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贼道 第303节
    两个多小时以后。
    我们六个人已经登上了杰钦朗拉嘎布雪山。
    这座山并不是没有路。
    小路很窄,弯弯曲曲,两侧都是低矮的灌木。
    往下看,还能看到山脚下的两辆车,大头靠在车旁抽着烟。
    老疙瘩不知道是不是吐了,蹲在车尾部,一动不动。
    有些事情我都知道,这小子始终心里有愧,觉得自己不能文也不能武,跟着我和大脑袋还一样分钱。
    这次来西藏,其他人的高反都不严重,只有他始终病恹恹的。
    这更让他不舒服……
    小路无法并行,冷强在最前面,然后是我、唐大脑袋、张思洋、宁蕾,最后面是虎子。
    七月份的天气,山下是零上二十四度,不冷不热,十分舒适。
    登了一会儿,浑头大汗。
    “等一下,让、让我歇歇……歇一会儿!”后面响起了张思洋的喊声,气喘吁吁。
    我说:“原地休息!”
    大伙都坐了下来,唐大脑袋拿着帽子呼呼直扇,胖子就是爱出汗。
    目光穿过树林往山下看,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远眺错高湖,像块碧绿色的宝石。
    回过身,去看这座雪山。
    山顶风起云涌,剑一般的山尖若隐若现,真是危岩悬叠,森峰峭立。
    唐大脑袋问:“这得爬多久才能到山腰啊?”
    “咱们连三分之一还没爬上呢,远着呢!”我说。
    “我艹!”唐大脑袋骂了起来,“一座寺庙而已,用得着整这么神秘吗?”
    我没说话。
    确实够神秘的了,不过那个小女孩不像是撒谎。
    或许当年拿着“狴犴钥匙”的蒲巴甲,就是在这座丹珠寺出的家,所以钥匙才会在庙里。
    既然知道了准确的消息,无论如何都应该去看看。
    “哥,”唐大脑袋又说:“如果庙里的和尚不给咱们怎么办?”
    我纠正他,“别瞎嘞嘞,那叫喇嘛!不给?!不给就偷!”
    他又问:“那你腰里还插个唢呐嘎哈?真要给喇嘛吹丧曲儿呀?”
    “你这张破车嘴,”我瞪了他一眼,“到庙里以后,千万别胡说!”
    “……”
    我没什么登山经验,只是觉得唢呐的声音响亮,带上它的目的,是真有人失散的话,可以吹响它。
    另外遇到危险时,也能给山下的人报信儿!
    大伙席地而坐,休息了约有十分钟,我站了起来,大手一挥:“走,继续!”
    第263章 丹珠寺
    越往上走,道路越是崎岖,两侧树林也茂密起来。
    偶尔会有一两棵阻挡道路的植物,冷强拿着开山刀,将其清理开。
    能看得出来,这条路虽然不是常有人走,但并不荒芜。
    大伙又歇了两次。
    快到中午了,两侧树木越来越稀疏,气温开始下降,所有人把羽绒服帽子都戴上了
    再往上走,植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灰褐色岩石,光秃秃的。
    这个时候,那条小路已经无法分辨了。
    我感觉喘气越来越费劲,脑袋也有些晕沉沉的,就喊大伙休息。
    “你俩怎么样?”
    我问张思洋和宁蕾。
    两个人坐在登山包上,大口大口喘着气,都摇了摇头。
    唐大脑袋靠在一块石头上说:“真他娘的想抽根烟,又不敢……”
    我仰着头观察,快到半山腰了。
    见休息差不多了,挥挥手说:“继续!”
    山势越来越陡峭,好多地方不得不借助冰镐和绳索,一个拉扯一个,一不留神就会坠下高崖。
    经过了好长一段危险地带,下午三点,我们来到了杰钦朗拉嘎布雪山和阿姆觉姆达雪山之间的山坳前。
    六个人都呆愣在了那里。
    远远的山坳中,白墙红瓦探出一角。
    虽说这座建筑还隐隐约约,可猛然间在这荒无人烟的雪山上看到,恍惚间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大伙都开心起来,还真有庙!
