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临安不夜侯 第466节
    所以此时的“浮票”,依旧用着原来的书写方式。
    解元公杨沅,也就从二百零五,变成了二百五。
    开考当日,主考官礼部尚书曲陌,副主考官给事中兼权直院学士肖景行,另有贡院监门官数员,巡察院门,谨视出入。
    这次的检查更加彻底,杨沅也不得不脱一个赤条条一丝不挂,令同行考生和检查的卒役们对他妒恨交加。
    解元公果然是解元公,真异于常人也!
    于是,杨沅这边进了考场,关于他的小道传言,已经传扬了开去。
    礼部试也是考三科,分别是经义、策、论。
    今天是第一天,考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一共五道题。
    虽然宋代科举更注重后两场考试,也就是策和论这种更具实用性的东西,但是如果第一场就答的不知所云,谬误百出,考官根本就不会批你第二、第三场的试卷,直接就让你出局了。
    因此,每一场考试,都得全力以赴才行。
    第一道考题出来了,巡考卒举着写了考题的牌子在考场中缓缓走动,让考生们看清考题,杨沅只看的一头雾水。
    这考题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他就勉强能够明白个大概了。
    连这句圣人之语他都只能明白个大概,自然也就谈不上如何解题、破题了。
    好在,他也不需要自己做题,他只需要在一张纸上认认真真地抄下这道题目。
    然后,当面前没有巡考官和巡考卒晃悠的时候,他往脚下轻轻一点,一块青砖就竖了起来,露出一个小小的洞口。
    写了考题的纸张卷成筒状,就从那个小洞落了下去。
    ……
    孟淮引租下的那个储放建筑装修材料的大院落里,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大书房。
    李师师慵懒地半躺在软垫上,藤原姬香站在身后,轻轻给她捏揉着肩膀,眉开眼笑。
    终于触碰到她梦寐以求的绝世佳人了,那个开心。
    旁边地上,直接就敞着一道洞口。
    忽然人影一闪,一道娇小的人影就从洞中钻了出来。
    她穿着一身十分利索的贴身衣靠,姣好曲线毕露。
    在她额头青巾裹头,外边有个头箍,在额头上方便是一个精巧的”滚灯“装置,里边的灯火还亮着。
    面巾一扯,正是小奈。
    花音掠身上前,已经从小奈手中接过一个纸卷儿,便双手奉送到李师师面前。
    李师师展开纸卷看了看考题,微微闭上眼睛思索一阵,便吩咐道:“第二排,有本邢氏《论语注疏》,给我取来。”
    矢泽花音答应一声,便快步走到墙边,那里有一排书架,满满当当都是书籍。
    按照李师师所说的位置,花音稍一检索,就找到了北宋大儒邢昺所著的《论语注疏》。
    李师师摆摆手,从软椅上坐正了。
    藤原姬香忙停下去,给她取过一盏“四物汤”。
    李师师翻几页书,抿一口汤,托着下巴又沉吟良久,便拉过一张纸来。
    花音忙在一旁研墨,李师师把自己的思路要点在纸上写下来,涂涂抹抹、或增或删。
    等到满纸文字全都填满了,只有她自己才看的明白,才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提笔便写起来。
    ……
    杨沅正襟危坐,伏案写着文字。
    东一句西一句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写什么,权当练字了。
    还别说,他的字写的还是很漂亮的。
    直到他轻踏的一块青砖微微传来了动静。
    杨沅把脚挪开,弯腰挠了挠小腿。
    有他的袍裾挡着,即便是巡考官就他面前站着,也看不到他袍下有什么异样。
    当他再直起腰时,他的大袖之中,已经拢着一张写好的卷纸了。
    然后,这张考卷就铺在了桌上,而他用来练字的那张纸,已经不翼而飞……
    第409章 大登科
    第三天考试结束,贡院大门洞开的时候,考生出场,试卷入柜。
    贡院门前,人山人海。
    因为事先已经得了杨沅吩咐,所以没有人来接他。
    杨沅提着放文房四宝的篮子,慢悠悠地走出贡院大门,从拥挤的人群里挤了出去。
    已近黄昏,天光正在慢慢收拢它的羽翼。
    满是春意的江南风,微微有些凉,凉中透着沁人心脾的花的芬芳。
    不知何时,杨沅便出现在了孟淮引租下的那个大院落里。
    “勾休金赛马~”
    花音和小奈用甜甜的声音唤了一声主人。
    杨沅道:“辛苦你们啦,小奈、花音。”
    被主人夸奖了,花音和小奈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两女把杨沅接进一间房去,一只大浴桶已经准备好了。
    在花音和小奈非常耐心温柔的服侍下,杨沅好好沐浴了一番,换了一身轻袍,头发梳一个马尾,便走进了书房。
    李师师手里拈着半块红豆糕,正和藤原姬香下棋。
    杨沅笑道:“饿了?”
