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493节
    甄宓的话没能说出口,心里不禁感到一阵失落,于是喊住正准备离去的随侍宫女,对她吩咐道:“等陛下忙完了替本宫转告陛下,就说今晚本宫会在宫里准备好红豆羹,等陛下前来享用。”
    “是,贵人。”
    随侍宫女躬身领命。
    甄宓稍稍放心,随后从随身的香囊中取出一颗金豆子,放在案上道:“赏你的,拿去吧。”
    她对待下人向来不吝啬赏赐,眼前之人是天子的随侍宫女,拉近关系以后也方便办事。
    然而随侍宫女却并未上前受赏,微微颔首说道:“多谢贵人美意,但如此重赏,奴婢不敢受。”
    甄宓闻言略有些惊讶。
    她还是第一次碰见拒绝她赏赐的下人,要知道一颗金豆子可是抵得上普通百姓一年的开支了,这随侍宫女居然不心动?
    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后,甄宓见其言谈举止不俗,便略带好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随侍宫女道:“奴婢出身南郡郭氏,小字女王。”
    “郭……女王?”
    听到随侍宫女的话后,甄宓和吕玲绮都吃了一惊,显然没想到区区一宫女居然会有如此霸气的名字。
    “伱这名字倒是奇特。”
    吕玲绮从没见过有人以“女王”为名,这不像是一个女子该有的名字。
    郭女王并不因自己的名字而感到羞赫难堪,镇定自若地说道:“此乃家父所取小字,自幼父母邻人便以此名唤奴婢。”
    “如今奴婢的父母双亲皆已故去,此名乃父亲所遗留,故不敢改。”
    “若有冒犯之处,万望贵人恕罪。”
    郭女王的态度谦卑有礼却不低声下气,这般气度着实很不一般。
    而甄宓和吕玲绮自然不会小心眼到因为一个宫女的名字而降罪迁怒,她们只是感到有些惊讶而已。
    听完郭女王的解释后,甄宓道:“无妨,你且退下吧。”
    “多谢贵人。”
    郭女王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开紫云宫。
    ……
    宣室。
    刘协一进来便见到诸葛亮、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人都已在此等候,正在兴奋地讨论着什么。
    “什么消息竟让诸位爱卿如此高兴?”
    刘协大步走入宣室,笑着问道。
    众人闻言纷纷投来目光。
    上前行礼过后,郭嘉一脸激动地说道:“陛下,好消息啊!”
    “益州那边传来消息,荆州牧已攻破成都、将益州全境收复,刘璋逃亡荆州!”
    郭嘉简单将消息内容说了一遍。
    语气里有藏不住的高兴。
    益州对眼下的朝廷而言虽是飞地,但等到朝廷南下之际,便可联合益州的兵马一同对荆州展开夹击!
    “除此之外——”
    等到郭嘉说完后,贾诩跟着开口补充道:“荆州那边传来消息,曹操已经杀了刘琮、蔡瑁!”
    第377章 联合刘备!讨伐马超!
    听到从郭嘉、贾诩两人口中说出来的消息后,刘协感到相当吃惊。
    他不久前才下旨让刘备讨伐刘璋,而今才过去数月时间而已,益州竟被刘备给攻占了!
    这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转念一想,刘备麾下有关羽、张飞这两员虎将在,又有徐庶、庞统两人为其出谋划策,攻占益州也在情理之中。
    而比起这个消息,刘协更关注的是曹操杀刘琮、蔡瑁之事。
    “曹贼杀刘琮夺权,难道不怕引起荆州各大世家的反弹?刘琮怎么会对他如此没有防备?”
    刘协向贾诩询问道。
    曹操身上有背刺孙权的前科,刘琮和其联盟,应当更加提防才是,怎么会被轻易杀死?
    而且曹操杀了刘琮,再度行背信弃义之举,荆州各大世家又岂会地倒戈相向?
