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312节
    在曲夏州做几年训导,其实早就应该调走,可曲夏州州学根本离不开他,而且如今的州学都是实权部门了。
    有人有钱有技术。
    天底下再也没有比他更有权力的州学左训导。
    再加上如今的学政基本不管事,他基本是名副其实的学政。
    可即便如此,该走还是要走。
    扬州那边的官学请了他很多次,想让小宋训导他三叔过去,重新扶持一个数科。
    所以对他来说。
    那就是叔叔要走,纪大人也要走。
    怪不得小宋训导心慌。
    而小宋训导大概率是不会离开的。
    工业作坊园事情烦琐,人情来往也复杂,只有他这个从头跟到尾的人,才最明白里面的事。
    故而不仅他妻儿过来了,就连爹娘也会搬到曲夏州住。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李师爷安慰,“再说,以后还有机会再见。”
    话是这么说,但该舍不得,还是舍不得啊。
    说起来,小宋训导又道:“敬安,京城那边怎么突然调你过去,若是再升迁,只怕于你不利。”
    自己人说话,肯定怎么直白怎么来。
    之前就因为升职过快的事,引来一波嫉妒。
    如今再升,就要枪打出头鸟了。
    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稳扎稳打,再过个一两年,顺理成章去京城,谁都不会多说半个字。
    纪楚想着传言都散开了,干脆道:“不是升迁,是去督造兵器作坊,多做些兵器出来。”
    小宋训导此刻却反应极快:“冷兵器作坊?那不是在你们原化州吗。”
    “让你回老家做事?”
    “那就是钦差?”
    这样也行,中间至少有个过渡,不会太招人恨。
    而且兵器作坊情况复杂,让他一个本地区去督造,更好说话。
    纪楚跟李师爷没有说太多,毕竟明面上督造,实际上查贪污,还是不提为妙。
    小宋训导却多说了几句:“说起来,咱们跟原化州之间也有联系,回头我写几封信过去,都是跟原化州有合作的官员,到时候你做起事也更方便。”
    原化州跟曲夏州的合作?
    他怎么不知道。
    “准确说是给原化州供应矿产的几个管着矿产的官员。”
    工业作坊园对矿产需求有多高,不必再赘述。
    之前因为这件事,起过很多次争执,之后是陇西右道都在帮忙介绍渠道,这才刚刚满足需求。
    其中就不少原化州的矿产,被运到工业作坊园。
    这些细枝末节,纪楚不知道很正常。
    李师爷刚刚点头,就看纪大人表情微变。
    纪楚道:“信件私下给我就好,先不要跟他们打招呼。”
    为何?
    小宋训导虽奇怪,但看着纪楚微微摇头就明白,不要多问,这里面有缘由。
    小宋训导正色:“好,我再把他们之间的情况,以及个人性格家世整理出来,你先拿着看,若有什么需求,再同我讲。”
    既然要去那边做事,知己知彼肯定没错。
    纪楚谢过他,心里却有些奇怪。
    原化州自己就有武器作坊,明明也需要大量矿产,他们非但自己不用,反而能专卖到曲夏州?
    这里面要是没问题,那才奇怪了。
    这么大批量的转卖,必然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
    纪楚这边已经在思考新工作要怎么做了,家里的行李也开始收拾。
    这次跟上次回老家不同,那会明显还要回来。
    这次却是不一定的。
    曲夏州这边步入正轨,不论是朝廷,还是内阁,都不会愿意让纪楚继续留在这。
    朝中正是用人的时候,其他地方大有可为,而且他的能力不用多说,实在是去哪都合适。
    小宋训导已经找到理由,但他除了唉声叹气也没办法,最后道:“要是链条车能再快点就好了。”
    “不对,要是能在曲夏州都铺上轨道就好了。”
    小宋训导这里说的轨道,是指工业作坊园内部的轨道,还有专门的运输车辆,放在轨道上更方便运送重物。
    在矿井下面,其实就有这种设计。
    如今是建设在工业园区内。
    因为里面都是自己人,所以不担心铁轨跟特殊车辆丢失。
    这些东西,让内部运输变得极为通畅,速度也提升好几倍。
    普通马车,即使链条车跟轨道车也没办法比。
    纪楚听着小宋训导念念叨叨,忍不住道:“有可能啊,只是那车需要一定的动力,而且如今建造的话,铁轨跟枕木的需要倍增,如今的铁矿,甚至木材都不够用的。”
    谁说不是呢。
    马车的动力。
    以及矿产,都很缺的。
    纪楚忍不住又道:“如果有东西,能加大马车的动力,或者轮船动力就好了。”
    要是增加了轮船的东西,还能去海外拉矿。
    说到这,小宋训导没能明白,只道:“你现在满脑子都是矿石啊。”
    关外要让他们去挖矿。
    海外也要挖?
    没办法,谁让下一步发展,需要大量矿产。
    不仅矿场,还有白银。
    周边地区,以及几个岛上的银矿还在呢。
    纪楚只好明说:“其实看看怎么增加马车跟船只的动力,既能快速运货,也能快速运人。”
    “到时候,就真的是天涯若比邻了。”
    小宋训导若有所思。
    纪楚则要继续搞矿。
    至少先明白,原化州的矿产都去哪了,为何不给当地的兵器作坊。
    搞清楚这些,才能让以后的发展更为顺畅。
    纪楚看向关外。
    别的东西还太远,那边的矿产已经很近了。
    小宋训导这边的情绪是好了。
    其他人却一个接一个地过来。
    从安丘县的人,再到沾桥县的人。
    呼宝成,弓春荣,还有白婆婆家里人,挨个上门,都在问一个问题:“是真的吗?大人真的要走了?”
    说着,几个男人抱在一起哭。
    白婆婆家里来的,是她小孙女,同样泪眼婆娑的,说她奶奶不想让大人走。
    白婆婆年纪渐长,不怎么出村子了,这次要不是孙女亲自过来,她肯定也要来的。
    还是那句话。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纪楚用小宋训导的话:“说不定以后马车提速了,我经常能回来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诸位都是我的知己,无论见与不见,咱们都会记住彼此。”
    弓春荣眼泪掉得更快了。
    他们不过都是普通百姓,纪大人却说他们是他的知己。
    明明他是他们的恩人。
    最后纪楚无奈道:“我还没走呢,至少等到新知州跟新通判过来接任,还要一段时间。”
    别的话都没用,还是这话让大家心里好受点。
    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接任?
    纪楚只知道是八月左右,具体什么时候,并不明白。
    送走其他人,陶乐薇也回来了。
    她生意做得不小,蜂糖行业事情也多,现在要交给手底下信得过的。
    还好小宋训导的娘子一直在这,跟宋娘子合作,她也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