    李师师道:“许是小家伙饿了,刚刚踢我呢。”
    还有四个多月李师师就要生了,此时显怀已经明显。
    杨沅笑道:“孩子他爹也有点饿了,这三天的罪总算熬过去了,咱们出去吃点儿?风味楼还是水云间,或者回仁美坊?”
    李师师道:“我馋馉饳儿了,王记的鹌鹑馉饳儿味道不错。”
    杨沅道:“好,那咱们就去吃鹌鹑馉饳儿。”
    孕妇想吃什么,当然要尽量满足啦。
    面对情敌,藤原姬香板着脸道:“我还没有吃过馉饳儿呢。”
    杨沅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又没说不带你去。”
    藤原姬香发现自己的脸马上就绷不住了。
    不过就是一碗馄饨而已啊混蛋,好丢脸。
    ……
    礼部贡院“编卯席二百五号”的号房下面,王大匠的徒子徒孙正在悄然拆撤支撑物,回填土石。
    这个过程,大概要持续几天的时间。
    之后,这条地下通道将不复存在,仿佛它从未出现过。
    西湖上,荡起了一叶轻舟。
    姬香和花音、小奈站在甲板上,欣赏着暮色下美丽的西湖。
    船舱里,李师师半躺在杨沅怀中,闭起的美丽眼睛忽然张开,兴致勃勃地问道:“二郎,你说咱这一回能不能中个省元?”
    杨沅叹息道:“最好别中。”
    李师师好奇地道:“为什么?”
    杨沅叹息道:“树大招风啊,对我来说,低调,低调才是王道。”
    李师师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道:“你就算再低调又如何,只要考中了进士,金銮殿上,也难免再受官家钦试一遭,那时人家可就帮不了你啦。”
    杨沅沉吟道:“说的也是。不过,殿试的话,我倒不太担心。
    我打听过,有时会出两题,有时会出一题,而且内容都与时事有关。
    这样的内容我未必答不上来,师师,你男人不学有术的。”
    由于大宋的殿试已经取消了淘汰制,所有省试考中的人都是进士。
    殿试只是对进士做一个排名,而且是天子亲试,所以相对就简单多了。
    有时候,有的皇帝甚至不需要笔试,而是当场询问一些事情。
    除了考较对于某件时事你有什么见解或者对策,有时还会问问你籍贯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这样的家常话。
    其实这就相当于一场面试。皇帝主要是看看这个人的临场发挥、口才表现。
    这样的考试,杨沅心中还是有把握的,
    而且这种场合,综合打分项很多,包括形体、相貌、御前对答的淡定程度等等。
    杨沅跟官家很熟,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他都打过不止一次交道,御前对答时,当然不可能紧张。
    至于形体和相貌,他也很有信心。
    李师师笑道:“好啦,人家当然信你,不然能叫你当我孩儿的爹?
    不过,我大概猜到官家殿试时会问什么了,你想不想知道?”
    “想。”
    “那你求我。”
    “你求我才对,不然你怎么实现连中三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