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572节
    “看看这是什么?”
    李隆基把“阿布思”的信件扔到李林甫的脸上,并斥道:“右相好大的胆子!”
    李林甫见李隆基发怒,心中咯噔一跳,他知道事情出在这封信件上。
    他只能捡起信件,颤颤巍巍地打开观看。
    只有看到信件的内容,他才有机会辩解。
    不过白纸黑字的信息,让李林甫面色惊惧。
    突厥首领阿布思写给他的信件,他和阿布思并无交集啊?
    这是陷害他结交边地胡人骑兵。
    他第一时间想得是,阿布思与杨国忠勾结起来陷害他。
    并没有怀疑此信件的真假。
    这一切都在杨国忠的意料之中。
    “圣人明鉴,阿布思污蔑臣,请召阿布思回来,臣与他对质。”
    现在李林甫只能跪地向李隆基请求道。
    “圣人,臣早说过了,右相会说自己被污蔑……”
    杨国忠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不过是正常的书信,右相这么急干嘛?凭阿布思的数千骑兵,还想突破朔方军,来到渭水吗?”
    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话,沉声说道。
    自始至终,他没把阿布思这个部落酋长放在眼里,他只是对李林甫结交阿布思无比失望。
    “老臣侍奉圣人二十载,一向兢兢业业,心中唯有圣人。不敢有其他心思,还望圣人明察!”
    李林甫继续向李隆基磕头道,砰砰得响!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自己失去圣人的宠信。
    他了解李隆基,如果是以前,这种消息李隆基根本不会相信。
    杨国忠能利用阿布思陷害李瑄和安禄山吗?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李林甫只能通过苦肉计,让李隆基动恻隐之心。
    “罢了!你先回去吧,以后不要与阿布思来往了。”
    李隆基回想李林甫的二十年,一起有很多快乐。
    当时的李林甫俊美又意气风发,现在满头华发。
    再看李林甫一直用头碰着青石砖,苦苦哀求。
    他于心不忍!
    决定放李林甫一马。
    “谢圣人!谢圣人!”
    李林甫没有再辩,决定先退出兴庆宫,等圣人冷静一下,再调查阿布思的事情。
    这一幕把杨钊气得牙痒痒。
    他没料到老匹夫用苦肉计,让圣人不再追究这件事情。
    杨国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林甫一步一晃地离开。
    ……
    浑浑噩噩的李林甫回到右相府。
    此时,他的额头青肿。
    刚一下马车,一个趔趄,幸亏有奴仆扶着,不要就栽倒在地。
    本来身体就差,身心受到打击,让李林甫头晕目眩,看天地不知是方圆。
    口蜜腹剑,玩弄权术是他的活儿啊!
    现在竟被杨国忠这个小瘪三戏弄、陷害。
    更悲凉的是圣人竟然相信。
    李林甫越想越气,最后直接病倒。
    李霅、李屿等儿子立刻从府衙回来。
    而正在济生堂学医的李腾空也回到李林甫的膝前。
    她为李林甫诊断,得知父亲不仅气急攻心,身体也积劳成疾。
    她的医术还未达到悬壶济世的程度,即便慕道,即便知道父亲罪恶盈天,她还是请大唐第一名医,济生堂祭酒陈藏器来为李林甫诊治。
    陈藏器虽是李瑄提拔,但他本着原则,还是帮李林甫看一下。
    觉得开一些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就会有好转。
    但陈藏器离开右相府后,让药童将李林甫大病的消息告诉李瑄。
    李瑄回府以后,合计这一信息,半夜才睡。
    他也该对李林甫出手了。
    哪怕李林甫时日无多,李林甫还是宰相,李瑄不放心。
    第二日,早朝。
    李林甫请假,不能上朝。
    李隆基好不容易来一次朝会,看到李林甫不在,面露不悦。
    昨日的事情,他还耿耿于怀。
    下朝以后,李隆基在召见李瑄。
    “杨铦的事情怎么样?”
    李隆基最关心的是这件事情,直接向李瑄询问道。
    “臣还在审讯,等全部完成,就将证据和状纸呈给圣人。”
    李瑄不想这个时候吐露杨锐案,他会等王昌龄将上洛郡那边搞定,再向李隆基禀告。
    “适可而止!不要让贵妃伤心。”李隆基还不忘警告李瑄。
    他非常希望李瑄放手,但不好明说。
    在他看来,释放杨铦不会对朝廷有什么影响。
    李瑄这一次真的多事!
    “臣遵旨!”
    李瑄只能用领命来敷衍。
    “右相病假,这段时间执政事笔和中书门下印,就由七郎暂管了。”
    李隆基将主要事情告诉李瑄。
    “臣一定不会疏忽懈怠。”这是李瑄意料之中的事情。
    “昨日杨中丞和哥舒将军向我禀告阿布思……”
    李隆基突然告知李瑄昨日关于李林甫的事情,又问道:“七郎怎么认为呢?”
    “臣虽然与右相是姻亲,但认为此有蹊跷。”李瑄表情凝重,向李隆基说道。
    “右相已经病了,会有什么蹊跷?”
    李隆基认为李林甫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对他没有任何威胁。
    “当年司马懿称病不朝,于是拥有了天下……”
    李瑄向李隆基暗示道,有的人老奸巨猾,不得不防。
    听到李瑄的话,李隆基刚拿起的茶杯,猛然放下,茶水四溅。
    李瑄的话,成功勾起李隆基的疑虑,又想到李林甫与阿布思勾结在一起。
    “当然,这可能是臣多想了。不过我们这些身为宰相的臣子,家中侍卫和奴仆合起来不过数十人。而右相家中的奴仆足足数百人,其中不乏骁悍,他出行的礼仪已经大过太子。这些披上盔甲,应该能做成大事。”
    李瑄告知李隆基李林甫违反礼制,有图谋不轨之心。
    李林甫家大业大,豢养数百奴仆,这不是什么秘密。
    司马懿仅凭借三千家兵,完成谋逆;老祖宗八百私兵进入玄武门,这也是实事。
    “既然病了,就卸任养老去吧!免去李林甫右相的职务。”
    “七郎,你立刻带金吾卫,将李林甫的奴仆,全部驱散流放。”
    疑心深重的李隆基连下两条命令。
    有时候危言耸听的话,李隆基却会相信。
    任何对他有威胁的人和事物,都应被扼杀于萌芽之中。
    当然,除非李隆基特别宠信一个人,心里认定这个人是忠臣良将,那一切的不利言语发生在他身上,都属于污蔑。
    李林甫老而无用的念想,已经在李隆基心中形成,不论李林甫有无这样的心思,李隆基都不打算再用李林甫。
    右相的官职,该给更有才干的人。
    “遵旨!”
    李瑄领命。
    他很激动,李林甫终于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虽然李隆基没有削去李林甫“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散官和晋国公的爵位。
    但经此一事,李林甫的破落是必然的。
    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