    “启禀陛下。”
    贾诩拱了拱手,向刘协解释道:“据绣衣使所探听到的消息,在不久前的中秋节时,刘琮于府上设宴宴请曹操。”
    “在宴会进行中,伪帝忽然带领甲士冲入宴席,当着荆州各大世家以及名士的面称自己被刘琮、蔡瑁所囚禁,还扬言他们二人弑杀刘表刘琦父子。”
    “于是曹操以刘琮、蔡瑁挟持天子为由,将他们当场斩杀,各大世家亦望风而投。”
    听完整个事件的过程后,宣室内的众人皆面露惊异之色,就连刘协也皱紧眉头,眼神微微闪烁。
    “不愧是曹操。”
    刘协心中叹道,深深感受到了这位乱世奸雄的手段。
    如果直接兵变杀刘琮和蔡瑁,绝对无法顺利入主荆州;但让汉献帝出面降罪,再以不尊天子的名义动手,那就占据了大义名分。
    再加上曹操自身的兵力也足够强大,所以荆州各大世家们只有臣服这一条路可走。
    毕竟刘琮上位不久,而且上位的手段也并不光彩,全靠蔡瑁才能坐稳荆州之主的位置,根本没有威望可言。
    与其为了一个已死之人给自身招来祸患,不如换一個人支持,直接倒向曹操。
    “陛下。”
    司马懿神色凝重地开口道:“曹贼本就占据江东,如今又夺取荆州要地,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心腹大患。”
    “眼下益州已被玄德公收复,而曹贼刚刚占据荆州势力尚未稳固,臣以为不如趁此良机发兵攻打荆州。”
    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而且十分富饶,如果让曹操完全掌控荆州,那么实力将大大提高。
    所以现在正是讨伐的最佳机会。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才刚刚提出来出来,杨修便开口反对道:“司马御史的观点,恕我不能苟同。”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杨修。
    司马懿皱起眉头,不悦地道:“杨常侍何出此言?眼下不出兵讨伐曹贼,莫非要等到他消化完荆州之后吗?”
    从战略角度上来说眼下打曹操是完全没问题的,正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德祖,你有何想法?”
    刘协微微抬手,示意司马懿先别开口,然后向杨修询问道。
    杨修平时在讨论时并不怎么发言,现在忽然开口提出反对意见,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回禀陛下。”
    杨修躬身一礼,然后正色道:“臣曾经被迫为曹贼效力,对他的性格可谓了若指掌。”
    “以曹贼之狡诈,不可能不防备着朝廷趁荆州未稳之际前来讨伐,所以他肯定已经做好了准备,贸然发兵恐中埋伏。”
    “此外荆州位置险要、水路颇多,朝廷的兵马都是北方人,入荆州作战处于劣势。”
    “故而臣以为眼下不宜出兵。”
    杨修侃侃而谈,在他看来司马懿的想法是没错的,但还有不周到之处。
    比如要考虑曹操是不是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还要考虑到军队不擅长水战的问题。
    “嗯……”
    刘协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然后对杨修点头道:“德祖言之有理,这两个问题确实需要考虑。”
    “仲达日后出谋划策不必太着急,更不可轻敌大意。”
    刘协不轻不重地说道。
    司马懿当然是极聪明的,战略眼光也很敏锐,但有些太急于表现自己,往往喜欢抢在众人之前提出意见。
    司马懿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惭愧之色,低头拱手道:“臣谨记陛下教诲。”
    在说话之际他忍不住看了眼诸葛亮。
    见到后者依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司马懿不禁在心中叹息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得改一下自己的这份好胜心了。
    小小敲打了司马懿一番后,刘协向众臣问道:“既然攻打荆州不可行,诸位爱卿觉得接下来当如何?”
    郭嘉稍作沉吟,回答道:“臣以为暂时还是以修生养息、继续扩充军队为主。”
    “毕竟冬季将临,不妨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洛阳重建完毕、迁都过后,再考虑动兵之事。”
    郭嘉的这个想法得到了贾诩、杨修、法正的一致点头认可,司马懿则继续保持沉默。
    “孔明,你怎么看?”
    刘协见到诸葛亮一直不发表意见,于是主动询问道。
    “回禀陛下。”
    诸葛亮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臣以为当出兵讨逆,不宜修生养息。”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侧目。
    司马懿一脸惊愕之色。
    刘协挑眉问道:“孔明的意思是,赞同仲达出兵讨伐荆州?”
    “非也。”
    诸葛亮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杨常侍之言的确不错,眼下讨伐荆州并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