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临安不夜侯 第533节
    有一队济南府旅人,通过向他们行贿带出去一个身上没有“公凭”的人。
    偌大一座燕京城,不合规矩却能来来去去的黑户其实是挺多的。
    你上边就是闹得天翻地覆,底层小吏也只管过他们的日子。
    收了好处便予人方便的事,每道城门处每天都在发生,其实并不稀奇。
    但是,既然也是往济南府去的,这队“血浮屠”便动了心思。
    万一这个“黑户”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呢?
    抓到刺杀皇帝陛下的人,这可是大功一件。
    更何况此人居然有人接应,接应的人是济南府人氏,而他们此番就是去济南府搞事的。
    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他们顿时来了兴趣,便快马加鞭追了下来……
    第445章 济南的风
    “杨沅~到哪儿啦?”
    年约四旬的济南尹仆散忠义泡在大水桶里,眼睛半睁不睁,语气懒洋洋地问道。
    仆散忠义是金国名将,十六岁就跟着完颜宗辅攻打陕西,因功授予“谋克”。
    二十五岁他就升为“猛安”了。
    此人历任博州防御使、真定府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西北路招讨使、兵部尚书。
    完颜亮登基后,又先后担任临洮尹、平阳尹,现在是济南尹。
    北人本就怕热,仆散忠义是武将,血气旺盛,尤其的怕热。
    山东夏天的热,可以热得让“知了”叫起来都有气无力的,大地都能给你晒到皲裂。
    仆散忠义实在热的受不了,所以一到酷夏他就把自己脱得赤条条的泡在水桶里,便是他在衙门里署理公务时也是如此。
    “回府尹大人,驿署传来的消息,宋使杨沅明天就能到济南府了。”
    “嗯……”
    仆散忠义淡淡地道:“吩咐下去,近来济南府私盐猖獗,本府要严厉打击济南府私盐贩子。
    济南府北向、西向两个方向,无论水路大小关隘,即刻封闭。
    着令当地兵马、民壮、村镇派员巡逻,不得放一人出境,违者就地格杀!”
    “遵命!”
    济南府推官刘十九雄纠纠气昂昂地答应一声,便按着刀走了出去。
    金帝国膨胀的速度太快了。
    从立国开始,只用了十多年的功夫,它就从一个只有一万多兵马的部落联盟,膨胀了一百倍以上,拥有了一大片广袤的国土。
    哪怕是占领中原后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今天,金国已经吸收了大量汉人儒士做官,依旧严重缺乏治理地方的官员。
    所以,把武将就地安置,让他们主持民政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位刘十九本是仆散忠义麾下一员猛将,可他现在是个文官,是济南府的一位推官。
    “宋使还有一天就到了……”
    仆散忠义深深地吸了口气,本来因为酷热有些昏昏欲睡的表情全部散去。
    他接到完颜亮的密旨,叫他配合孔彦舟行动。
    金国宗室完颜斡伦家族和完颜乌里野家族是已经被迁到山东路的金国权贵。
    虽然他们服从了完颜亮的旨意,心中却是极不情愿的。
    因此他们整日牢骚不断,还和上京那边的权贵们藕断丝连。
    他们时常书信往来,叙说迁出经营上百年的老家造成的种种不便,怂恿上京权贵们不要像他们一样上当。
    完颜亮对这两大家族暗挫挫的小动作早就了解了,因此怀恨不已。
    如今完颜亮决心要“破而后立”,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只是若在济南调动山东路的兵马,这两大家族一定会察觉动静。
    因此完颜亮才决定,以“假道伐虢”之计,由孔彦舟、朱宋璋来下手。
    而济南尹兼山东路兵马总管仆散忠义,则负责封锁南北道路。
    他这边只要能成功封锁三五七天的消息,时间就够用了。
    到那时,上京的权贵想去燕京的已经到了,没去的就算没有收到济南有变的消息,也不会再去。
    “终于可以动刀了啊!”
