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天将军 第107节
    “为父是什么?以前是中书令,现在右相,在中书门下堂执政事笔!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若非刑部暗中通知,我还被蒙在鼓里。”
    李林甫拍着院中的花树,自宰相来,从未有过这么被动的时刻。
    他何等精明,能让首席宰相蒙在鼓里,是李隆基发话了。
    敢堂而皇之的针对他,韦坚没这个能力。
    匹夫李适之!
    还有李瑄,自从看到李瑄回来就感觉不对劲,果然要搞事情。
    和李瑄没关系,他是不信的。
    “相公,吉温来了。”
    奴仆通知吉温在府外等候。
    “快叫吉七进来!”
    李林甫赶紧传唤。
    萧炅被贬后,将吉温推荐给他。
    通过考验,李林甫发现吉温是大才,于是将吉温举荐为刑部员外郎。
    “拜见相公!”
    吉温被带入客厅后,向李林甫一礼。
    “不必多礼,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林甫开门见山地问。
    “据说是大理寺少卿杨璹到左相府上负荆请罪,将自己贪污的金银财宝都上缴,并供出吏部王侍郎、崔侍郎,郎中、员外郎、诸多主事、书令史一共五十八人,大理寺官吏十人。圣人龙颜大怒,已下令召回江南东道采访使、江南西道采访使、淮南采访使、山南东道采访使、山南西道采访使。”
    吉温一口气将得到的消息,道给李林甫听。
    大唐自开元二十一年起,将天下分为十六道。
    即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河西道、剑南道、黔中道、岭南道。
    每一道设采访使。此为使职差谴官,一般都资历较老的臣子担任,他们负责检查刑狱和监察地方管理,类似于汉代的刺史。
    边塞的一些采访使,会由节度使兼任,有时候节度使还会再兼任度支使,使节度使集军、政、财为一身。
    “杨璹,他不想活了吗?”
    李林甫惊呆,杨璹是他非常信任的属下。
    还是他除掉李适之的重要帮手。
    通过宴会,李林甫估算出李适之的酒量不如杨璹,很容易将那匹夫灌醉。
    他许诺完成此计后,令杨璹位列三品。怎么会突然间背叛他?
    “这五个道的采访使,皆为大人推荐。”
    李岫想到至关重要的一点。
    “为父知道!”
    李林甫沉声说道。
    江南是物产富饶之地,所以他一直想在那里扩大影响力。
    比如不久前身为山南东道采访使的韩朝宗调回来后,他立刻派自己的党羽,补了山南东道采访使的缺。
    采访使巡视地方,地方官吏为讨好采访使,会用美色、珠宝诱惑,那烟雨朦胧,锦绣繁华的江南,有几个能不被腐蚀?
    当今的政局,早已不是开元前中期。
    大唐国力在增加,但百姓却越来越贫苦,耕地也逐渐变少。
    因为钱财都落到权贵手里,欲望在无限膨胀。
    想蒙住李隆基的眼睛,捂住李隆基耳朵者,可不单单是李林甫一个人,而是广大的利益群体。
    谁也无法遏制这种现象,皇帝只能时不时抓一批典型,以儆效尤。
    “吉七,你通知那些被抓住的吏部官吏,让他们咬死不要承认。刑不上大夫,他们要是敢严刑逼供,我上奏圣人,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李林甫向吉温吩咐。
    没有人敢对一大群吏部高官严刑逼供。
    死不承认,或许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他对李隆基的了解,不会一下处置那么多官吏。
    “是,相公!”
    吉温也很难顶,本来以为靠上李林甫要起飞,这段时间看下来,李林甫并非传说中的一手遮天。
    但现在他只能靠近李林甫,去赌李林甫可以度过难关,将来再提携他一把。
    “看看兴庆宫周围的这些坊间,哪个豪宅中没有金银珠宝?他李适之敢说自己干净吗?就说现在江南西道采访使齐澣,他不仅与我亲近,还与高力士有联系;还有江南东道采访使杨奇,他每年赠给诸王的珍宝难道是俸米换的吗?”
    李林甫骂骂咧咧,恨得牙痒痒。
    “大人,该如何?”
    李岫不禁为父亲着急。
    “府中珍宝,只要不是圣人的赏赐,明日全部运送到城外宅院藏起来。”李林甫向李岫嘱咐道。
    他也收过不少宝贝。
    右相府光奴仆、护卫、婢女有上千人,家中钱财以亿计算。
    “遵命,大人。”
    李岫应道。
    ……
    翌日。
    “相公,那些吏部官吏皆不承认自己受贿。也不承认与诸采访使有联系。”
    韦坚一大早顶着熊猫眼来到左相府。
    御史台时不时会来监察,根本无法对这些官吏用刑,哪怕是最低等的八九品小吏。
    现在御史大夫为王忠嗣摄,王忠嗣在外,以御史中丞杨慎矜判事。
    杨慎矜虽然未依附李林甫,但杨慎矜的官职为李林甫所升。所以杨慎矜保持中立,呈观察态度。
    也就是御史台既不帮助李适之和韦坚,也不对付李林甫。
    “让庄园内的奴仆指认去过那里的官吏。”
    李适之向韦坚说道。
    “他们都是奴仆,人微言轻,而且给出的回复不肯定。如果吏部官吏没有签字画押,圣人不会认可。”
    韦坚向李适之回道。
    连家中的宝贝,都说是自己的祖上传下来的。像是统一口径一样。
    身为刑部尚书,韦坚自然知道刑部布满李林甫的眼线。
    “七郎!”
    李适之将正练写字的李瑄叫过来。
    “见过韦尚书。”
    李瑄向韦坚行礼。
    “李将军英俊,可有办法吗?”
    韦坚知道李瑄是个麒麟儿,除勇武外,还有智计。
    “刑部中不老实的人太多。韦尚书有无信得过的心腹?”
    李瑄对韦坚问道。
    “有!”
    韦坚好歹当了半年的刑部尚书,笼络一批心腹。
    李瑄向韦坚耳语几句,最后说道:“按照我的说法,必让吏部官吏老老实实签字画押。”
    他将史书上吉温的阴险办法告诉韦坚。
    韦坚眼睛一亮,立刻告辞前往刑部。
    ……
    六十多名吏部、大理寺官吏,包括两名吏部侍郎,全部被韦坚换到一所新的院子关起来。
    院子中,除了刑部的卫士,就只剩下韦坚的亲信。
    大理寺卿李道邃是清流一派,厌恶李林甫专,即便有他的佐吏,也未干扰韦坚。
    韦坚和李适之承诺不牵连到他。
    御史中丞杨慎矜过问,却被韦坚信誓旦旦的保证,绝不动用刑法。
    “诸位,我劝你们老实签字画押,以免受皮肉之苦。”
    韦坚又将这些吏部官吏集合在一起,向他们威胁道。
    “韦尚书,没做过的事情,何必冤枉我们!”
    吏部侍郎崔岳硬着脖子说道。
    “圣人让我成为主审,我已掌握一些证据,奈何你们还是不签字画押,我只有出下策了。”
    韦坚一声令下,四名卫士拉着其中两名吏部官吏,进入一所刑房之中。
    其他的吏部官吏,就在院子里呆着。
    “放心,我们都是朝廷命官,他不敢对我们用刑!”
    崔岳虽然这么说,但心虚得很。
    下一刻,他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