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墨染民国 第219节
    “这些老百姓也怪可怜的,打仗也不是老百姓要打的。”
    ……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但没人像顾书潮一样,在看完后觉得,以后迟早发生另一场战争。
    说书先生这时,又拍了一下醒木,随即道:“诸位,《新小说报》上,还有跟云景先生新书有关的内容,我给你们读一读!”
    他说完,便给茶楼里的人,读了后续广告。
    “云景先生当真勤劳!刚完结一本书,便又开了新书!”
    “未来女子的灵魂在一名包身工的身体里醒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书里,会写到未来?”
    “这不就是鬼上身么!聊斋里就有妖怪占了普通女子身体的故事,这新书也是这样的?”
    “书里是不是会写到未来?我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的。”
    ……
    这时,不出意外,又有人阴阳怪气起来:“这云景,新书写的又是女子,作为男人,对这样的书大肆叫好,这是丢了男人的脸!”
    “她之前不是在《真假千金》里,说这世间没有鬼神?怎么新书就写灵魂了?”
    “她的新书,反正我是绝不看的!”
    ……
    周围人听到,笑起来:“你们真要不看,怎么还每日准时准点来这茶楼?”
    其中一个总是针对云景的,留着长须的中年人涨红了一张脸:“我就是想看看,她要写出多少错处来!《一个士兵》这书,她就是全然瞎写的,战争还未结束,她竟然就写了战争结果!”
    有人道:“这是小说,写了又何妨?更何况后面都是春秋笔法,写得又不详细,理解成两败俱伤也是可以的。如今我们国家安排了许多劳工去帮忙,难不成最后要写咱们打输了?”
    另一人赞同:“就是!连那洋人都喜爱这本书,这书还要去英国出版,哪容你在这里挑挑拣拣?”
    长须中年人道:“云景的小说要出英文版的事情,也就是《新小说报》说了说,压根没有定数,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云景吹的!”
    “《新小说报》既然敢说,那必然是真的!”
    ……
    这些人又争论起来,许久之后,那长须中年人才离开。
    有人道:“这人总算被气走了!”
    另一人道:“他今日被气走,明日还会来。”
    “他不是不喜云景先生?为何还要来?”
    “想知道后续吧!其实他最初,是日日都买《新小说报》的,还对《双面魔君》非常喜爱,后来么,大约是《真假千金》戳中了他的痛处,他便不买报纸了,日日到茶楼来蹭。”
    在场那些听到了这话的人,都很是无语。
    因为对云景有意见,因而不再购买《新小说报》的人,其实有不少。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云景是女子,决定购买报纸。
    某女子中学。
    青春洋溢的少女们穿着统一的半袖校服,起床后匆匆忙忙往学校后门跑。
    这所中学是住校的,里面的女学生平日里不回家。
    《双面魔君》爆火的时候,她们中大部分人别说看了,连听都没有听过,只少数人在周末回家时,看了一些。
    但等《真假千金》开始连载,《新小说报》就在她们学校流行起来。
    先是有人从家里带报纸到学校,后来,她们又想出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提前跟报童说好,让报童来她们学校后门处卖报。
    她们可以从栅栏处把钱递出去,跟报童买报纸。
    她们学校的学生加起来,一共两百多人。
    她们除《新小说报》外,还会买一些别的报纸,每日要买的报纸,加起来有个二三十份,因而报童很乐意来这边等着,风雨无阻。
    今日,她们跑到后门处,就见报童已经在了。
    “《新小说报》要三十份!再来四份《上海日报》,四份申报……”有女生开口。
    那报童喜出望外,立刻开始给她们数报纸。
    而等那女生将报纸拿到手上,又对报童道:“昨日《新小说报》销量如何,可有退回去的?”
    “几位小姐,没有退回去的,这几日《一个士兵》这本书快完结,愿意买报的人很多!”
    “那就好!”这个女生松了一口气。
    她问这个,是怕云景是女子的事情曝光后,《新小说报》的销量会下降。
    她们学校的女生,原本是合买十五份《新小说报》,然后轮着看的,但这些天,为了支持云景先生,她们每日都买三十份报纸,还与报童说了,若有当日卖不完的报纸,可以第二日卖给她们。
    只是这样的事情,之前并未发生过。
    而这时,另一个女生兴奋开口:“《一个士兵》完结了!云景先生的新书明日刊登,是以女子为主角的。”
    其余女生听完,都拿了报纸翻看。
    “云景先生的新书又是以女子为主角,会不会又被人骂?”
