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407节
    相信昌河州的冬日,也会越来越好的!
    第129章
    按理说, 纪振白婵婵,李纹张灵的婚事,可以在同一时间办。
    但张灵灵的身份问题, 只能把事情延后,不过两人都是豁达之人, 李纹还道:“正好学学, 到时候我们也知道怎么行事。”
    李师爷跟李娘子早就把灵灵当自己的人看待,纪楚之前做火炕, 同样有她的份。
    所以纪振跟婵婵婚事,她也跟着帮忙。
    要说学一学, 也确实没问题。
    古代成亲,多半都是一个地方的人,风俗习惯都差不多。
    可这里情况不一样。
    振哥儿是原化州人士。
    婵婵为曲夏州的人。
    他们又在昌河州成亲。
    这婚俗确实很麻烦。
    好在男女双方都在迁就。
    之前纪大嫂见面就送的镯子,便是曲夏州的风俗。
    那边的风俗还要备下礼盒果酒,送到女方家中。
    女方若答应,再回赠妆奁。
    男方的风俗则是必有红毡, 到时候哪里都用得到。
    用人用物都极多。
    再加上昌河州本地风俗, 还要送猪兼拜祖先。
    总之种种风俗, 都要兼顾到。
    好在原化州男方家里来了人,曲夏州女方家里也来了人。
    本地则让礼司出马, 务必要把两人婚事办得顺利。
    这种风俗大融合原本很容易闹矛盾。
    可双方都不是找事的人, 加上中人还是纪楚, 更不会有问题。
    只是纪楚这个中人并不管事, 一切都是乐薇操办。
    他顶多在旁边看看单子, 谁让衙门还有许多公务要忙。
    几方人聚在一起,不是在说曲夏州那边的事,就是说原化州的改变, 颇有些其乐融融之感。
    其实不止衙门如此。
    下了雪的流放驻地也是这般。
    被流放过来的犯人,来自五湖四海,以前又都是殷实人家,对年礼习俗很是重视。
    故而一入冬天,各种习俗都拿了出来,虽说一切从简,可还能看出各地过年不尽相同。
    如今的昌河州,已经融合了不少地方习俗。
    本地人看个热闹,倒也不排斥。
    反正你们过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只要日子越来越好就成。
    大家各忙各的,反正互不耽误。
    纪楚最近在忙的,跟今年新成立的畜牧司有关。
    从五六月份开始,畜牧司正式成立。
    下面一只兔子养殖场,一个水貂养殖场。
    因为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情况一直不错。
    但进入冬季,便是这两个养殖场最重要的坎。
    过冬。
    还是昌河州的冬天。
    如果能把这个冬天过去,就说明他们的养殖行当,已经成功大半了。
    纪楚跟李师爷等人去兔子养殖场时,就发现武掌柜跟皮货王家都在这。
    按理说大冬天的,正是皮货生意极好的时候。
    他们守在这,可见其心中忧虑。
    “今年昌河州不过收获了二百亩的棉花,皮货生意就比往年差了许多。”
    “本来打算今年买皮货的客人,或者攒了银钱的客人,如今宁愿跟往年一样硬扛着,也不想购置皮货。”
    大家都知道,明年昌河州肯定不缺棉花。
    所以打算买皮货的全都不买了。
    反正往年也在挨冻,不如再冻一年,明年种棉花,买棉衣。
    这个想法确实可行,把买皮货的钱省下来,做什么不成啊。
    别看他们武掌柜跟皮货王家,几乎日日都住在养殖场,显得格外焦虑。
    倘若没有这两笔买卖,他们只会更着急。
    毕竟在这,至少还有个希望。
    其他同行,哭都没地方哭。
    但这也怨不了别人。
    毕竟纪大人都提前说过了,让大家赶紧转行,甚至如何转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是他们还在观望,谁也没有办法。
    只是他们这转行的两家,也只转到一半而已。
    “不管是兔子,还是水貂,只要能过了这个冬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畜牧司的人道。
    纪楚听着,他问道:“兔子繁育准备得怎么样了。”
    冬日里,如果养得好,一只过冬的母兔子就能繁殖十来只小兔子,正是适合的时候。
    就听武掌柜答:“回大人,需要的草料全都备好了,有一部分草料还是从草原上买,非常适合兔子吃。”
    “保暖还用了水泥跟砖头,应该能繁育成功吧。”
    武掌柜越说越心虚,也越说越心疼。
    草料还好点,草原上这东西并不贵。
    那水泥跟砖头,却是不便宜的,好在这东西并非一次性,明年依旧能用。
    纪楚虽然想要安慰,但还是道:“成与不成,这条路都要走,即便今年不成,也不要丧气。”
    啊???
    大人你?!
    皮货王家心直口快:“不管成不成,反正没有回头路了。”
    重拾老本行,就意味着默认自家产业要缩水。
    一大家子指望着吃饭,产业缩水,那就完蛋了。
    再加上投入这么多成本,这事不行也要行。
    纪楚没有多说,拍拍王家人肩膀,继续去看水貂养殖场。
    养兔子的成本已经不低了。
    这养水貂的成本,更是夸张。
    不仅要单只养殖,吃得还贵。
    它们这,同样有水泥砖盖的棚舍。
    普通百姓都盖不起的房子,让它们住进来了。
    “每年的九月到次年二月,是水貂准备配种期。”
    “这段时间水貂容易受寒,缺水,所以每一只都要认真检查。”
    负责养水貂的饲养员认真介绍道。
    他也是流放过来犯人家属,以前是不会养的,硬生生学了这一行,算是能上手了。
    对他这种被牵连过来的犯人家属来说,衙门能用则用,会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所以这个水貂饲养员格外珍惜这种机会。
    即使是十月冬日,也是日夜不离,一定要把养殖的动物伺候好了。
    转了一圈,纪楚大致知道畜牧司的情况,让他们有什么事随时报上来。
    昌河州头一批皮货养殖,必然要重视。
    冬日里,除了两个养殖场在忙之外,其他百姓多在家里藏冬。
    衙门这边还有其他事要忙。
    一个是良种分配。
    麦种可种三万五千亩,棉花可种九百亩。
    一共十二个县,一个城,一个卫所等待分配。
    所以各个县的县令,基本已经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