    一想到这里,仆散忠义便兴奋起来。
    他“哗”地一下从水桶里站起来,流水从他健硕强壮的身躯上滚落下去。
    侍候在角落里的两个婢女连忙捧着大浴巾上前,帮他擦拭起来。
    ……
    济南历城,四横闸。
    这是一个只有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因地处赵王河,建有四个闸口而得名。
    不远就是小清河,也就是济南水上盐道的必经之处。
    四横闸村虽然只是一个村落,只有百十户人家,却出了一位大人物。
    那就是曾经官居“开封尹”的辛赞,辛老爷子。
    辛老爷子致仕以后,便回到济南府老家。
    明里他是济南府一个体面的官绅,暗里却做起了大盐枭。
    这四横闸村百十户人家近千口人的村落,全都是辛家私盐帮里的帮众。
    辛家在这个村落,就等于拥有了无数双眼睛,无数个护卫。
    今日,有三位权贵到辛家拜访。
    一位是衍圣公孔拯,一位是完颜斡伦家族后裔完颜大睿,一位是完颜乌里野家族后裔完颜驴蹄。
    现在天下间有两个衍圣公。
    赵构当年南迁之时,把孔家第四十七代衍圣公孔端友一起带到南方去了。
    金国便立了孔端友的侄子孔璠为金国的衍圣公。
    跟着赵构去了南方的孔家人,则在衢州建了宗庙,从此南孔北孔两个宗庙对立。
    如今孔璠已经去世,他的长子孔拯袭了衍圣公的爵位和曲阜县令。
    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自不消说了,都是完颜皇族的宗室子弟。
    之所以这两人的名字取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那得去问他们的爹了,旁人也不好说什么。
    完颜亮想让皇族先迁出来,给上京的女真贵族们打个样儿,所以他软硬兼施的把这两个宗室家族迁到了山东。
    结果这个样儿显然没有打好。
    这两大家族到了山东,就起了反面作用。
    他们天天给上京老家那边的权贵们写信诉苦。
    什么食物不合口味啦,天气不太适应了,不如在上京逍遥自在啦。
    重点就在最后一句:“不如在上京逍遥自在”。
    他们的根基不在这里,迁居山东后权力受到了很大约束,当然不如在上京时自在。
    今日三人联袂拜访辛赞老爷子,是因为辛赞曾经做过开封尹,和当时的开封留守孔彦舟搭过班子,两人有来往,自然有交情。
    两大宗室想大排筵宴,款待大宋使团,这就需要使团能在济南府滞留几日。
    可决定权在孔彦舟手里,他们得请辛老爷子出面,去向孔彦舟说和才有可能。
    七月天气,已经炎热无比。
    但是一进辛家待客的轩厅,便觉一股凉意扑面而来,顿时令人神清气爽。
    这种高大的建筑,不仅通风好,而且遮阳效果极佳,夏天便天然具有一定的避暑效果。
    而且辛家还用水车引了河水浇在屋顶上,水从屋脊上淋下,如雨幕一般从三面檐下淋漓而下,再通过水道引过花圃,厅中自然凉爽宜人。
    “哈!辛翁,还是你会享受,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法子避暑,待我回去,定然要学你家,也这么建一座屋子。”
    完颜大睿见了辛家这精巧的避暑方法,不禁大为惊喜:“正好我家宅子旁边有条河。”
    完颜驴蹄听了就郁闷了,因为他们家附近没有河。
    “呵呵,不过是些纳凉避暑的小机巧而已,不值一提。”辛老爷子笑着请他们坐了,便问起他们的来意。
    孔拯替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开口,把他们想请辛老爷子出面,利用他和孔彦舟曾为同僚的关系,请他在济南府多待几天的意思说了。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和宋国使节多做接触。
    等孔拯说完了,完颜大睿又补充道:“辛翁,金宋两国自‘和议’以来,一直很太平。
    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太平下去呢?
    我们想让宋国的杨学士明白,我们金国,也是有很多人希望两国继续和睦下去的。
    我们想知道,宋国对于和谈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完颜驴蹄粗声大气地道:“对!只要他们不太过分,我们可以想办法说服陛下嘛。
    呐!两国只要和谈成功,那就不用打啦!”
    金国权贵有很多人是不想继续南下的,就如宋国这边有很多地方官绅不想北上一样。
    其中很大一部分女真贵族反对南下打仗,是因为继续南征,对他们没有半点好处,反而尽是坏处。
    金国当初南下中原时,虽然已经是建立了帝制的国家,可实际上依旧是一个部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