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171节
    猛将统牙胡向论悉诺匝请缨。
    “去看看安乡城怎么回事?是否有许多唐军。”
    论悉诺匝下达命令。
    他们已经很小心,专门派隶属的羌人到湟水城打探高秀岩是否与陇右主帅李瑄有矛盾。
    李瑄先入陇右,占了高秀岩的临洮军使,又在宴会上当着官吏和将领的面与高秀岩角力,让高秀岩难堪。
    后来李瑄身为陇右群牧使,到安乡郡视察牧监,以高秀岩无礼为由,弹劾高秀岩为安乡别驾。
    这种矛盾,让吐蕃信以为真。
    高秀岩的奴仆,被他们折磨死一个,另一个被打得遍体鳞伤,依然哭丧着脸说主人是真心实意投靠。
    再加上安边戍堡的数十具唐军尸体。
    一切的一切,都是唐人的手段。
    “真狠啊!为了引诱我们入内,不惜杀死自己的士兵。”
    论悉诺匝喃喃自语,又突然抬头命令:“平夷守捉,快去通知平夷守捉的将士,让他们不要再攻城。”
    用屁股都能想出,平夷守捉已经准备好,坐等他们去进攻。
    “遵命!”
    传令兵离开不久,探查安乡城的士兵回来:“禀元帅,安乡城中的守军并不多,而且南门还是大开着。”
    “元帅,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请下令先将这安乡城拿下,末将亲自先登!”
    统牙胡怒道。
    门开着,这不就是挑衅他们去攻城吗?
    “元帅不可,为今之计,唯有退兵!”
    有吐蕃官吏劝说道。
    既然是圈套,唐军肯定不止镇西军。
    “懦夫,唐军的主力被牵制在赤岭一带。难道唐军有援军从河西而来吗?”
    论悉诺匝的弟弟悉诺谷也是一个好战分子。
    他也主张攻下安乡城。
    “不好了!启禀元帅,进攻平夷守捉的将士被唐军甲骑具装、明光铁骑、游弈轻骑先后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就在这时,吐蕃的溃兵终于与主力接近。
    同时传来的还有惊天噩耗!
    第122章 虚虚实实,不堪其扰
    “什么,一万骑兵全军覆没,我军翻山越岭,深入唐境,也不过有两万骑而已。现在剩下一万骑。”
    吐蕃的那曲军使谐拱大叫一声。
    虽然吐蕃步战凶悍,但骑兵作为机动,在孤军深入的时候,围绕步兵必不可少。
    他们有近五万步兵。
    虽然有许多铁甲、物资用牛车驮运。
    但吐蕃来时的目的为以战养战,以劫掠唐军安乡、凤林、大夏、枹罕等县的粮食,掠夺金剑山、石门山的牧监,来补给军用。
    如果后退之路被唐军骑兵拖住,对他们的打击非常致命。
    “元帅,我们应该立刻撤出唐境。”
    “唐人卑鄙狡猾,算计我军,等重整旗鼓,再找唐人报仇雪恨。”
    “当立即撤离……”
    其他人,特别是吐蕃的贵族官吏,基本上都在劝说论悉诺匝。
    “元帅,我们唯有背水一战,我们骑兵可以撤走,但步兵和牛车无法离开。唐军可是有甲骑具装和铁骑。”
    “元帅,我们安营扎寨,让唐军甲骑具装无法冲击,必有机会打败唐军。”
    悉诺谷等鹰派认为应该排兵布阵,与唐军决战。
    身为主帅的论悉诺匝心难以平静。
    如果撤离被唐军骑兵追上,有溃败的风险。
    如果在大唐的国境安营而守,唐兵围而不攻,跟他们耗下去,待他们粮草绝尽的时候,将败得更惨。
    “去问询唐军骑兵的具体人数。已过桥的重步兵,立刻回来。辎重在内,车子和大军在外,骑兵在侧翼,组成阵形。”
    论悉诺匝暂时这样安排,他要了解更多。
    安乡城不知具体,一定不可强攻。否则进攻平夷守捉的悲惨局面,会继续延续。
    见论悉诺匝已经下达军令,吐蕃将领和随从官吏,只能听命。
    就在吐蕃重步兵准备回对岸的时候,安思顺率领一万步兵,以重甲、强弩驰前,从安乡城北方而下。
    钳耳大福率领五千步兵,从安乡城东面而来,组成战阵。
    这一万五千唐军步兵,很快就距离吐蕃重步兵不足一里。
    安思顺和钳耳大福早就至此,自论悉诺匝率领大军到安乡桥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唐军的监视之中。
    吐蕃大军准备过桥离开,但哪有那么容易。
    镇西军和漠门军总共有一千骑兵,他们欺负吐蕃重甲步兵行动缓慢,抵进吐蕃重甲步兵不到二百步的位置。
    这使得吐蕃的重甲步兵不敢过桥,生怕在挤着过桥的时候,被唐军步骑突然进攻。
    吐蕃重步兵以为唐军要进攻,所以背桥结阵。
    “启禀元帅,目前所见大唐甲骑具装有上千,精骑和轻骑各三千左右。”
    在论悉诺匝望着漓水忧心忡忡的时候,探马向他禀告。
    “唐军骑兵人数并不多啊,陇右主帅李瑄有没有来此?”