    “说不定报纸销量也会下降……”
    “这书是极有意思的,我们买了报纸,收藏起来一点不亏,我们不如多买点?”
    ……
    这些女学生,家中都很富裕。
    她们平日里少喝一杯咖啡,就已经够买许多报纸。
    商量了几句,那为首的女生就对报童道:“小孩儿,我们明日加起来,要五十份《新小说报》!别的报纸就还是老样子。”
    那报童喜形于色,当即道:“几位小姐放心,我明日一定将报纸全都带来!”
    女学生们跟报童说定,就抱着报纸回到宿舍。
    此时还不到上课时间,她们便分了报纸,一起看起来。
    《一个士兵》的结尾让她们怅然若失,而报纸最后关于新书的广告,却让她们充满期待。
    “写的是未来的女子穿到这个时代,也不知道未来的女子是怎么样的。”
    “包身工又是什么?我从未听过。”
    “我也不曾听过,不过等明日就知道了。”
    ……
    女学生们一起看了报纸,又用纸笔,将报纸上的一些句子抄下来。
    云景先生的小说里,有让人振聋发聩,想要反复回味的句子,也有一些优美的句子。
    她们中一些人,会分门别类将之抄下,学着写文章。
    “弥漫着煤烟的工厂里,女士们宛如穿梭于钢铁丛林里的坚韧之花,用柔弱之躯扛起生活的重担。”
    “城堡的墙上有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也有子弹留下的深深创伤。”
    “多瑙河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光芒,工厂排入的污水,冲刷着河底的尸骨。”
    ……
    故事已经结束,但时代还在继续,尤斯塔斯的国家正奋力前行,努力发展工业,与他们的敌国形成强烈对比。
    女学生们都没有去过欧洲,但看到这些文字,便觉得欧洲近在咫尺。
    她们国家的未来,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上海县城,孤儿院。
    孤儿院的孩子愈发多了,工作人员便也多了。
    钱表姑每日都会去一趟上海县城,采买各种生活物品,也会购买《新小说报》《申报》《上海日报》等报纸。
    她早饭后出门,在午饭前赶回。
    今日她赶回时,江来等人已经上完课,就一起在门口迎接。
    “钱婶儿!我帮你拿东西!”江来跑上前,就去帮钱表姑拎东西,又将钱表姑手上的报纸拿了,递给自己手底下的一个小弟。
    那孩子拿着报纸就跑,将报纸递到姚同丰手上。
    每日拿到《新小说报》后,姚同丰都会念云景先生写的小说给大家听,而这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时刻。
    “我先看看,你们去把人叫来,等人齐了,我就开始念!”姚同丰道。
    江来他们到处去喊人,不过其实不需要他们喊——孤儿院的人,早就在等着姚同丰念故事了!
    姚同丰主要是等钱表姑放东西。
    见钱表姑已经将东西放好,他就念起来,而等他念完,又说了云景要写新书的事情,孩子们闻言,期待万分。
    “桑小姐的新书听着就有意思!”
    “我将来想去欧洲看看!”
    “包身工是什么样子的?”
    ……
    他们好奇地时候,孤儿院外面,却有许多人探头探脑。
    那是周围的村民,他们也想听故事。
    只是姚同丰念书时声音再大,也没办法让外头的人听到,因此这些人并未听清,这会儿,他们其实是等着孤儿院的“小先生”给他们讲。
    江来听完故事,就拿着报纸,指着上面他不认识的字问姚同丰怎么念。
    仔仔细细地问完,他就拿着报纸来到外面,给附近的村民念书。
    下午,他还会和孤儿院其他几个学得好的孩子一起,去村里的一个旧祠堂,教村里的孩子们认字和算数。
    当然,村民们听了故事,让他们教了认字后,也会给一些回馈,主要就是地里种的蔬菜,也有家里宽裕的,会送一些粮食。
    江来学东西很快,口才也好,他还很有表演欲,给附近村民讲故事时,连比带画,蹦蹦跳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