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临安不夜侯 第1109节
    “开门!”
    “宫城已经在我们手中,立即开门投降!”
    布藏库的太监们毫不理会。
    他们甚至开始准备引火之物,准备把布藏库付之一炬。
    直到……
    “开门,本宫在此!”
    “太后?”
    布藏库首领太监惊诧不已,连忙从宫墙上探头向外望去。
    两盏宫灯左右辉映,中间一个美丽的妇人,娉婷而立,周身上下,无处不媚。
    见城墙上有人探出头来,那任太后夺过一盏灯笼,往旁边举高。
    宫灯之下,照亮了一张惨白的脸庞,那是……皇帝陛下?
    李仁孝失魂落魄地道:“开门吧。”
    布藏库大门洞开,国玺、虎符、令箭等,控制西夏全国军政的所有信物,就此落在任得敬和杨沅手中。
    宫外厮杀仍在继续。
    任得敬和杨沅已经在重重护卫下前往皇宫。
    他们要迅速利用玉玺和虎符、令箭,对西夏全力军民发布各种命令,进行权力移交。
    西夏皇城各处,战事仍然此起彼伏。
    虎控军官兵在战斗,想要勤王的王公大臣聚集了家将家丁家奴,也持械冲上了街头。
    任家私调入京的兵马,还有开封府尹任得恭的捕快、民壮兵,任得聪殿前司的兵,与这些人马一场混战。
    晓色微明时,西夏皇宫内已经完全停止了战斗,一片安静。
    各处宫门要道,都有兵马守卫,宫里的太监宫娥们已经被集中起来,开始搬运尸体,洒扫宫苑。
    宫里的管事太监们捧着自己负责管理的财产簿子、打理事务的职事簿子,毕恭毕敬地跪在皇帝的勤政殿前,等着任得敬随时问话。
    勤政殿内,任得敬和杨沅并肩上坐。
    美艳无双的任太后陪坐于一侧,帮着料理宫中事务,西夏皇帝李仁孝面如土色地被四名甲士拘坐于另外一侧。
    杨沅和任得敬正在紧急善后。
    西夏大街上,全副武装的带甲兵卒在奔行驰骋。
    本该一早上朝的西夏大臣们,派了亲信家将,小心翼翼地扒着大门缝儿,等候着事情真相的到来。
    他们之中有些迟钝的,直到此时还不知道究竟是谁反了,以及造反成没成功。
    京城已被任得敬的势力彻底控制,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清洗。
    天子五卫中的大通军,驻地距离京城只有四十里。
    此时,大通军的五千兵马已经得到消息,正匆匆赶往皇城。
    皇城城墙之上,滚木擂石、一匣匣箭矢正在搬运上去,准备击退大通军的进攻。
    河套地区很多地方的驻军,早已由任家控制的,此刻都按兵不动。
    仍然效忠于拔跋氏的武装,此时还不知道京城剧变。
    而时寒、郭棣等大宋兵马,过了应理城后,便在西夏内应的配合下,分路进击,截围仍然忠于西夏皇帝的军队。
    他们要抢在这些武装获悉消息之前,对他们实施包围。
    其中高敢、杨万里、陆游、甘泉等一行人,率领行营和火器营、疯魔营官兵,疾驰兴庆府,以接收、掌控这座西夏皇城。
    此次西夏政变,由于内应是实力还在西夏皇帝之上的大夏国相任得敬,可以说其顺利程度,在西夏国的历次政变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政变次日中午的时候,兴庆城内就已基本恢复了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动。
    虽然,很多地方多了许多持戟佩刀的官兵巡弋。
    大通军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在京城已经失陷,且守城器械充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打进城来。
    他们只有五千人,如果能杀进城来尚有一番作为。
    但只是用来攻城的话,就算有攻城器械,也不足以产生威胁。
    因此在留下几百具尸体之后,就萌生了退兵之意。
    可这时候,西夏皇帝李仁孝被推上了城头。
    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三位披头散发、沮丧不已的亲王……
    西夏皇帝和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三位亲王,俱被生擒活捉。
    大通军虽然忠于西夏皇帝,可是面对这种局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大通军的将领们在阵前开了一个小会。
    他们研究出来的应对方案分别如下:
    一、北逃。前往黑山威福军司。
    不过,一旦失去河套,黑山威福军司能干什么呢?