    论悉诺匝皱眉。
    虽然唐军趁机突袭,但这么快就歼灭他们一万骑,让他难以理解。
    “元帅,陇右军主力还要面对我赤岭方向的兵马,唐军只能调集这么多骑兵。看他们的步兵,除了镇西军之外,另一部应该是漠门军。唐军能击溃我军的先头骑兵,一定是在我军攻平夷守捉城的时候,突然袭击,让我军来不及组织力量,所以溃败。”
    “唐军的骑兵在漓水以西,步兵在漓水以东,且人数不多,他们不据城而守,似乎是想与我军决战,我们有很大机会获胜。”
    那曲军使谐拱向论悉诺匝说道,他理性地支持论悉诺匝,与唐军一战。
    凭什么唐军想用步骑两万多人,来与他们步骑五万多人战斗?
    所以谐拱认为自己一方机会更大。
    “本帅有想过将军所说。本帅顾忌的是唐军还有援兵。我们在唐国作战,如果唐军援兵突然冲过来,对我们的打击巨大。”
    论悉诺匝顾忌这一点。
    敌暗我明,唐军最擅长用阴谋诡计。
    但现去求援,需要到青海一带调兵,来回要近一个月时间。
    因为吐谷浑一带,九曲一带,已经没有骑兵可调。
    那时候怕是唐军河西的兵马,也能赶到战场上,黄花菜都凉了。
    这就是孤军深入的坏处。
    不论是大唐征突厥,还吐蕃进入河陇,如果发生遭遇之战,不可能再耗费时日去请援军,多会针尖对麦芒摆开阵势一战。
    “元帅可派遣快马,请求赤岭一带的大论,主动率兵马向河湟一带进军,甚至攻击唐军的营垒,牵制河湟一带唐军兵马。我们这边列阵防守,将车子推到大军外面,用以抵挡唐军的甲骑具装和铁骑。”
    谐拱思虑片刻后,又缓缓说道。
    他提议先等待几天,看看唐军是否主动攻击他们。
    “当今局势,确实只能如此。如果唐军没有其他援兵,此战我们必胜。如果唐军又有援军,我们需要视战况而定。”
    身为主帅,论悉诺匝在危机时刻必须当机立断。
    他令步兵依靠漓水皆阵,将所有的辎重、粮食、牛,放在军营的正中。
    其他北、西、南三面,皆以车子摆在前方,长矛步兵和弓手在车子后面,另外吐蕃还有一部分精锐的投石兵。
    他们将一车车早已准备好的石块倒下来,准备用他们心中“神圣”的兵器,去杀伤唐军。
    投石兵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兵种,古今全世界广泛应用。
    吐蕃投石兵用的工具名投石索。
    它是加强投石威力的简单可靠的工具。投石索一般用绳索编织,在中间带有弹兜,一端扎成一个可以套住手指固定的绳圈。
    投石兵使用时将石块放入弹兜,用绳圈套入手指,然后将另一端握在手中,投掷时面向目标飞速挥舞旋转投石索,当加速到极限时松手撒放,石块便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向目标。
    投石兵的威力并不小,他们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以上。虽然投出的石头没有穿透力,但在高速加持下依旧可以把敌人砸成重伤。
    吐蕃人对骑射技能嗤之以鼻,因为按照吐蕃传说,弓箭是在黑夜叉统治时期出现的武器,是邪恶的兵器。
    投石索才是圣洁的兵器,因为投石索是神王穆杰阔王发明的,穆杰阔王的后代就是吐蕃赞普。
    当然了,吐蕃战士中也有不少善于射箭者,吐蕃人心目中降妖除魔的英雄格萨尔王也有善用弓箭的传说。
    从吐蕃军中装备大量弓箭就能看出,他们潜意识认为弓箭比投石索更有杀伤力,但是不愿意承认。
    ……
    另一边。
    “李帅,吐蕃未撤离,而是在安营扎寨,等待我军来攻。他们的骑兵在侧翼。另外,吐蕃的重步兵在安乡桥前列阵防守我镇西军、漠门军。”
    探马向李瑄禀告吐蕃的动向。
    “我知道了,继续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