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笛陪着奶奶,一个人吃饭,没有食欲。
许笛是饿了,一连吃了两碗粥,又吃了一张菜饼子。
钱奶奶看着小笛吃的香,自己不知不觉也吃了一碗粥,半张饼。
“奶奶,你再休息一会,半个小时以后,再吃药,我把东西收拾了。”
许笛收拾完,给奶奶吃了药,量了体温,降下去一些了。
钱奶奶睡着了,许笛往牛坊大队打电话,问问爷爷奶奶的情况。
接电话的正好是许二叔,许笛说了这边感冒的很多。
“小笛,你不用担心,你爷爷奶奶身体不错,没生病。”
“行,那就好,现在感冒的老人孩子很多,让爷爷奶奶注意点。”
“知道了,你要是忙不过来,往回打电话,让你二婶去帮你。”
许二叔也担心侄女,一个人,照顾老的,小的,也不容易。
“知道了,二叔,我忙不过来就给你打电话。”
知道爷爷奶奶没事,许笛也就放心了。
把家里房间都打开,通风。
中午,许笛又给奶奶量了体温,已经不少了。
钱奶奶睡了一上午,趁着阳光好起来溜达一会,吃了午饭,又吃了药,又困了。
许笛看奶奶睡了,她也眯一会,昨晚没怎么睡。
“小笛,小笛,醒醒。”
“吴姨,怎么了,是奶奶不舒服了吗?”
许笛被叫醒,以为奶奶又不舒服了。
“没有,不是钱姨,是隔壁的邻居,说是有急事,想请你帮忙。”
许笛以为是何嫂子,穿鞋出去了。
“你好,打扰了,我是隔壁的,我家老伴发烧了,家里没人,我扶不动。能不能请你帮帮忙,送去医院。”
许笛知道这是住在另一边的邻居,老夫妻两个带着两个孩子。
“您别急,我去找人。”
许笛一个人,没法搬动隔壁的老太太,她可比自己高不少。
“有人在吗?”
有事找警察,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常识。许笛拍了拍前院的大门,希望有人在。
“嫂子,怎么了?”
一个二十多岁的公安睡眼惺忪的出来开门,他是退伍军人。
“小陈,打扰你了。隔壁的老太太病了,老爷子挺着急,我一个人也背不动,找你帮忙。”
“嫂子,你等我一下,我换双鞋。”
小陈刚才穿着拖鞋来开的门,赶紧进去换了衣服,随着许笛进了隔壁的院子。
许笛也没心思老院子,和小陈一起进屋,老太太躺在床上,脸色绯红。
“林爷爷,你拿着林奶奶的证件,咱们现在去医院。”
“行,行,太谢谢你们了。”
小陈背着林奶奶,许笛在后面帮着托着。
“林爷爷,我们先去医院,你自己慢着点。”
小陈体力不错,没一会,就到了医院。
一通检查,老太太是肺炎,所以高烧不退,需要住院。
许笛让小陈先回去,害怕公安局临时有事找不到他。
她自己留下来,帮着办好住院手续,等老太太打上针,许笛才松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林爷爷,你们吃中午饭了吗?”
“没有,一会我出去买点。”
“那你别出去了,我回家煮点粥,弄点清淡软和的给你送过来。”
“太麻烦你了,等我家孙女放学,麻烦你告诉她一声。她哥这两天出门了,没在家。”
老爷子没想到老伴病的这么厉害,不然,就不让建设出去了。
许笛回到家,让吴姨帮着煮点粥,她自己先去洗了个澡。
又摊了一些菜饼,送到了医院。
晚上,何家人听说隔壁邻居生病了,也做了点吃的,让他家孙女带去医院。
这场感冒,钱奶奶吃了一个星期药,才算好利索。
隔壁的林奶奶,住了一个星期院,才出院。
他家孙子回来以后,买了不少吃的,送给许笛,小陈和隔壁他也去拜访了。
幸好,两位老太太都痊愈了,孩子抵抗力还不错,没有受影响。
只有隔壁的小西,淌了几天鼻涕,吃了点药,也好了。
林家老太太恢复的慢,虽然她才六十多,但是之前下放,身体不太好。
经过这次的事情,许笛家左右邻居也算熟悉了,慢慢的走动起来,钱奶奶也多了几个朋友,偶尔一起坐在院子里喝喝茶。
许笛松了一口气,她希望奶奶能长命百岁。
她们这一代人,为国家做贡献,奉献了很多,应该多享受几年,亲眼看看祖国的蓬勃发展。
第244章
六月的感冒陆陆续续的,直到进入七月才销声匿迹。
许笛庆幸,孩子们的抵抗力不错,不然,大人孩子一起感冒,也够她受的。
七月初,张朝阳回来了,正好,许笛要应付期末考试,家里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张朝阳回来以后,才知道奶奶生病了。
“奶奶,你生病了,我都不知道。”
“你也是身不由己,以后要对小笛好,我生病,辛苦的是小笛。”
钱奶奶心里有数,她这年纪了,说不上哪天的事。
她并不害怕死亡,比起那些早早离开的同志,她算是够本了,多活了几十年。
“奶奶,我知道,小笛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
我争取活的健康长寿一些,等退休了,我照顾她。”
张朝阳现在想要好好活着,争取比小笛多活几年。他觉得,先去的人比较幸福,不用思念离开的人。
“行了,我一时半会的还死不了,不用担心。”
“奶奶,你要长命百岁。
我去检查一下房顶的瓦片,马上要到雨季了。”
张朝阳去仓房找梯子,检查瓦片,他还是可以的。
“你是张大哥吧,许笛姐的丈夫?”
“是啊,你是?”
张朝阳对于自家的邻居还真不认识。
“我是隔壁林家的林建设,上次我奶奶生病,多亏了许笛家帮忙。张大哥,你这是要查看瓦片,我帮你一起。”
林建设刚修完自己家的房顶,看见隔壁刚爬上来的张朝阳。
“谢谢你,我自己可以。”
“没事,我身子轻,上去走比较容易。”
林建设说着,人就从房子上下来了,没一会,张朝阳就听见自家门铃响了。
“张大哥,我来了。”
林建设性子活泼,十九岁的男孩子,现在倒腾一些东西,摆摊。
“你慢点,你今天休息?”
“我没工作,去年底平反回来的。下放前,刚上初中。去劳动改造,也没法上学,回来以后,感觉年纪大了,也学不进去。
我现在进点货,摆摊呢。”
林建设笑呵呵的,不觉得难为情。
“挺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国家领导不也提倡,让没有工作的青年,自力更生,自寻出路吗?
而且,现在国家鼓励个体经营,你跟着国家政策走,遵纪守法,也能干出成绩。”
张朝阳也研究这方面的政策,他们部队每年都有转业的战士,也不是所有的都能分配工作的。
“张大哥说的对,我爷爷也是这么说的。他说只要脚踏实地,总能挣口饭吃。”
林建设和张朝阳聊的挺投机,两人一起,活干的挺快。
以前,他们刚平反回来,爷爷奶奶害怕,不敢和外人接触。
要不是奶奶生病,爷爷着急,没办法,过来寻求帮助,借此打破僵局,和邻居慢慢接触,心情也好了很多。
林建设干完活,就回家了,他晚上坐车去津市,去上一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