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112节
    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随着李龟年最后一曲结束,众人恭送圣人和娘子离开。
    从这一日起,杨玉环开始正式的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就等着圣人册封。
    宴会散去,在宫人的指引下,大臣们相继离开。
    次日,李瑄与李白、王昌龄相约,去龙首原郊游,竟日而归。
    正月四日,正式上班。
    李瑄也得上朝,繁琐的仪式,不太适应,而且武将上朝颇为无聊。
    一大早不到卯时就要起来,上午巳时才能回来。
    于是李瑄在正月初七时上禀,希望立刻去平定海贼。
    圣人同意,令十日出发。
    同时,贺知章因病为由,辞官还乡,度为道士,舍本乡家宅为道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李隆基诏令准许,又赐鉴湖一曲。
    李瑄最后和裴晃、裴胄游玩一天,又去王维那里学习一日乐器后,准备率左千牛卫离京。
    第91章 问擒拿海贼之策
    “七郎为何要这么急着离开?”
    送李瑄出长安的路上,李适之问道。
    刚回来没多久,就要马不停蹄去讨贼,李适之很不舍。
    “只争朝夕!”
    李瑄确实想抓紧时间立功,还有就是亲朋好友都聚过,没必要再浪费时间。
    此时的李瑄,穿着漆黑如墨的山文将甲,还有特殊的纹路点缀,兜鍪华丽,比之前的山文甲更威武霸气。
    “吴令光盘踞临海等郡八年之久,为人一定小心谨慎。海上不比草原,万事要小心!”
    李适之不再多说。七儿有大志向,心思缜密。
    除了战场上身先士卒外,其他哪里都让李适之放心。
    战斗跃马在前,李适之劝不住,只能相信李瑄的勇力,能一直碾压敌人。
    “父亲放心,行军需要一个多月,足够我想办法。”
    远征三千里,虽然全军骑马,但李瑄不指望那群禁军急行军。
    一日行进八十里,算十分不错了。
    出长安城的通化门,一万千牛卫禁军已经就位。
    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其中三千人披黑色明光甲,剩下的全是披最精致的黑色皮甲。
    并且最少有一半的禁军,携带弓矢。
    乍一看装备精良,如果这批骑兵出现在草原上,纵敌有两万胡骑,也会吓得掉头就跑。
    他们的真实战力如何,李瑄一清二楚。在战斗意志上,完全没法身经百战的边军相比。
    不过对付数千名海贼应该足够了。
    以前的千牛卫是执掌御刀的侍卫宿从,但开元以来,北衙禁军已经完善,围绕在李隆基身边的禁军为羽林卫、龙武卫。
    府兵制的崩坏,让千牛卫变得虚有其表。
    此行的禁军中,还有五千匹驮马随行,托运行军物品。
    粮食不必携带过多,所过郡县提供粮食。
    李瑄此行带着亲卫和张兴。
    左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奉李隆基之命,送李瑄过广运潭。
    李适之也跟着,目睹李瑄消失在视野中后,他才和陈玄礼一起离开。
    行军的路上,李瑄认识左千牛卫的将军。
    有两名左千牛卫中郎将,共同统领左千牛卫。
    一名叫陈琥,一名叫李丘铭。
    李丘铭是宗室子弟,是渤海王李奉慈的后代。
    李瑄自看他的第一眼,就觉得他被酒色掏空身体,上个马都摇摇晃晃。
    陈琥虽然个子不高,但长得精壮,对李瑄执礼的时候恭恭敬敬,看起来比李丘铭靠谱许多。
    “将军,太阳即将落山,不如休息一下,明日再行。”
    还没走到蓝田地界,李丘铭就来请求李瑄停止行军,安营扎寨。
    “再行军一个时辰,所有马匹快步奔行。”
    李瑄掐着时间呢,每天黄昏的时候,马匹快跑一段路程,争取行军八十到九十里。
    两京古道,路途宽敞。
    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
    “一个时辰,天已经漆黑!”
    李丘铭抱怨道。
    本来好好的,在长安快活似神仙,突然被召出来平定海贼。
    这就算了,原以为月底才出发。刚过完年没多久,就要离长安。
    禁军们怎么会没有怨言呢?
    禁军一旦失去当兵的血性,即便李瑄威名赫赫,他们也依然消沉,想着混过去。
    “你还记得违抗军令的结局吗?”
    李瑄盯着李丘铭,沉声说道。
    一天不到,中郎将就能顶撞他,如果退让,到临海后,还如何去号令军队?
    “兄弟们,你们还想再行军吗?”
    李丘铭虽然害怕李瑄的眼神,但还还是心一横喊道。
    “不想……太累了……”
    “将军停下来吧,我们已经走得够远。”
    “看路边的田舍翁都在往家赶……”
    “马也要休息……”
    一众千牛卫士兵七嘴八舌地迎和。
    李丘铭和左千牛卫的所有郎将,军官都关系很好,平时没少在一起逛青楼。
    一众士兵们也在跟着煽风点火。
    在他们看来,李瑄只是个临时的将军,迟早要去边疆。
    甚至有人在心里诽谤,为什么李瑄是左千牛卫将军,而不是左武卫、左威卫将军?
    这看呆了李瑄的亲卫,这点路就喊累吗?
    他们都是边军出身,以前禁卫军在他们心中,都是高大上的存在。
    “停!”
    李瑄下令,骑兵停止行进。
    “来人,将李丘铭拉下马,打二十军棍。”
    李瑄又向亲卫下命令道。
    他本就要立威。这李丘铭正好撞上来,就拿他来震慑左千牛卫。
    “胆敢……”
    李丘铭面色一慌,他本以为李瑄会妥协,让他们行军时舒舒服服。
    没想到李瑄这么坚决。
    不就是早点休息,至于吗?
    李瑄的亲卫唯李瑄是从,只要李瑄一声令下,天王老子也敢打。
    被酒色掏空的李丘铭刚想转马,就被亲卫拽下来。
    “你们还不过来帮我?”
    李丘铭是好歹是四品武职,也有亲卫。
    但这亲卫不是战场宿卫,不知所措。
    就在他们咬牙想要保护自家将军的时候,只听李瑄一喝:“怎么?军令都想违抗,想要造反吗?”
    这不仅是对李丘铭的亲卫说,还在对骚乱的千牛卫道。
    如果说受到压迫反抗能理解,如果只是多走一段路就想反抗,那真就无药可救了。
    千牛卫们默然,他们的家人都在长安。
    谁敢不尊主将?
    而且传说李瑄杀人不眨眼,多走一个时辰就多走一个时辰吧,骑马又不累。
    “嘭!”“嘭!”
    李瑄的亲卫抄起军棍就对李丘铭背部打了起来。
    疼得李丘铭哇哇大叫,连连求饶。
    所有的千牛卫看着,心惊肉跳。
    二十军棍打完,差点把李丘铭的小命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