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1032节
    虽然问题很简单,但李瑄相信大唐的许多文武百官都答不上来,这说明他的儿子眼界宽广,懂得去思考问题。
    “地中海,远远不如我们大唐东部的大洋宽广。这是一条繁华的商贸海域。我大唐掌握迦太基地区、利比亚地区、埃及地区、叙利亚地区,这地中海就有我大唐的一席之地。而天下虽大,西方人,也仅仅剩下一洲而已。”
    李瑄向李奕、李淞说道。
    在地理大发现前,原住民将他们所知的世界分为三部分。
    亚细亚、欧罗巴,以及北非地区的利比亚。
    如果东方文明主宰世界,就不可能再沿用这样的划分。
    而地理大发现,一定是被华夏发现。
    大唐要用自己的文化,划分出大洲大洋。
    “奕儿、淞儿,为父一直强调,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球形,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运动,自西向东公转。这个球形的自转,产生了白昼与黑夜的交替,而围绕太阳公转,又产生了春夏秋冬的交替。”
    “比如现在,看天空中的太阳,像是辰时。但长安或许已经是下午。”
    “天文地理博大精深,永无止境。如我们华夏,也仅仅知道东海之东有扶桑,南海附近有一些岛屿小国。比西方人并不多知道多少。”
    “从客观上讲,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绝对不是西方人口中的亚细亚、欧罗巴,还有利比亚、埃及这些。一定还有我们未探索到的大陆。”
    “一旦世界加速变化,总会出现许多无法捉摸的事情。盛极必衰,真有天数所在吗?我们华夏的巅峰,终会落幕吗?即便不愿意承认,但总会有那一天,所以我们要自强不息,不断变革。不断融合其他部落,建立大华夏民族,在历史的革命中,整合全球的资源。如果大海深处没有敌人,就将目光放向星辰大海……”
    “总有一个节点,人类无所不能……”
    李瑄语重心长地向李奕和李淞说道。
    这些李奕能听懂。
    飘渺却又有逻辑,使李奕满目崇拜。
    他一直认为他的父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父皇,我们如何才能让子民们验证您所说的宏大呢?”
    李奕向李瑄询问道。
    连李奕都侧耳倾听。
    “建立可供在海洋上长期航行的海船,开启大航海。有目的性地围绕大陆航行,用实践去证明世界是球体。并且去寻找新大陆,探索新大陆,将更多的农作物带到中原,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李瑄缓缓回答道:“历史是由人开创的,那是我们将来的栖息地之一。”
    这一点,自他登基以来,就开始准备。
    提前七八百年进行大航海,可能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因素。
    但李瑄知道,必须要这么做。他们华夏人一定能完成这个使命。
    此次西征,李瑄物色了一名叫做马燧的锦衣卫金龙司万户。
    他是历史上的一流名将,因机缘巧合,加入锦衣卫中。
    马燧会多种语言,又学习了波斯语、罗马语。
    李瑄提拔他为少将,让他多学习天文、水文知识,表示会重用他。
    现马燧虽名义上还是锦衣卫金龙司的万户,实际上已经脱离锦衣卫。
    李瑄让马燧到达安条克,征集船只,率领两千禁军,登陆塞浦路斯岛,将地中海上这个重要的岛屿占据,磨砺他水战能力。
    不久后,李瑄还会令马燧穿梭地中海,到达迦太基。
    能开创历史的人,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
    历史上的马燧,以治军严谨,作战灵活而著称。
    他在治理地方的时候也柔和爱民,得到百姓的敬服。
    马燧是文人出身,曾经与几个兄长在读书的时候,就感叹道:国家将有难了,英雄应立功于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当儒生呢!
