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7章
    “小哥,你好帅哦。”
    冯知平不语。
    他的姿态让曾在常亦为之倾倒。
    “小哥,你好酷哦。”
    把两个人挖出来后,冯知平用眼神示意他们跟自己走。
    又酷又帅的小哥还牵着一匹黑马。
    他不仅有黑马,在这片沙漠中,他还一人独享一块绿洲。
    那是冯知平的驻扎点。
    现在,他把这里分享给了曾在常和老罗。他给曾在常治伤,为他二人提供水源,衣服,还有食物。
    相处之后,曾在常和老罗才知道冯知平的名字,并且他们也明白了,冯知平第一次见他们不说话不是因为他又帅又酷,而是他一个人待久了,他差点忘记该怎么说话。
    冯知平是跟着第一批先遣部队来这儿的。
    “一年,还是,两,两年,我,我记不清了……”
    他算不清,曾在常能记清。唐军是永徽六年出征突厥,现在是永徽八年,也就是说,冯知平至少在这儿待了一年零七个月。
    独自一人在大漠里待了那么久,冯知平哪怕想起来话怎么说,他也不能说得完整了。
    他变成了一个结巴。
    小结巴一点点的,告诉曾在常和老罗他的故事。
    永徽六年,他跟着师父和将军来到这里。同曾在常与老罗一样,冯知平的队伍被打散了,找不到人了,但他又比他们幸运,他至少能找到一片绿洲。
    因为绿洲,冯知平能活下来;因为绿洲,冯知平并没有丧失回家的希望。
    他坚信大唐会胜利,他坚信大唐的军队会找过来。
    所以他每天都出去,一是为了寻找候骑,二是为了收敛唐军的遗体。
    沙漠里埋了很多唐军的尸骨,冯知平每次出去都会背回来一些。他将那些遗体收敛,火化,然后暂时放入盒中保存。
    “我,我要带,带他们,回去。”小结巴冯知平如是说。
    现在,曾在常决心带回去的人又多了一个。
    不,是多了一群。
    虽然只是个六品校尉,但是曾在常豪情万丈。
    老罗却有些担心。
    “到时候,要是有人把我们污蔑成逃兵,不仅不要我们,还要杀我们,该怎么办?”
    曾在常摸着怀里的文书,“那就装疯,卖傻。”
    他们不是故意留下来的,是同袍战友们的牺牲换回了他们的性命。
    他们没有主动离开战场,他们一直在寻找战场,寻找马革裹尸,而不是逃之夭夭的机会。
    收拾好行囊,牵着老马,带着战友的骨灰,冯知平离开了安逸的绿洲,跟着曾在常和老罗踏上了寻找大唐的路。
    然后他们开始直面危险。
    正面和一小队突厥兵发生冲突,取得小战役胜利后,曾在常对自己手下的老兵和伙头兵发出了口头嘉奖。
    尽管并不需要,但冯知平还是认真的听。
    结巴是个结巴,结巴很少讲话,结巴喜欢听人讲话。结巴不结巴之前,是队伍里的伙夫。
    “我,我那个时候,能跟着,跟着师父,做,做一百,二十个人的,饭,饭菜。”
    结巴抱着他的锅铲想师父,想家,想战友。
    老罗抱着那封密信,也想起了曾经的战友。
    “我,我不顶用哦,我是队伍里最老的,以前都是年轻娃儿照顾我,结果到最后,我这个老不死的没死,娃儿们死了。”
    老罗和冯知平抱着哭了起来。
    老罗哭的时候一点儿不老,中气十足。
    结巴哭的时候不结巴,还可大声了。
    曾在常看着日落,看着两个发愁的兵,陷入了深深地惆怅。
    队伍不好带啊。
    日落时分,橘黄色的光铺满金色的大地。
    余寻光想,冯知平肯定不止一次见到过这样的阳光。
    曾在常发愁的那天,应该也会有这样好的风景。
    但不论是“浴血残阳”还是“只是近黄昏”,都让现在的余寻光觉得这种阳光半点不好。
    他们应该多看看朝阳。
    《密信》虽然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其叙述方式却是奔着让人开心去的。剧本台词幽默,情节荒诞,且具有十足的现代风味。
    余寻光在梳理剧本的有一段时间甚至有种认知,这部电影剧本改编成话剧舞台剧没有一点儿问题。
    舞台剧什么先放到一边,现在琢磨怎样把角色演好才是第一要素。余寻光之前提前跟导演林勇先沟通过,林勇先说他那边已经接到了消息,饰演老罗的胡继周会用川话来讲台词。
    余寻光后来读剧本的时候便稍微代入了一下,发现这种元素加得确实顶好。
    川话口音让老罗更添了几分魅力。
    饰演曾在常的雷纬明倒是没出别的点子,但余寻光敢打包票,他的表演绝对精彩。
