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781节
    “史思明误我!史思明辜负我啊!”
    安禄山恐惧不已,在堂中大发牢骚。
    和两个月前的信誓旦旦不同。
    他相信崔乾佑会再次复制潼关之战。
    奈何退守陕郡以后,唐军将兵马驻扎在灵宝平原上,至今未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燕军主力无法主动出击,只能干看着。
    起初安禄山也乐见其成。
    但郭子仪、李光弼拒绝招安,再次入常山后,事情变得不对劲。
    没等到李瑄“后院起火”,反倒是大燕被掏屁股。
    信令无法传递范阳,人心惶惶。
    “都怪你们这些狗碎,我是唐臣,能荣华富贵,为什么让我造反?”
    安禄山放下筷子骂娘,对堂下严庄、高尚破口大骂。
    见安禄山在气头上,严庄、高尚把头低下,不敢吭声。
    幸亏安禄山没犯病,否则二人少不了被一顿毒打。
    他们心中也埋怨安禄山,如果你没有野心,哪会被欲火勾动?现在却怪起他们。
    若不造反,凭借李亨的刻薄寡恩,登基大宝后一定会杀了安禄山。
    “如果李瑄小儿打到洛阳,朕一定先杀了你们!”
    安禄山没完没了,不合时宜地说出这句话。
    “碰!”
    说完还不解气,拿起桌上的梨子向严庄砸去。
    严庄不敢躲避,任由梨子砸在腹部,他不仅肚子疼,心更疼。
    “陕郡不打了,南阳也不打了,朕要把二十多万兵马合在一起,回幽州固守。”
    安禄山闷声说道。
    “陛下不可!贸然撤兵,当有大祸!”
    见高尚缩着脖子不吱声,严庄硬着头皮劝谏道。
    他心中有韬略,并没有觉得自己战略失误。
    他有料到李光弼、郭子仪不会臣服大燕,毕竟曾经李光弼、郭子仪是李瑄的部将,特别是李光弼,与李瑄关系不一般。
    只是没料到李光弼和郭子仪这么能打。
    能攻能守,能奇能正,摧枯拉朽。
    连带新招募的士卒,两次援军,全部被打得支离破碎。
    在范阳起兵以前,李郭二将虽稍有名气,但严庄只以为是统领万人的普通将领。
    史思明的能力,严庄是信得过的,却接连四次大败。
    “你想让朕在洛阳等死吗?”
    安禄山向严庄呵斥一声,质问道。
    他本就眼病,显得他双目通红,像是要一言不合治罪严庄一样。
    “陛下息怒!”
    “我军虽然还有二十多万,但其中七八万都是从洛阳一带招募的兵马,还有豪强的私兵。他们一定不会跟着撤退回幽州,届时阵营必大乱。一旦唐军趁机攻来,与郭子仪、李光弼前后夹击,我们断无生路。”
    “哪怕我们侥幸冲破封锁,回到范阳。十几万大军,该如何养活?如何抚镇六胡州,又如何向靺鞨、室韦、同罗等部交代?”
    严庄向安禄山晓以利害。
    以前范阳养那么多兵,是有朝廷绢粮资助,又有河北的粮草加持。
    若失去这些供给,兵马哗变是迟早的事情。
    “言之有理!”
    安禄山觉得严庄的话很有道理,他又说:“将士们失去范阳的家人,恐也会暴动!”
    “陛下向将士们声称范阳还有精兵,又有靺鞨、同罗、契丹、奚、铁勒九姓部倾国来源,让将士们不要担心,范阳无虞。”
    “我们要尽快寻找破局之道!”
    严庄向安禄山建言道。
    “破局之道在哪里?”
