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468节
    李瑄丢下一句话后,转身离开。
    安禄山脸上横肉一动,不过很快就平息下来。
    他准备向李隆基献上精挑细选的宝物。
    李瑄在千秋宴上,明显能感觉到一部分朝臣疏远他。
    主要是李瑄干的事情,太让大臣们恼火。
    还好李瑄的人也不少。
    杨慎矜、杨璹这种,都有把柄落在李瑄手中,哪怕李瑄侵犯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得为李瑄效力。
    还有以前李适之的提拔的人,只要不是李瑄搞得天怒人怨,他们在朝堂上都会支持李瑄。
    李瑄的光辉事迹,注定还会有一批想与李瑄亲近的拥趸。
    在这种情况下,李瑄将向他示好的官吏一一记在心里。
    王维、吴道子、席豫、崔颢等人虽然没有派系。但王维一向支持李瑄。
    鉴于王维在朝廷中“诗文派”的地位,必然会使其他诗人对李瑄产生意愿。
    昨日下朝,李瑄已经与王维耍过一天,今日只需互相执礼。
    李适之似乎不受李瑄的政治影响,和汝南王等一旁闲聊。
    李玉莹在这种宴会上没什么熟人,她见虫娘孤零零的一人,主动与她攀谈,得知虫娘是李隆基女儿,她很惊奇,以为虫娘是公主。
    但虫娘却说自己不是公主,父皇让她管理皇宫中的道观。
    李玉莹与虫娘聊着聊着,就有止不住的趋势……
    “天水王……”
    李瑄刚与一名郎中话毕,杨钊凑上来。
    他为飞黄腾达,早有自己的算计。虽然李瑄似要与许多大臣对着干,但杨钊知道,只要圣人宠信李瑄,李瑄就是当今第一臣,没有人能奈何李瑄。
    李瑄在李隆基身旁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对李隆基有极大的影响力。
    “杨度支,祝你高升!”
    李瑄向杨钊说道。
    从一个兵曹参军,到度支员外郎,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我与您相比,就如小珠对太阳。能得您的祝贺,我三生有幸。”
    杨钊又发挥他溜须拍马的本领。
    “对了,杨度支和安将军是否有仇怨?”李瑄笑了一下后,突然向杨钊问道。
    “安将军?安禄山吗?我与他没见过几面,怎么会有仇怨呢?”
    杨钊非常不解,他在兴庆宫中,还拍过安禄山马屁,让安禄山替他美言几句。
    “噢?刚才安禄山说你是靠女人上位的小人,我还以为他与你有仇怨呢!”
    李瑄不紧不慢地向杨钊说道。
    “这个杂胡!他还有脸说我吗?天水王您尊贵的血脉,可不能相信杂种的鬼话!”
    杨钊气量不大,由此对安禄山产生恨意。
    他刚才看到安禄山用手指他,直接相信李瑄的话。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安禄山在李瑄的引导下,显露出对杨钊的不屑。
    不仅是安禄山,但凡是一个正常的大臣,都不喜杨钊这样整天溜须拍马,甚至见谁舔谁的风格。
    关键是杨钊升官速度飞快。
    现长安城中汇聚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进士之位。
    考上进士也只是有做官的资格,被吏部铨选失败的,大有人在。
    甚至还有着读书人皓首穷经,数十年头发花白,还未考上进士。
    “圣人千秋寿宴,不必动怒。如果与安禄山有间隙,要及时调解!”
    李瑄又对杨钊说一句话后离开。
    杨钊哪会调解,将这笔账记在心里,等他富贵,一定会给安禄山这死胖子好看。
    “圣人至……”
    上午辰时六刻刚过,李隆基坐着龙辇,与杨玉环一起来到兴庆宫前。
    侍从和女官纷纷上前拱卫李隆基和杨玉环下马车。
    “拜见圣人!”
    “拜见贵妃娘娘!”