    我仰着头仔细看,怪不得山下完全看不到,这处山坳是内凹的形状,像个巨大的盆一样。
    两侧大山遮风避雨,真是个绝佳的好地方。
    寺庙的建筑风格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高处几扇窗户细长。
    那殿堂屋顶似乎是黄金的一样,反射着阳光。
    由于我们的位置太低,看不清全貌,更不知道有多少建筑。
    所有人都精神起来,拄着登山杖继续往上爬。
    俗话说的好,望山跑死马!
    等我们站在寺庙山门前时,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
    这时才能看清楚,这座寺庙和我们常见的真不一样,它很分散,东一座小楼,西一座塔。
    很像是没有规划,不同年代随意建的。
    不过主殿还是居中的,经殿佛殿环绕四周,与汉式寺院的对称格局迥然不同。
    大殿上方有块木匾,看样子有些年头了,上面雕刻着三个隶书大字:丹珠寺。
    汉字上面是藏文。
    一阵冷风,屋顶上的铜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十分悦耳。
    拾级而上。
    大殿门廊上绘着四大天王、轮回图等壁画,色彩暗淡,朱漆剥落。
    高大的木质殿门开着,里面有些暗。
    我上前抚摸着大门,木质温润,明显涂了一层酥油。
    高原人离不开酥油,它是一种好似黄油的乳制品,从牛奶或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
    资料上说,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没想到他们还往木门上抹。
    一行人跨过高高的门槛,走进了主殿正殿。
    殿里有十几根巨柱,支撑着大殿三层主体结构,木质看着有些年头了,梁、枋、柱以及门楣处布满飞天、禽兽等浮雕和彩绘。
    柱头拱上的浮雕有裸体或穿着衣服的人物,还有天鹅和白象等等,雕刻刀法古朴精练,赏心悦目。
    门外的日光照了进来,正正好好映在大殿中间一尊佛身上。
    那佛头戴金盔,手持一件“杵”模样的武器,悠闲地盘坐在莲花台上。
    唐大脑袋仰着头说:“奇怪,这佛一副流氓相,竟然还留着八字胡,下巴也他妈有一撮……”
    我连忙小声呵斥:“别瞎说,这是莲花生大士!”
    不知道为什么,他这话听得我心脏狂跳,在寺庙里对佛大不敬,太容易引起祸端。
    大头说过,网上资料也说,错高湖是宁玛派的圣湖。
    宁玛派,也就是藏传佛教的红教,他们主要供奉的就是莲花生大士。
    莲花生大士是印度乌仗那国人,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公元八世纪,他入藏弘法,创立了西藏第一座寺院。
    这是前段时间,我在网上做的功课。
    因为要来这边,我在家用电脑找了好多资料看。
    拨号上网贼贵,六块钱一个小时,不干点正事儿就浪费了。
    我真没闲心像唐大脑袋和蒲小帅那样,天天上网泡小妹妹,不过这话不能说,不然大脑袋这厮肯定说我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实话实说,这段时间我确实不饿,甚至还撑得慌,只想吃点儿素的……
    “你这张破车嘴,快磕几个头赔罪!”我厉声道。
    唐大脑袋“呸呸”了两下,又双手合十鞠躬嘀咕了两句,却没磕头。
    我四下打量着大殿,没再往心里去。
    除了门外的光线,大殿里似乎没有其他光源,再加上窗户太小,殿里的光线就不是很好。
    我们走了一圈,大殿两侧还有几尊佛像,姿势怪异,一副狰狞恐怖、鼓目圆睁的忿怒相。
    我暗自奇怪,不明白这些佛像为什么如此吓人……
    冷强小声问:“怎么一个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