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164节
    “我并不会去进攻石堡城。当年信安王的战绩不可复制。吐蕃在石堡城周围的据点,时不时的骑兵入我唐境,就是为防止我大唐再突袭石堡城。据说吐蕃从赤岭到九曲,再到青海湖,烽火相连。一旦发现我军的动向,就会点燃烽火。吐蕃的大军在数日内会陆续到达。从攻城与吐蕃援军野战,必然要付出重大伤亡。”
    李瑄告诉刘晏。
    吐蕃的烽火百里一亭,已成制度。
    “那将军该如何?”
    刘晏问李瑄。
    “我任期内,拿下这里与这里,让石堡城变成废城,把吐蕃堵在高原上,绝入我大唐之路。这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啊!”
    李瑄要将刘晏引为心腹,自然要让刘晏知道他的战略。
    他希望刘晏随着熟悉陇右,能制定更完善的战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不会自大到只他一人去推测战术。
    不单单是刘晏,杨绾、高适、岑参,也该知道李瑄的战略。
    更多人去出谋划策。
    这才是幕府的意义!
    “恕属下直言,这比攻破石堡城更困难。”
    刘晏眉头拧在一起,郑重地向李瑄说道。
    “我迟早要与吐蕃在九曲、青海,进行一场决战,像薛仁贵大非川大战论钦陵那样。但我会在这之前,尽可能地削弱吐蕃的士兵人数,打击吐蕃的士气。决战之地,我会选择在唐、吐边境,不会远至大非川。”
    李瑄向刘晏说道。
    “属下不善兵事,但会全力支持李帅。”
    刘晏坚定地向李瑄拱手。他投笔从戎,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李瑄与刘晏谈论两个时辰,让小吏带刘晏安排住所。
    同时,令刘单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刘晏。
    从今日起,刘单可以随时巡查军队,把事情从“政务”,偏向“军务”。
    下午时,李瑄请车神塞入府衙。
    车神塞比李瑄稍高一些,但他古铜色的皮肤,看起来非常魁梧、健壮,不像李瑄看着像是个子高大的文人。
    史书上对车神塞记载的不多,李瑄只记得在安史之乱后,车神塞在某次攻坚战上中流矢而亡。
    现李瑄看车神塞的第一眼,就觉得车神塞是一名猛将。
    “车神塞拜见李帅。”
    车神塞见到李瑄后拜道。
    “君在陇西仗义之事广为流传,我遗憾于英雄流落他乡,而壮志未酬。所以召君回来为我的都虞候。”
    李瑄扶起车神塞,娓娓向他说道。
    “承蒙被李帅看重,能再归家乡,属下不胜感激。在太原府中,属下一身勇力,无用武之地。希望将来有战斗的时候,李帅能允许属下随军冲锋陷阵。”
    刚拜见李瑄后,车神塞就向李瑄请求道。
    他说话直来直去,非常痛快。
    “嗯……看来车虞候不喜欢都虞候这个职位啊!如果立下军功,抚恤好军队,将来会举荐你为主将。”
    李瑄知道车神塞有些学识,才会让他当都虞候。
    现在看来,都虞候不一定合适他。等有机会,再提拔适合的位置。
    “多谢李帅!”
    得到李瑄你同意,车神塞更加兴奋。
    “车虞候来湟水城,有无将家人到来。”
    李瑄关心车神塞生活似的,向他问道。
    “属下路过武功的时候,住几天看望亲人。属下想等稳定后,再将家人接过来。”
    车神塞向李瑄回答道,毕竟他们世代生活在陇地,迟早要重归故土。
    “嗯!我会举荐虞候为西平郡折冲都尉,算是很稳定了,有时间可以将亲人接至湟水城。”
    李瑄点了点头。
    西平郡折冲都督空缺,正好举荐车神塞担任。
    府兵制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天宝初年,各郡的折冲都尉还在,基本上都是混吃等死的人,或者给予将领们职事头衔。
    “谢李帅!”