    宴会之上,千人齐礼。
    “诸位不必拘束……”
    李隆基让所有人平身。
    “祝圣人万寿无疆!”
    “祝圣人春秋不老!”
    左右宰相向李隆基献上贺礼,并送上祝寿语。
    左右相代表文武百官,其他大臣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李隆基的时间很宝贵,哪有闲心看着大臣们一个个的送礼。
    除非李隆基指名道姓,要观看大臣送出的礼物。
    宰相过后,是太子、皇子、公主、驸马,对李隆基行大礼。
    这是晚辈执礼。
    李隆基接受皇子公主们的礼物和跪拜的时候,杨玉环眸光流转,宴会场地太大,圣人来临之前,大家都三五成群,纵如此,她还是一眼看见李瑄的位置。
    在她十丈之外,如鹤立鸡群一般。
    “七郎和禄山何在?”
    皇子公主们行礼完毕后,李隆基听说李瑄和安禄山二人都尽心为他准备礼物。
    既然是尽心,肯定要在寿宴上观看。
    安禄山送礼太多次,李隆基倒是不稀罕。
    而李瑄貌似只送过来一个七彩鹦鹉。
    他期待李瑄送他为何物?
    “拜见圣人,祝圣人长生不死,成为神仙。”
    安禄山抱着自己的礼物,向李隆基一拜,他祝贺的话也很特别,好像是随意脱口而出,看起来无比真挚。
    “禄山有心了。”
    李隆基听了仰头一笑。
    “此为臣征讨契丹时,在大山中发现的人参,此人参比寻常的人参更大,估计有数百年的时间,听说人参能延年益寿,我立刻就想到圣人。”
    安禄山将盒子打开,露出人参。看起来比一般的人参大不少。
    人参不稀奇,李隆基宫中多的是。跟这个差不多大小的也喝过,主要是安禄山这么有孝心,让他很开心。
    “圣人,此为吐蕃赞普金箭,据说是松赞干布打造,能调集吐蕃的千军万马,今以此奉上,祝圣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李瑄将赞普金箭交给李隆基,也算寿礼之一。
    李隆基接过赞普金箭,手持赞普金箭,仿佛将吐蕃掌握,这种感觉让他很美妙。
    就在李隆基准备夸赞李瑄的时候,李瑄呈上另一件寿礼。
    李瑄一招手,一名宦官抱着一个罐子,到李瑄面前。
    “启禀圣人,此罐中有柏海之鱼数尾。臣请寿宴之时,烹为美味,品尝柏海之鱼有何不同……”
    李瑄向李隆基介绍罐中之物。
    他让人将记录着《大河序》的大碑立在黄河源头以后,抓回数百条柏海鲤鱼。
    一路上勤换水,依然死了大半。
    柏海的鲤鱼意义非凡,因为这代表李隆基统治新的领土。
    新岁吃新鱼,也是炫耀李隆基的功绩。
    第257章 李隆基为李瑄拜相造势,舞马
    “这些鲤鱼似乎无鳞片啊!”
    李隆基兴致勃勃地凑上前,观看罐子中不断转游的四条鲤鱼。
    吐蕃从松赞干布时期流传下来的金箭,让李隆基产生一种掌控吐蕃,君临天下的满足感。
    七寸金箭归唐,意味着吐蕃在他手中衰落,成为大唐的属国。
    他的威严凝聚在赞普金箭上,连太宗皇帝都未得见的赞普金箭。
    柏海从未属于过华夏,开拓接近黄河源头的柏海,从柏海中得到的鱼意味着赫赫武功。
    像是只要他想得到一个地方的物品,李瑄就会为他取得那里的山河。
    看着李瑄献鱼,一个种舒爽的感觉直冲李隆基的脑门。
    这种奇妙感觉回味无穷。
    李隆基心里决定,为李瑄拜相之事,要提上日程。
    “回圣人,此鱼为裸鲤,身为没有鳞片,它的肉质清香细嫩,为之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