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穿越当县令 第293节
    对方可是通判,自己不过是个商贾,怎么敢这样说话啊。
    谁料纪大人竟然看向他,笑着道:“不错,你跟颜知事说一声,只要东西到了,就给你们批条子。”
    这个批条子,自然是水泥的条子。
    刘老三看到眼前这些东西之后,心里还在震惊,可脑子已经明白过来。
    无论是平坦光滑的地面,还是整齐的砖墙,都跟水泥有关系!
    所以他率先开口!
    旁边钱会长都看着他,颇有些无奈。
    本以为自己来得已经够早了,谁料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快。
    嘴上说着,害怕纪大人使劲压价,让大家赚不到钱。
    可听说纪大人搞出新材料,说什么都要过来。
    没办法,谁让工业作坊园名声在外呢。
    而水泥作坊那边,已经开始新一轮的介绍。
    刘老三这才知道,这是纪大人安排好的人,上午下午两次,跟大家演示水泥的作用。
    作为现代都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现在的水泥虽然还比较粗糙,可其黏合效果,以及坚固程度,就足以让如今的人喜欢了。
    尤其是这些做久建材的商户们,稍微听听解说,便明白其作用有多大。
    容易成形,牢固。
    不管修路还是修桥,还是建房子,都用得到。
    而且出来的效果极好。
    甚至成本也不算高,竟然只比普通黏合剂贵一点点。
    当然了,这是出厂价。
    他们要是把水泥运出曲夏州,那价格可就不一样了啊。
    问题来了。
    纪大人对水泥限价吗?
    纪楚听到这话,只是笑着道:“如今水泥的产量有限,只能供给边关跟你们了。”
    “当然,主要用来修缮城墙跟工事,能给你们的也不算多。”
    跟边关石料挂钩,而且比例为四比一,自然不会太多的。
    刘老三听此不再问了,眼睛都笑得眯起来。
    身边其他人要问,直接被钱会长跟刘老三直接拉住。
    问什么问!
    纪大人都给答案了啊!
    流传出去的水泥极少,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价格并不限制,谁让物以稀为贵啊!
    但纪楚也提醒道:“刚开始一年多还好,以后水泥价格不会太高。”
    刘老三立刻点头:“大人,明白明白。”
    意思就是,以后会便宜,但现在不管我们啊。
    众人反应过来之后,眼神充斥着对银钱的渴望。
    水泥!
    好东西!
    而且前期很稀少!
    物以稀为贵!
    等到一年左右,才会全面铺开。
    等于说他们有一年的时间差,可以在此大赚一笔。
    这么算下来,纪大人就是为了筹集修缮边关的材料,这才开放了水泥的价格。
    刘老三心里盘算。
    刚好一年时间,估计材料能筹备得差不多。
    到时候再把价格降下来,方便普通人用。
    至于之前高价购买水泥的富商有钱人,也能提前显摆一年,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值得了。
    众人看向纪楚的眼神变得不同。
    在场的这些商户们,最近一段时间提心吊胆的。
    生怕各地官员按着他们签低价契约。
    再加上纪大人的名声,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
    真正接触了才知道,纪大人绝对不是坑害百姓的官员。
    他对这些商贾们也是很好的。
    当然了,前提是别想坑骗他们。
    刘老三也是白手起家,当时日子过得快不行了,去做极为辛苦的建材生意,才有了如今的身家。
    对于这些优待普通人的官员,他还是很喜欢的。
    只坑有钱的!
    不坑穷人!
    而且修缮边关,也是为了他们陇西的百姓们着想。
    毕竟关外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听他爹说,他爹小时候就见识过铁骑的厉害,过来就烧杀抢夺的。
    若能把边关建设好,他们才能好好做买卖啊。
    刘老三看着纪大人的背影,再看向还在说演示的水泥。
    真好啊,看着灰扑扑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刘老三片刻都不敢耽搁,让手底下人去拉修缮城墙用的材料,全都拉到西北边关去!
    先拉过去的人!
    可以早一点得到水泥的批条!
    刘老三已经做好准备,在水泥上大赚一笔。
    这么算下来,石料就算亏本也是无所谓的。
    他们可都是生意人,会算这笔账。
    那钱会长果然精明啊。
    他已经让人拉着石料去边关了,估计他就是拿到第一批水泥的人。
    到时候能赚多少,不言而喻。
    这就是商会会长吗,不愧是他。
    估计钱家这次,能把家族扶持起来了。
    看钱会长笑得合不拢嘴,就全知道了啊。
    钱会长心情好,看到刘老三的时候还道:“怎么样,要我帮你介绍几个大主顾吗?”
    钱家近些年的生意是有些不好,可人脉还在。
    有这么好的东西,瞬间就能吸引以前的有钱老主顾。
    钱会长还知道,刘老三是个机灵的,虽然比自己慢一步,但肯定也能拿到水泥批条。
    不如拉他一起,赚一笔大的!
    刘老三听此,哪有不答应的。
    看着这两位已经在商量怎么赚钱了,其他人哪闲得住。
    他们也要给家里写信,立刻运送建材过来!
    别问多少钱了,先拉过来再说!
    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里能在水泥上赚多少,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边关需要的建材谈妥,水泥作坊也正式运营,整个曲夏州更加热闹繁华。
    永锦,咸安两地,本就跟这里有贸易往来。
    如今各地的建材商也跑到这里,简直让人惊叹一句:“曲夏州到底有什么魅力!”
    那么偏远的地方,却能吸引那么多人。
    但凡去过的人,都会说一句:“你要是见过那边的工业作坊园,就知道一切了。”
    那里是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尤其是中间的数科研究中心,每日都有新的发现。
    听说他们正在着手改制,说是数科之间也有很多区别的,要分得更细致一些,更方便研究。
    等改制之后,就会有更多新发明了。
    说到这个,其他地方的作坊园难免着急。
    他们刚刚学着曲夏州,建了个作坊园,人家就要改制,这对吗?
    好在这些作坊园里,基本都有数科联盟的成员坐镇,有着这层关系,他们做得是对是错,都能问曲夏州数科的小宋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