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27节
    “国家的最高追求是稳定,所以制定了律法来规范各种行为。”
    “有时候为了稳定,甚至会牺牲利益。”
    “而商人不同,他们只有一个追求,就是利润。”
    “为了利润,他们不惜践踏任何法律,将国家弄的破败不堪也无所谓。”
    “有一本书,上面写满了赚大钱的法子,你知道那本书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朱雄英摇摇头,心中则有些兴奋。
    还有这样的书?要是朝廷掌握了,那岂不是就不用为钱粮发愁了。
    陈景恪笑道:“那本书的名字叫大明律。”
    “啊?”朱雄英很是惊讶。
    朱元璋先是有些意外,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陈景恪解释道:“贩卖人口,盗墓,走私,抢劫……来钱又快又多。”
    “如果没有国家律法的约束,将会有无数人去干这样的事情。”
    “商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律法约束,他们敢做下任何事情。”
    朱雄英连连点头,他有些明白了。
    陈景恪继续说道:“打压商人还有个原因,比刚才说的那些更重要。”
    朱雄英好奇的道:“什么原因?”
    陈景恪说道:“他们有钱,如果再掌握了权力,就会失去约束。”
    “他们就敢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打击对手,去压榨百姓,从根本上破坏国家秩序。”
    “如果他们手中再掌握一部分人口,那钱、权、人,他们都有了。”
    “就会组建军队,对抗国家,甚至起兵造反。”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禁止商人出仕的原因……”
    朱雄英郑重的道:“我懂了,商业能让国家经济变得繁荣,是好东西。”
    “但从事商业的商人不是,所以要打击商人,限制他们的财富和权力。”
    陈景恪笑道:“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商业是好的,但万事不能过度,过度的商业化也会损害到国家秩序。”
    “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行业,朝廷都不能插手。”
    “有些要害行业,必须朝廷亲自出手管控才行。”
    “比如盐铁专营,比如军器制造……”
    “现在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过几年再说也不迟。”
    朱雄英点点头,也没有继续追问。
    朱元璋更是欣慰不已,说的好啊,比自己解释的更透彻。
    咱的乖孙也聪明的紧,一听就懂,未来肯定比咱强。
    大明三代君王,一代更比一代强。
    嘿嘿,想想咱就高兴。
    成功打消了朱元璋的突发奇想,陈景恪也松了口气。
    他真的有点想念朱标了。
    朱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对经济一道有着独特的了解。
    有他盯着,就不用怕朱元璋这边出问题。
    现在他不在,只能靠自己盯着,累啊。
    不过还好,老朱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很听劝。
    而且他做事情非常果决,对推行新政是非常有利的。
    以前陈景恪打心底里畏惧这位杀人如麻的皇帝。
    还想着先蛰伏,等朱标继位再慢慢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实在不行,就等到朱雄英继位。
    接触久了才发现,朱元璋的优点还是很多的。
    很多比较激进的改革,还真要靠他来推动才行。
    就比如黄河回归故道,哪个君主能两天就做出决定,并开始布局?
    所以,老朱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马秀英、朱标和朱雄英三人都活着的情况下。
    否则……可以打出寄寄了。
    -----------------
    陈景恪心心念念的朱标,这会儿刚到山西,
    朱棡出城数十里迎接自己的大哥,两兄弟见面自然是欢喜的很。
    到达太原城,朱棡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朱标虽然连声说低调,但对于兄弟的盛情,还是很受用的。
    当晚,彻夜长谈。
    面对关系最好的兄弟,朱标也交了底,将真实目的告诉了他。
    并把朱元璋写的那一封几万字长的信,也拿给他看。
    看完信之后,朱棡无比震惊。
    “这……这……这怎么可能?”
    如果不是有父亲的信在,如果不是大哥亲口告诉他,他一定会认为对方在戏耍他。
    朱标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比他好不到哪去。
    “陈景恪向来算无遗策,内阁、科举、宝钞都是出自他的手……”
    “所以此事虽然荒谬,可爹和我还是不敢不信啊。”
    朱棡将信放下,道:“给我好好说一下这个陈景恪。”
    朱标就将陈景恪的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从他揭皇榜救朱雄英和马皇后,到解开赵瑁案,一直到温寒变。
    听完之后,朱棡震惊的目瞪口呆。
    “大哥,你莫不是在逗我?”
    朱标忍不住笑道:“好好的,我逗你做什么。”
    “怎么,是不是自惭形秽,自觉不如?”
    哪知朱棡竟然点头认真的道:“我确实不如他……”
    “不,我没资格和他相提并论,这才是真正的经天纬地。”
    然后抱怨的道:“大哥你为何不早点和我说,若是知道他的才华,上次回京就应该主动拜访他才对。”
    朱标知道自家兄弟的性格,非常高傲谁都不放在眼里。
    但若是认可了谁,就会表现的非常谦虚有礼。
    很显然,陈景恪的能力已经将他折服。
    “爹娘的意思是,他还年轻,怕遭人嫉恨,想将他多隐藏几年。”
    朱棡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并不是真的责备朱标瞒他。
    这么重要的人才,瞒着才是对的。
    毫无防备的对外乱说,那就是傻子。
    “济熺可就在应天呢,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朱标笑道:“放心,济熺和雄英、陈景恪他们关系很好,保证能学到真本领。”
    朱棡满意的道:“那就行……陈景恪这么大的人才,你和爹准备怎么拉拢啊?”
    朱标叹道:“还能怎么办,让他和皇族交好啊,希望有用。”
    朱棡连连摇头:“婆婆妈妈,联姻啊。”
    “使用了几千年的方法了,你们不会想不到吧?”
    朱标苦笑道:“你说的轻巧,大明的驸马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让他当驸马,那是在将他往外推。”
    朱棡说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一道特旨什么事情不都解决了。”
    “陈家三代单传,比任何人家都重视子嗣。”
    “嫁过去的公主但凡生下一儿半女,陈景恪还不拼了命为朝廷效力。”
    朱标大为意动,之前他们还从未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和一般人家联姻,效果确实不好说。
    但陈家三代单传,联姻效果可是太好了。
    而且陈家人丁单薄,没有亲族支持,也不怕他势大难制。
    不过他并没有表态,而是说道:“此事咱们兄弟说了也不算啊,需要爹娘点头同意才行。”
    朱棡马上说道:“回京之后你赶紧和咱爹娘说说这件事情,我也写一封信劝劝。”
    朱标哭笑不得,这个兄弟在军中待久了,染上了军汉的性格,做事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