,迎接丞相人马。
    李显忠临危受命,去了河西,吴挺接任了淮东御前诸军都统制的职务。
    其实这多少是有些犯忌讳的,因为这是临阵换将。
    临阵换将并不是一定就不成,虞允文大败完颜亮的采石之战,其状况比临阵换将还不如。
    吴璘病逝时也是在战场上临阵换将,换了吴拱。
    可是将领们都服气他,那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淮东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将领们和吴挺缺少磨合。
    这多少会影响到吴挺对于淮东战场的指挥,毕竟上下级之间缺少足够的默契与信任。
    所以,杨沅虽然判断完颜亮真正的主攻方向在淮西,目标是建康,可他还是来了淮东。
    一则,是虚则实之。
    完颜亮做出了攻击淮东的姿态,杨沅顺水推舟。
    完颜亮移师淮西的时候,杨沅及时穿插至淮西,同样能打乱完颜亮的部署。
    另一方面,就是替吴挺撑腰打气。
    杨沅可是率领两淮将士,打赢过灵壁大战的。
    因此,他在两淮官兵中,威望甚高。
    尤其是灵壁大战之后,两淮驻军补充了大量新兵,这些新兵可都是听着杨沅的丰历伟绩成长起来的。
    山阳城外,矛戟如林,刀盾如潮,战旗烈烈,兵马雄壮。
    没有一人喧哗,没有一人吵闹,一切沉静有序,然而勃勃军威却喧赫如烈火升腾。
    宋军尚红,红缎的披肩、绯红的手套、红色的护腿军靴,宛如一片烈焰。
    静默的行伍阵列中,是一双双带着狂热的目光。
    他们都在期待着杨沅,期待着杨沅率领他们,再打一个大大的胜仗,马上取功名。
    而距山阳并不甚远的楚州,金国皇帝完颜亮御驾亲征,大军也刚刚进入楚州(淮安)城。
    楚州,位于淮河以南,原本掌握在南宋手中。
    绍兴和议时,楚州(连同泗州、濠州等)被割让给了金国。
    楚州也因此成为金国在淮东的核心城市之一。
    楚州就此成为了宋金两国在淮东的攻守中心。
    谁能扼控此处,谁便掌握了整个淮河下游的主动。
    金帝宋相,在此集结重兵,各自摆出了一副要于此一决雌雄的姿态!
    第898章 山阳会战
    宋金两国以楚州为中心,大军云集,侦骑四出。
    杨沅这边很快就知道完颜亮御驾亲征,如今就驻跸于楚州城内。
    完颜亮这边当然也知道了,大宋丞相杨沅到了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