    这两位前辈,胡继周今年56岁,雷纬明今年43岁,两人都是拿奖无数,德艺双馨的好前辈。余寻光久仰他二位大名,此次进组就是奔着学习心态去的。
    但是他也不能真的让别人把他当学生。
    小米看得清楚,余寻光其实憋着口气,想要把冯知平演好呢。
    谁不想得到专业演员的认可?更别说雷纬明和胡继周一个是金晷奖的评委,一个是芙蓉奖的评委。
    棋逢对手。《密信》可以说是余寻光入行这么些年,合作的演员配置第二好的剧组了。
    第一好是《群鸦风暴》,有章晔。
    看着余寻光眨了眨眼睛,似乎是回过了神,小米才开口说话。
    “这儿真好,”他看着天际灰蓝的天空说,“在这儿我才知道什么叫生活。”
    周围吵吵嚷嚷的没什么不好,反而增添了一股市井气,如今这正是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时尚单品。
    不管他是在抱怨还是在抒情,余寻光都认真说:“之前工作辛苦了。”
    之前小米虽然没有和小陈一样跟组,但是他留在京市,有更多后台数据方面的任务需要他处理。
    小米嘿嘿笑,“不辛苦啦,我也是在为我自己的生活奔波嘛。”
    这回余寻光还带他来“度假”,他很满足了。
    他不是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人,他很快问:“小余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是挺安逸的。但是我刚才想了想,安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好。”
    “为什么?”
    “冯知平过的每一天应该都是忙碌又充实的。”
    他忙着收敛战友的遗体,忙着寻找大唐,他不应该是悠哉悠哉的。
    得找个机会让自己忙起来,余寻光想。
    要不去找份临时工?
    他没厨师证,能找一份后厨的工作吗?
    正想着,上菜了。
    余寻光浅尝了一口便放下了筷子,他开始打量这个餐馆。
    地方很大,客人也很多,这种人流量和接客量,不知道存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
    辣椒炒肉是赣省的招牌菜,也是湘南省的招牌菜。刚才只一口,余寻光就认可了这家店的厨师手艺。
    他已经琢磨着来这儿打零工的心理准备。首先,老板看起来人还不错;其次,是老表,主打菜系他刚好会做。
    不谈待遇,他作为一个单纯的求职者,愿意来这儿。
    就是不知道老板愿不愿意收留一个只能工作俩月的临时工厨师。
    他还得去办个健康证。不管宁川这边的具体规章制度如何,余寻光认为做厨师绝对少不了这玩意儿。
    几个菜,小米的表情越吃越亮。
    他看到余寻光刚才吃了一口就撂筷子了,还以为东西真难吃,合着不是。
    真妙啊,网红店,你火起来肯定有道理。
    小米盛了碗米饭,高兴地吃了一大口。
    余寻光也开胃吃了小半碗。
    他越吃越坚定来这儿打工的心。
    待会儿就去看有没有招聘启事。
    第89章 沈老板的误会
    老表炒菜馆确实缺一个帮厨。
    最近也不知道是哪个营销号在网上推, 赶巧遇到暑期旅游季,本来客流量就不错的炒菜馆的生意更上一层楼。在无法关门寻找诗与远方的情况下,餐馆老板沈众康只能和妻子咬着牙选择闷头苦干。
    餐馆客流量上来了, 人员配置也该提高了。沈众康在之前招过一个厨师, 那位师傅是个有本事的,可是不知怎么,客人们并不喜欢他的手艺,主厨这事儿便不了了之。
    菜馆太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主厨的事儿黄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帮厨。可菜馆每天11:00开门,生意从中午火爆到晚上, 一天的工作量太大,哪怕工资开得再高, 帮厨也呆不久。
    他有时候也会想,不如多花点钱,找两个帮厨来一天倒两班好了。
    但那样的话工资就得降低,有谁愿意干呢?
    没办法,沈众康只能在这个月第七次将招聘信息贴到门口。
    上午10点开门后,来了一个很挺拔帅气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