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临安不夜侯 第1128节
    不过,能伴在皇太后身边的,那还能是谁?
    杨沅马上意识到,这是嘉国公主赵宁儿。
    杨沅忙又拱手:“臣杨沅见过皇太后!”
    赵宁儿在珠帘卷起时,便目不转睛地看着杨沅。
    这时嫩脸一红,有些腼腆地轻声道:“嘉国见过燕王殿下。”
    王见了公主,谁向谁行礼?
    首先,郡王是必然要先向公主行礼的。
    其次,如果是王,那么亲王见了公主,则依皇室长幼之序,辈份低的向辈份高的一方行礼。
    如果同辈,那就论岁数。
    而因功受封的王,即便是比郡王更高一级的王,也得先向公主行礼。
    不过,鹿溪是先帝认下的义妹,赵宁儿要称鹿溪为姑母。
    从这个角度看,杨沅就算是皇亲国戚里的王了,所以赵宁儿要先向他行礼。
    杨沅点点头,向赵宁儿微笑了一下:“嘉国殿下。”
    赵宁儿有些害羞,往皇太后身后闪了闪。
    杨沅微微有些纳罕,小时候的嘉国公主挺活泼的呀。
    虽说她那时身子不好,瘦巴巴的脸上就剩下一对大眼睛了,手腕细的杨沅用拇指和食指就环的过来。
    这才几年没见,怎么如此害羞内敛了?
    其实赵宁儿还真不至于平时如此的腼腆,只不过随着年岁渐长,她再也不能随意出宫了。
    在皇宫里,她也就偶尔能见到皇帝哥哥和两个已经称王的兄长。
    成年的异性,她也就能见到杨沅一个,而且是在她幼小年龄时记性特别深刻的男人。
    如今一见,杨沅似乎与离开临安前往陕西时全无二致,赵宁儿一下子就唤醒了渐渐有些模糊的记忆。
    尤其是杨沅单臂托着她的臀儿,从宗阳宫前健步如飞,把她救出险境的一幕,难免就有些羞涩了。
    太皇太后吴氏,还是皇后的时候,就见过杨沅了。
    这才不过数年光景,曾经的吴皇后做了皇太后,又做了太皇太后。
    而杨沅,也从枢密院机速房鱼字房的一位副承旨,成为了今日的燕王。
    单字王,那就是亲王级,已然是位极人臣了。
    时光流转,岁月穿梭,人生际遇竟然如此之在,人生变化竟是如此无常。
    太皇太后吴氏与杨沅如家人一般谈笑,说起往事时,心中有所感怀,不禁潸然泪下。
    只可惜,她不知道她的丈夫赵构本可以不必那么早死。
    如果她知道杀了赵构的竟然就是眼前之人,也不知道这位武将之女,会不会把她的剑刺向杨沅的胸膛。
    吴氏真的把她的剑取来了。
    “宁儿,把本宫的佩剑取来。”
    不消片刻,宁儿便取了一口宝剑回来。
    这口剑,是吴氏入宫的嫁妆。
    当初金人搜山检海,赵构惶惶不可终日,小小年纪的吴氏披甲佩剑,护侍在他左右,佩的就是这口剑。
    这是宫中记了档的宝剑,意义非凡。
    吴氏想着赵愭做事跟他爷爷一般的不地道,杨沅辅佐赵家三代,劳苦功高,有心替赵愭补偿一下。
    所以,她便叫人取来了她的随身佩剑。
    此剑相伴吴氏一生,就如皇帝的九龙璧一般,已经形同她的信物。
    “宁儿,把本宫这口剑,送给燕王。燕王,这口剑,陪伴本宫大半生了,如今把它赠予燕王,见此剑,便如见本宫。”
    旁边自有内记太监,将此行为一一录下。
    吴氏显然是怕杨沅担心收他的兵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会如丈夫赵构整治岳飞一般对付杨沅。
    岳飞一开始也没有直接拿下定罪,他先是被调回京城,担任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四个月后,去其枢密使副使之职,给了一个“万寿观使”的闲职,就和赵谌所担任的宗阳宫提举差不多。
    又过了几个月,岳飞旧部都被迁的迁、调的调、贬的贬,处理的差不多了,才开始掉过头来,对付岳飞。
    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都统制王贵诬陷岳飞,王贵屈从;又收买张宪部副统制王俊,让其出面首告张宪“谋反”,从而牵连岳飞。
    一系列操作之下,岳飞身陷大理寺,最后被害于风波亭。
    赵构等于是破坏了大宋君臣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从此,很难再有人相信大宋皇帝“杯酒释兵权”的诚意了。
    吴氏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决定帮她的便宜孙子找补一下。
    她的配剑赠予杨沅,又亲口说出“见此剑如见本宫”,这就是给杨沅加了一道保险。
    不亚于赐给杨沅一道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杨沅自然也明白吴氏这番心意,不禁暗生感激。
    大宋赵家的人,讨人嫌的是真讨人嫌,不过有人情味儿的也是真有人情味儿。
    赵宁儿姗姗地走到杨沅身前,双手捧剑,交给杨沅。
    杨沅身材高大,不过如今的赵宁儿出落的窈窕纤秀,倒也不是曾经豆芽菜般的黄毛丫头了。
    杨沅双手接剑,赵宁儿飞快地抬眼看他。
    如此近的距离,看着他悬胆似的鼻子、唇线分明的嘴巴,赵宁儿嫩脸又是一热,急忙便垂下了眸子,心口微微地跳快了一些。
    ……
    “杨沅进宫时,有秀女与他搭讪?可知是什么人?”