    车神塞再次谢过。他见李瑄还关心他的家事,更为感动,有一种肝脑涂地的念想。
    实际上李瑄想问问车光倩有没有来。
    等车光倩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将车光倩召为亲卫。
    以后不一定会待在陇右,却一直会带在身边,为谋大事准备。
    和车神塞也交谈两个时辰,他主要是从车神塞口中了解一下太原府的事情,还有关于北方的动静。
    现在李隆基封回纥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骨力裴罗得到大唐天子的正式册封后,开始壮大实力。
    回纥人口不多是硬伤,但骨力裴罗抄掠其他草原族部,使其成为回纥族,以壮大自身势力。
    李瑄得知,回纥除了每年的上供外,还每岁与大唐互市。
    以良马换取大唐的绢。
    李瑄决定用陇右充沛的绢,前往朔方再换一批战马,以充实军用。
    虽然他是陇右群牧使,但不能一直去薅牧监的马匹。
    ……
    又过五日,现在是安乡别驾的高秀岩,日夜兼程来到来到湟水城。
    “拜见李帅。”
    高秀岩向李瑄拜道。
    “不必多礼!是关于围歼吐蕃的计策而来吧!”
    李瑄请高秀岩入座,高秀岩这个时候到来,明显是得到一些吐蕃的传回的信息。
    “吐蕃好生警惕,我派两名奴仆去告诉他们我投诚的消息,他们却把我的奴仆打得一死一伤。”
    想起这件事,高秀岩就气愤不已。
    “吐蕃定会怀疑你投降的真实性,也必然会让探子探查我是否与你有矛盾!你应该没把真正的计策告知奴仆吧?”
    李瑄回复后,又向高秀岩问。
    这种大事,都会长一个心眼。
    吐蕃的刑法严峻,普通小罪都会剜鼻挖眼。
    高秀岩的奴仆定没少受罪。
    “末将并未告知奴仆,我的奴仆以为我真要投靠吐蕃。”
    高秀岩回答道。
    要是事情败露,他必然不敢再来见李瑄。
    “吐蕃怎么回复!”
    李瑄问高秀岩。
    第119章 吐蕃大举入侵
    “吐蕃与我约定,十月十日,他们会率领大军前来。他们让我在那之前,控制边境的安边戍堡、烽火台。承诺事成后准我组建千户所,并授予金字告身,永久世袭……”
    高秀岩告诉李瑄。
    “他们派遣多少兵马,具体要如何行动?”
    李瑄向高秀岩问道。
    “回李帅,这样的计划,是吐蕃内部的事情,必然不会告知我。等十月十日那天,他们一定会先派士兵探查安边戍堡,如果戍堡没有接应他们,他们心有疑虑,可能不会进入我边境。”高秀岩摇了摇头。
    “那我们要考虑地更加周全了。”
    李瑄思虑片刻,点了点头。
    高秀岩肯定不好去询问吐蕃的具体行动,那样会露出破绽。
    “我会从陇右诸郡,寻一些犯下死罪的死刑犯,吐蕃将来的时候,在安边戍堡和烽火台的地方,为这些死刑犯穿上皮甲,将他们杀死。以免引起怀疑。”
    李瑄想到高秀岩如果“兵不血刃”占领戍堡就太假了。
    杀死被大理寺审核过的死刑犯,虽然不符合规矩,但这是唯一的对策。
    就算被弹劾,李隆基也不会怪罪。
    “还是李帅想得周到。”
    高秀岩心中后怕,如果不是李瑄提醒,他定忽略这一点。
    “郡兵不太靠谱,我会令镇西军出一千士兵,冒充郡兵,作为你的手下。关键时刻,这一千兵马还可以阻碍吐蕃士兵的后退之路。”
    李瑄让郡兵撤走,他更信赖边军。
    “遵命!”
    高秀岩领命。
    李瑄又与高秀岩谈论一番后,让高秀岩立刻回安乡郡做准备。
    要随时传递任何消息,等待李瑄下一步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