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妮家小的喝奶粉,大的定牛奶,一个月,差不多花了她半个月的工资。
“是吧,我家三个孩子定牛奶,去少年宫,做衣服,买鞋,零零碎碎的,真不少。”
许笛算了一下,三个孩子,一个月的花销,差不多是一个工人的工资了。
幸好张朝阳挣得多,不然,她也不敢这么养女儿。
两人都有孩子,话题基本就围绕着孩子转了。
“许笛,你大姐回来了吗,我看她家的两个孩子,远离爸妈,也挺可怜的。”
“我不清楚,我和许梅不怎么联系。现在住的远了,我回去的次数少了。”
许笛这半年没怎么回娘家,小军不在家,她其实并不想回去。
偶尔回去,碰到她大嫂,也是听她抱怨许母偏心,话里话外的,撺掇她找许母闹。
许笛不明白,她大嫂之前感觉也不这样,自从和她娘家闹出一些事,性子好像变了。
“我去接我家大宝遇见过几回,两个孩子哭着要妈妈,你妈哄了半天,孩子还是哭个不停。”
当妈的,就看不得这样的,杨大妮觉得挺难受的。
许笛上次回去,发现许母瘦了不少,可能跟两个孩子上火了。
杨大妮在许笛家待了一下午,走的时候,许笛给她摘了不少蔬菜。
八月的时候,许笛听说许梅回来了。
许父打电话,让她带孩子回家吃饭,说许梅回来了。
许笛带孩子从少年宫上完课,直接回了娘家。
家里人挺全,除了放假依然集训的许军,其他人都在。
“小姑,暖暖,团团圆圆。”
许平安看见小姑姑她们进来,赶紧打招呼。
“平安,想小姑姑没有?”
“想了。”
暖暖也和姥姥姥爷大舅舅妈打了招呼,许梅她们不认识,妈妈让叫大姨,她们也叫了。
“大姐回来了,考上哪所大学了?”
“你姐夫的那所大学,沪市最好的大学!”
许梅意气风发,她从小学习就好,要不是因为孩子生病,她去年就考上了。
“恭喜你!”
许笛挺佩服许梅的,她学习好,从小就好。
“许梅,你这是来接孩子们去爷爷奶奶家的?”
许大嫂看不上许梅张扬的样子,考上大学就了不起了。
“大嫂,我家孩子又没让你照顾,你怎么这么大的意见。
你没去过沪市,不知道那边住房有多紧张,孩子奶奶家,十多口人挤在弄堂的三间房子了,根本没有地方住。
我先去学校看看,能不能在那附近租到合适的房子。
要是租到合适的房子,我明年就把孩子接过去。我也想孩子啊,孩子也想爸爸妈妈。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和自己的孩子分开。”
许梅说着,眼泪下来了。
许母很心疼,她虽然也想许梅把孩子接过去,但是听到她这么不容易,又心软了。
许笛没有发表意见,这事不需要她出钱,也不需要她出力。
“那是,有娘家帮着养孩子,要是我,我也高兴。”
许大嫂语气不太好,说完,起身出去了。
“大嫂,你……”
许梅想说什么,被许母阻止了。
在娘家吃了一顿饭,许笛带着孩子回去了。
姐妹亲情什么,在她和许梅之间,从前可能有点,但也不多。
第222章
许梅怎么和父母商量的,许笛不清楚,最终,许梅一个人去了沪市,孩子依然留在了娘家。
这件事,还是林薇说的。
八月中旬,林薇休息,带着孩子过来玩。
“许笛,你大姐走了,你知道吗?”
“不知道,我们就见了一面,还是她刚回来的时候。
大嫂,你这又有什么又不知道的新闻,说来听听。”
“看来,你和许梅真的不亲。
一般家里,都是姐妹之间关系更好,你家还真挺与众不同。”
林薇没有亲姐妹,她和堂姐妹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可能我们姐妹缘分比较淡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怎么了,她和你说什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说了一些沪市的事情。她公婆好像对她不太满意,对她生的两个孩子也不上心。
李更生,就是许梅男人,之前有个处的比较好的女同学,两家关系也好。
如果不是去下乡,两人分开了,可能,顺理成章的就结婚生子了。
现在,两人各自嫁娶,但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林薇听许梅说这些的时候,真的为她不值。
今天把这事和许笛说,也是想着,让许家人多体谅一下许梅,她现在,进退两难。
“明知道李更生那样,婆家人也不待见她,为什么还要去沪市,她既然能考上沪市那么好的大学,京市的大学也可以的。”
“她想再争取一下,毕竟还有两个孩子,她们结婚这么多年了,感情也不是一点没有。
许梅之所以没把孩子带去沪市,也是想着,万一两人分开了,孩子,她不会交给李家。
毕竟,许梅生她家闺女的时候,难产,以后不能再有孩子了。”
林薇也想不明白,许梅曾经那么要强好胜的一个人,怎么就非得在姓李的那一棵树上吊死。
“我们不是许梅,她自己做的选择,应该是深思熟虑的。
而我爸妈选择帮她带孩子,也是她们想好的,考虑清楚的。”
不是许笛冷漠,而是许梅一开始就把她拒之门外了。
也许知道她找到工作留城的那一刻起,她和许梅之间的隔阂就无法消除了。
“也是,我是站在许梅朋友的立场说话,想着你们多理解她。
但是站在你妯娌的立场,我又会觉得你做的没错。
所以,我今天的话说了等于没说,没有一点实质的作用。”
林薇觉得自己托大了,说了不该说的话。
“没关系,我没往心里去,也不会因为你的话,改变和许梅之间的关系。”
许笛和林薇关系不错,算是难得的关系融洽的妯娌了。
她们和冯丽萍相处的就不多,住的远,又有张母在中间搅和,三人之间关系淡漠。
居家过日子,基本就这些事,婆家的,娘家的,剪不断,理还乱的。
院子里,轩贺带着四个妹妹,两只狗,一只猫,嘻嘻哈哈的笑声,传过来,许笛和林薇也笑了。
九月,许笛开学了。
暖暖也去了附小上学,许笛给她做了双肩书包,许强从南边带回来的牛仔布料,比较厚实。
许笛仿照小学生的双肩书包,做的比较成功,除了没有拉锁,用的是纽扣。
就这样,许笛每天先送暖暖去学校,再骑着自行车去自己的学校。
暖暖放学早,吴姨去接她。
团团圆圆也去了托儿所,她们的托儿所离家很近,里面都是京大教职员工的孩子,管理的很不错。
十月的时候,张朝阳回来待了几天。
许笛不知道他在部队负责什么,但是,看着他身上的伤痕,也知道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
别的不说,张朝阳身上枪伤就有好几处,最明显的一处是胸口那处。
“媳妇,学校功课难吗?”
“功课挺多的,九月份大一新生入校了,我们成了大二学生了。
要学的功课多了,每天有背不完的题,头都大了。”
许笛是真的觉得不轻松,她也是咬紧牙关硬撑着呢。
英语她也没有扔下,时不时的,白微微还要和她练口语。
白教授当年留学,说的一口纯正的伦敦腔,白微微兄妹十多岁以后,就跟着白教授学英语。
所以,两人的英语基础非常好,尤其口语,真的很流利。
白微微知道许笛在自学英语,给她找了很多的资料,有时间就带着她练口语。
说到白微微同学,经过张教授和白教授共同努力,那两个冒名顶替的女生被退学了,她们身后的家族势力也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