    刚从宗阳宫回来的赵愭,马上就听说了杨沅往后宫去时发生的事情。
    “鄂州御前诸军都统制李道的女儿?”
    听了太监的禀报,赵愭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一抹意味莫名的笑意。
    “去,告诉负责选秀的蔺公公,李道之女,必须入选!”
    第83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杨沅回到临安一个月后,便放出风去,他要在七宝山上修建一座吴山学宫。
    消息一出,自然成为士林盛事,在临安城传扬开来。
    七宝山是临安南部的吴山诸峰之一。
    吴山由蛾眉山、石佛山、瑞石山、七宝山、金地山与清平山等组成,山势平缓。
    杨沅的王府后门儿出去,沿小径上山,便可直通七宝。
    杨沅不只是自己一人筹款修建学宫,而是号召临安官绅捐款,共同募建。
    晋王赵璩和刘商秋是最先表态支持的。
    之后杨沅和鹿溪进宫请安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
    太皇太后吴氏、皇太后谢氏知道以后,便也捐赠了一份心意。
    就连嘉国公主闻讯,都拿出了一份私房钱。
    这一下,这座书院便有了皇室背景。
    紧跟着便是虞允文、范成大、萧毅然、卢承泽等人。
    之后龙山渡首富王员外和后市街上因为海贸而暴富的大海商陆亚,以及萧山的大丝绸商人南风迟、狮山龙井茶园的李夫人便纷纷响应,捐出大笔银钱来。
    杨沅只是振臂高呼一声,倒是没出多少钱,事儿就办成了。
    这种事,是注定了要名垂千古的善举。
    而且学宫里走出来的,以后莫不是朝廷栋梁。
    谁能成为“校董”,无疑将来就要多了许多人脉。
    所以七宝山上,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工建造了,还有远近官绅士子踊跃要求捐款。
    “侯爷,吴山学宫就建在咱们后山上,仁美坊中的官绅,多多少少都意思了意思,就差咱们府上没有表示了,你看……”
    罔氏耳闻各方士绅踊跃,有点坐不住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首倡者是杨沅,她想多个借口,与杨沅多些接触。
    两家明明离的那么近,那个小冤家可也不是天天都来的。
    每隔十天半月的,他才会过来一次。
    这一杯羹,自己还要跟任氏分着喝,自然是有些意犹未尽。
    李仁孝手执八棱铜镜,正在端详镜中的自己。
    他的鼻梁很高,是看起来很威风的鹰勾鼻。
    可是现在鼻梁塌了,哪怕是嵇清那般骨科妙手,精心为他治疗,还是破了相。
    光这外伤还好,前些天李仁孝常常脑壳胀痛、一下地就有天旋地转之感,性情烦躁,记性也有些差。
    这两天才刚刚好了些。
    听到罔氏的话,李仁孝把铜镜一拍,恼怒道:“杨沅那狗贼痛殴本侯,大宋官家只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
    这惩罚还不如没有呢,本侯的脸都被他踩在脚底下了,本侯还要上赶着去响应他的提倡,做梦。”
    罔氏俏脸顿时一沉:“妾身这般思量,还不是为了咱们安顺侯府在大宋的日子能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