    僵持对峙之后,投靠金国?
    否则,粮草补给都没得补充。
    二、穿越大沙漠,前往河西走廊,投靠拓拔厚。
    可是,军中现有存粮和物资,不足以穿越沙漠。
    毕竟,他们是卫戍兴庆府的禁卫军,日常补给从兴庆府调拨,军中不需要长期的储备。
    三、突围,去汇合宣威军、鸣沙军和威地军。
    但三军汇合,也不到一万五千人。
    现在已知西夏国皇帝、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三位亲王、两宫太后、皇宫,一窝蜂被抓了。
    篡权政变者是国相任得敬,大部分军司都在任得敬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之下。
    城墙上,还站着大宋四川宣抚使杨沅。
    杨沅既然出现在这里,那么至少有十万宋军,应该已经挺进河套平原了。
    而他们大通军将士的家眷都在兴庆城内。
    所以,正确答案是……
    他们是忠于皇帝的,皇帝在城头上吩咐他们放下武器,接受国相安排,他们只能遵从圣命了。
    ……
    洛承安、颜青羽、岳佩盈等人连着一车车的佛像,是在好水寨被西夏官兵拘押的。
    在押解前往兴庆府,途经“磨脐隘”的时候,遇到了从“天都山”撤退过来的天都监军司的人马。
    这支人马并不算很多,他们是驻守天都山的西夏官兵,是西夏皇帝的亲信部队。
    因为天都山是西夏皇家寺院和皇家陵园所在地。
    这支部队是看坟的。
    可是,时寒、郭棣他们率军进入河套平原后,立即分路进发。
    其中郭棣的人马,就是直取天都山的。
    于是,这支守陵兵马抵敌不过,只好沿“没烟峡”退到了“磨脐隘”。
    双方在此,又是一番大战。
    洛承安一群人本以为来了救兵,结果双方打来打去,天都监军司的西夏军逃进兜岭群山中,成了游兵散勇。
    洛承安等人又落到了郭棣的宋军当中。
    押解洛承安等人的西夏兵将领赶紧表明身份。
    得知他们是任得敬的人马,又检查到那一个个巨大的佛像肚腹之中,尽是金银财宝。
    于是,郭棣又加派了一支人马,由慕容千羽率领,同任得敬的兵马一起,押解洛承安等人,继续往兴庆城而去。
    郭棣则率领其他人马,按照既定目标,控制河套平原的各处城池与要隘。
    洛承安等人算是彻底死了心,他们从萧关城、赏移口、黛黛岭,一路而去。
    等他们被押送到兴庆府的时候,西夏局面,已然是尘埃落定。
    杨沅和任得敬,正联手对整个西夏进行着收编与重组。
    拓跋氏实控陇右近三百年,立国一百余年,终也逃脱不了一统的命运。
    不过,比起覆灭于成吉思汗手中,他们是幸运的。
    在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之后,西夏境内的党项人几乎被屠戮殆尽,最终导致这个民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但是在杨沅手中,他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因为杨沅的“内记室”给杨沅送来了最重要的分析报告。
    为了慎重起见,藤原多子、刘嫣然和肥玉叶,在联手制定这一报告之后,让姬香带着花音和小奈,贴身护送这份报告,亲自赶到兴庆城,交手交给了杨沅。
    谁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些什么,杨沅阅后即焚,没有再让其他人看到。
    第815章 众里寻它
    西夏一夜之间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黑水军司和坐镇肃州的拓拔厚还不知情的情况下,整个河套平原,已经改立了大宋的旗帜。
    杨沅除了第一天在皇宫勤政殿料理军机大事,次日便搬出皇宫,以开封府尹的官衙为行营,继续料理政务了。
    他可没有忘了蓝玉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