    安禄山迫不及待问。
    “令武令珣、田承嗣放弃进攻南阳城,将兵马缩回洛阳,凭借洛阳八关地势防守,全力支持崔乾佑打赢潼关的唐军。”
    严庄咬牙向安禄山说道。
    洛阳四处漏风,他明知不好守。
    但河北的失利,西面李瑄的大军越来越多,如泰山压顶,已经不允许燕军再进行扩张。
    南阳城像铜墙铁壁一样,一时半会难以攻破。
    想进攻雎阳,延伸江淮,也是痴心妄想。
    严庄毫无头绪。
    只能汇聚所有兵马,一战定乾坤。
    如果在陕郡大破唐军,他们就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另外,严庄还对吐蕃、回纥抱有希望,认为他们的攻势已经开始!
    第384章 李岘拜相,更改军制,开缉捕科
    “古代有守洛阳长久的故事吗?以前王世充的下场极惨。”
    安禄山即便是胡人,也知道洛阳虽是八关拱卫,但却也是四战之地。
    这些关隘除了年久失修,更是因为战略意义不大。
    敌人八面强攻,总有一面会失守。
    另外,洛阳虽然粮食充足,那含嘉仓为天下第一粮仓。但若固步自封,洛阳盆地的产粮一定是不够的。
    洛阳主要是漕运便利,大运河可以源源不断向洛阳运输江淮、江南的粮食。
    一旦放弃向外扩张,漕运必被切断。
    二十多万大军,迟早会坐吃山空。
    如渑池、新安、洛阳一带,又是多山地方,这几个月来,无数百姓跑到山里躲避战乱。
    一味劫掠是杀鸡取卵。
    “陛下,臣也知道洛阳难守。但我们不以守卫洛阳为主,只是收缩兵力。否则兵马分开,恐再出现河北的结局。待崔乾佑击败灵宝的唐军,就能拨开云日见光明。”
    “趁这段时间,加固洛阳的关隘。令崔乾佑强势挑战唐军,逼迫引诱!”
    严庄将话说得很好听,也给出一定理由。
    南阳的武令珣、田承嗣虽然能打,获得一场漂亮的胜利。
    但南阳城终究未能拿下。
    最近传出消息,南阳换帅,唐军听从于王难得的命令。
    王难得的勇猛世人皆知,在范阳起兵前,王难得比郭子仪、李光弼还出名。
    安禄山曾向李隆基推荐将领,每每都说其推荐的人勇猛不下于陇右王难得。
    更何况严庄不清楚李瑄在外面的布防。
    南阳方面的军队一旦失去,洛阳南面将漏洞大开。
    索性提前收缩布防。
    “高侍郎,你怎么看?”
    安禄山犹豫不定,问狗头军师高尚。
    “唐军自潼关大败以来,不敢强攻陕郡,显然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臣只是担心唐军一直与我们耗下去。大军集中在洛阳,又无范阳、渔阳的音信,长久必丧失斗志。”
    高尚拱手向安禄山说道。
    李瑄是很能沉住气的统帅。大非川之战,唐、吐两兵皆发,对峙于青海,却拖了几个月才发生决战。
    现灵宝的唐军铁骑,已经驻扎两个月。
    除了平日在黄河上乘舟巡视的士卒和一些探马外,只是一些虚张声势的操练。
    另外,高尚分析过李瑄用兵,几乎不打正面决战。
    如果正面决战,必然会拖过去,或改变策略。
    往往通过迂回、截击、引诱、围歼、分割、突袭等方式,将敌人打败。
    如此种种,使李瑄每一战都能以微弱的损失,获得巨大的战果。
    “回不了范阳,无法扩张南阳、淮南,陕郡又无胜算,岂不是天亡我也?”
    安禄山向胡榻上一靠,大声悲呼。
    一想到此,安禄山就有“突发恶疾”的征兆。
    他猛然站起身,死死盯着高尚和严庄。
    “陛下息怒!如果唐军一直按兵不动,我们再派武令珣、田承嗣领精锐到陕郡,两军汇合一处,直接围堵唐军营寨,与其决战。”
    “我们的健儿骁勇,主力犹在,猛将如云。当年刘邦一败再败,依旧再垓下赢得项羽,成为最终胜利者。鹿死谁手,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