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474节
    一有战争,百姓多有在山林中避祸,特别是那些深山老林之中。
    而韩朝宗既然相信战争的谣言,那他对“仙山’”终南山绝对有种期望。
    这也是他将房屋建筑在终南山的原因。
    “即便有战争,也该为国效力,而非入山躲避。这是忠臣所为吗?”
    李琦趁机再次厉声说道。
    韩朝宗面色更加苍白。
    他一向自傲,挺腰昂首。现在却如霜打的茄子一样,额头上冷汗不止。
    如果李琦将这件事奏禀圣人,他的罪责会比史敬忠还大。
    李隆基若得知,他吃不了兜着走。
    “大尹平时不满李林甫的策令,怎么会有一天与李林甫走在一起呢?还是说以往大尹装作孤高,钓取声望?”
    韩朝宗哑口无言,正是李琦穷追猛打的时候。
    话中讽刺,让韩朝宗羞愧掩面,甚至忘记自己京兆尹的身份。
    “念家父与大尹是朋友的份上,我就不告发你了。天水王劳心劳力,使国家强大,身为京兆尹,应该全力去帮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小利忘掉大义。”
    李琦突然把言语降为温和。
    也让韩朝宗从提心吊胆中醒悟过来。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轻舒一口气说道:“那种妖言惑众,确实能让人变得一时糊涂。史敬忠也一定是这样的人。他该交由李少尹审问。”
    韩朝宗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李琦没有告发他意味着什么。
    不仅仅是将史敬忠交给李琦处理,他全力配合。
    另外在以后李瑄的策令,甚至李瑄的变法上,他都必须无条件支持。
    哪怕是被迫,他也得加入李瑄的派系。
    哪怕李瑄侵害他的利益,也得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虽然憋屈,但他别无选择。
    他不清楚李琦如何得知,想毁灭证据都难。
    至于萧隐之的托付,他只能说抱歉了。
    随后,李琦在京兆尹监牢内见到妖僧史敬忠。
    这是一名中年男子,穿着似佛似道的衣裳,正被绑刑室中,异常狼狈。
    “快放开我,我与杨中丞、虢王是好友。”
    史敬忠见有人至牢房,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叫喊道,一点也不自知。
    “哼!杨中丞和嗣虢王因你而被问罪,你也难逃一死了。”
    李琦见到史敬忠后冷哼一声。
    说出的话让史敬忠愣住,脸色转而变得恐惧。
    他结识的都是达官贵人,使他在上流有一定名气。
    他一直以为有一天犯事,他会被保下来。
    他的前辈们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史敬忠,为何将血迹泼洒在杨中丞父亲坟墓旁的草人上?”
    见史敬忠安静,李琦开门见山向史敬忠询问。
    “那是天兆,是杨中丞的父亲在阴间有难,需要祈福消灾。”
    史敬忠当然不会承认。
    他们这些游走在王公贵族之间的“高人”,想要博取贵族的信任,往往会自导自演一些小把戏。
    这些小把戏屡试不爽,总有王公贵族着了迷一样被套在其中。
    “既然这样,那你就准备去阴间帮助杨尚书吧!”
    李琦不信这些,冷冷地看着史敬忠。
    杨慎矜的父亲杨崇礼以户部尚书致仕,他也算是一个名臣。
    “不,我要见杨中丞……”
    史敬忠心中害怕,他知道杨慎矜主事御史台,以为这样的大官一出马,他就会被释放。
    至于嗣虢王李巨,只是一个清闲的嗣王,骗钱骗财还可以,真出事对他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嗣王,就是承袭亲王的爵位,往往是由亲王的长子继承。虽然号称高于郡王,实际上和郡王差不多,食邑一样,都是虚封。
    和李瑄一样加实封才显得有地位,不然只能领俸禄。
    “杨中丞被告与你图谶,圣人大怒,估计也难逃一死了。”
    李琦诓骗史敬忠道。
    这句话,更让史敬忠毛骨悚然。
    他当然知道自己与杨慎矜曾夜观星象,有图谶之嫌。
    “我没有!我只是为杨中丞的父亲祈福。”史敬忠连连矢口否认。
    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兜得住。
    “那杨尚书坟墓前草人无缘无故流血,一定是你所为。”
    李琦必须把史敬忠打成江湖骗子,否则事情不容易揭过。
    “不是!”
    史敬忠也不会承认这一点。
    “还敢嘴硬,来人,大刑伺候!”
    李琦知道不动点真家伙,此人不会招供。
    “是!”
    狱卒领命,拿着鞭子,走上到史敬忠面前。
    “你们不能……”
    “啪……”
    “啊……”
    他话音未落,狱卒就扬起鞭子狠狠地抽下去。
    史敬忠哇哇大叫!
    他虽号称“法力无边”,但他真不会法术啊!
    “啪啪……”
    又是两鞭子下去,史敬忠叫声更凄厉。
    “我招……我招……”
    当鞭子还要落下的时候,忍受不住皮肉之苦的史敬忠大声喊停。
    “你招什么?”
    李琦转身问道。
    “是我在杨中丞父亲坟墓前的草人上,泼洒狗血,让杨中丞以为父亲在阴间受难,这样我就可以收取钱财祈福……”
    如李瑄所料,史敬忠只承认这一点,不敢言图谶。
    因为此罪是招摇撞骗,不是死罪。
    而妄论图谶,是大逆不道。
    李琦立刻吩咐主簿写状纸,让史敬忠签字画押。
    这份状纸送到韩朝宗那里以后,韩朝宗叹一口气,签上自己的名字。
    李琦又向韩朝宗交待一些明日朝堂之事后离开。
    如果下午有人问韩朝宗,就说已经搞定!
    ……
    李瑄离开宋国公府,游走在长安街道上。
    金吾卫在前方开道,亲卫在周身护卫。
    这也使李瑄每次出行,都动静很大。
    但李瑄吩咐金吾卫,不得扰乱民众。
    没过多久,李瑄就来到务本坊。
    他下马在原杜有邻的府前驻足。
    作为长安的风云人物,李瑄不论去哪,都牵引着世人的目光。
    而他驻足在原杜有邻府的怪异举动,很快就传到李林甫的耳中。
    再结合吉温被杨慎矜抓住,释放的信号很明显。
    李瑄要为杜有邻翻案!
    李林甫已没有开元末期的权势,如果吉温顶不住压力招供,对李林甫的打击非常大。
    相比于历史上,杜有邻案并不大。
    历史上的杜有邻案,李林甫权势如日中天,一批人被拖到大理寺当场杖毙,然后死人被拖出去,又一批人拖进来。
    最后因杀人杀得太快,尸体堵在大理寺运不出去。
    数百个家族被牵连,那才叫惊天动地。
    现在的杜有邻案,李林甫无法大肆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