    后来果然出现安禄山叛乱。
    在这个时空,马燧加入锦衣卫以来,于除贱为良时立下大功,灭回纥之战又作为特使,说服薛延陀等部臣服。
    李瑄认为马燧是拥有勇气和智慧的。
    “闻父皇之言,知父皇之事,三千年来的圣哲,也远远不及。儿臣愿倾尽全力辅佐父皇,完成父皇理想中的国度。”
    李奕向李瑄拱手。
    “为父相信奕儿。”
    李瑄在海边拍了拍李奕的肩膀。
    相信李奕能继承他的理想与事业。
    在华夏,只要有了第一次,后面的皇帝若有雄心,就会朝着那个方向一直前进。
    ……
    几日后,一则噩耗从长安传来。
    大唐的第一任首席宰相李岘,于去年冬天,在长安病逝。
    王昌龄重病缠身,向李瑄请辞,不能再入政事堂。岑参也卧病不起,这让李瑄非常难过。
    跟随他打天下的老人们,一个个离去,一个个老去……
    以后也只能在凌烟阁中,思念他们。
    李瑄无法返回参加李岘的葬礼,只能在将圣令传至长安时,表达哀悼。以期望王昌龄和岑参能平安渡过此劫。
    他猛然发现,自己离开长安,已经三个春秋。
    但他还不能立刻回去。
    他若离开地中海,便不可能再来。
    他还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前往埃及,前往迦太基巡视。
    待局势稳定,再起驾回长安。
    不过李瑄已经向太上皇李适之传达诏书。
    乾元十三载,是换届的时刻。
    首席宰相刘晏,任期满罢相,授太师。
    他完成“八加四”或“四加八”的制度,一共担任十二年宰相,功不可没。
    中书令颜真卿任期满,罢相,授司徒。
    大书法家颜真卿,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
    王昌龄也因病辞去相位,授司空。
    李瑄令只担任过一个任期的李泌为尚书右仆射,为首席宰相。
    如不出意外,李泌将任第四、第五届首席宰相。
    张镐为尚书右仆射,二号宰相。
    路嗣恭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为三号宰相。
    段秀实继续担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开始第二个任期。
    拜刘单为中书令,参知政事,为五号宰相。
    拜常衮为侍中,参知政事,为六号宰相。
    令第五琦为商部尚书,参知政事,为七号宰相。
    之前的宰相为户部尚书,由王昌龄担任。现调整为商部尚书。
    第五琦还兼任大唐中央银行的行长。
    这是为正式发行金币、银币做准备!
    尚书、侍郎,李瑄也进行轮换,该提拔的提拔,该退休的退休。
    为保证换届顺利进行,李瑄向南霁云、薛错、罗兴下达密诏,令关中、长安、洛阳、河南、山西等地军队、禁军进入战备状态,便宜行事。
    毕竟权力久握,会不愿意松开。
    虽然可能性很低,但还是要以防万一。
    李瑄在军中、在民间的声望太高,世家大族、宗室势力对上李瑄,犹如蚍蜉撼树。
    即便李瑄不在长安,但长安一直在李瑄影响之下。
    四月,耶路撒冷的贵族为取悦李瑄,上书为天可汗雕刻“圣像”,置于耶路撒冷城的中心。
    李瑄觉得这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接受这些贵族的好意。
    他还开玩笑似地向李奕说:“如果有一天,我的雕像被百姓推倒砸碎,代表大唐失去耶路撒冷。”
    四月中旬,李晟征服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地区,歼灭一些漏网之鱼,逮捕数万大食教徒。
    使得当地贵族的效忠。
    李晟亲眼见证贵族们向天可汗的方向跪拜。
    这使大唐亚美尼亚地区的疆土,彻底与罗马帝国接壤。
    罗马帝国士卒不敢逾越。
    大唐占据整条底格里斯河和大部分幼发拉底河。
    同一时间,君士坦丁五世派遣的特使阿波加斯到达耶路撒冷拜见李瑄。
    虽是故人相遇,但之前的友好已然不在。
    阿波加斯再看到李瑄的时候,不见之前的厚重。
    他从李瑄的字里行间,读出一种霸气。
    见耶路撒冷的百姓要为李瑄雕刻“圣像”,令阿波加斯心惊。
    他觉得李瑄已经收拢了耶路撒冷的大部分民心。
    与李瑄提盟约,没有丝毫意义。
    以免大唐趁兵锋正盛时攻击罗马帝国,阿波加斯也只能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