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1章
    说干就干,他立即找来纸笔,将要做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
    一直眼馋电脑和手机的各朝君臣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电脑和手机能看到搜索到各种信息是因为有电缆!
    这个电缆连接着千家万户,有了电缆就有灯光和网络!
    而这个铺设的电缆又是一个超级大工程,非国家而不能做!
    所以就算他们拿到了电脑手机也没有用,因为没有相对应的基础设施。
    而这些电缆就是技术吧,是他们很多人看不起的奇技淫巧……
    李世民拍案而起:这个电缆就是科学技术!!
    能够强盛国家的科学技术!
    继而又沮丧,这压根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果然,这些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嬴政再次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又一次扩展了,后世不可思议的技术和不可思议的人。
    刘邦一把拉住张良,还未开口对方立即说道:“陛下也想效仿后世的扶贫吗?臣以为可行!但是也要根据我朝的实际情况来定。臣这就立即拟一份扶贫奏折!”
    刘邦:“……”
    其实我是想要那个电缆……
    张良:臣当然知道,要不然我为什么打断你?!
    简直是在想屁吃!
    扶贫还实际一点,让百姓们富起来才会去读书,读了书才能开智,开了智才有可能去研究研究那些技术!
    刘邦:“……”
    好吧,听子房的。
    刘彻发现后世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视同仁啊。
    就连北边匈奴的后代也在被他们纳入保护的怀里。
    再看看现在的匈奴一点也没有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亲可爱……
    一群瘪犊子还尽给他们找麻烦。
    诸葛亮发现后世扶贫中最重要是也最能改变生活的就是那个电缆铺设完成后的生活。
    由电缆带来的电和网路瞬间将这里与世隔绝的人与外面的世界零距离。
    看看那些年轻人人手一台手机开始直播。
    无数人因此而关注了解到这个村子。
    于是好奇的人们从全国各地涌来参观,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使得村民更加地富裕,又让当地不再闭塞。
    所以说要强大,技术是关键。
    看看那些大国崛起,不列颠的舰队为什么能打败比它强悍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就是因为他的炮火比对方的先进啊!
    有了先进的技术,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妇孺也能横扫强大的敌人。
    所以,技术!唯有技术!
    现今最厉害的技术是什么?在哪里?能不能学习过来?
    诸葛亮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
    李世民眼馋到发红,这技术太厉害了!
    电缆,网络!
    就是这两个东西让封闭落后的村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长孙无忌觉得虽然这些技术很厉害,但是并不是现在大唐能得到的,还不如脚踏实地好好为百姓做实事的好。
    李世民点头,他只是太想要那样的技术了!
    赵匡胤深思:要民富国家才可富!
    可是如今的燕云十六州依旧是他心头的一颗刺,能不能先把这些地方收回再发展经济。
    否则没有天然屏障的大宋也不过是敌人眼中的鱼肉而已。
    忽必烈在前面的画面看到了草原,他想看看那个地方是如何扶贫的。
    朱元璋有些心累,这天幕一天天看下去,百姓们这心思越加的浮动了……
    但是现在的朝廷如何能与后世的朝廷相比?
    康熙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什么可以用在大清身上,什么不能用一一记录下来。
    颙琰还在为是否政变而犹豫。
    第204章 全方面脱贫
    所有人的都认为后世这个扶贫成功了~~
    然而视频中的话语一转说道【城市正常高速发展,村民只要继续在悬崖上生活,不但扶贫成本高,城乡之间 的贫富悬殊也会越来越大。】
    【而且悬崖村并不是唯一一个因偏远而致贫的村落,要中断他们世代传下来的贫穷根源,政府决定来一个翻 天覆地的大工程。】
    各个朝代的君臣们:嗯??
    难道之前做的事情还不算大工程吗?
    又是修钢梯,又是铺电缆的!这些不是大工程是什么?
    百姓们又要哭了。
    还有!居然还有!
    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还不算脱贫吗?
    在后世眼里怎么样才算脱贫?
    【政府在靠近县城或者交通便利的平原位置建了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两千多条贫困村总共35万名村 民搬出来,一座座新的楼房,完善配套的社区,医疗、文化设施,还有学校,交通网络全部为村民而建。】
    百姓们看着那些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村民开开心心地搬东西从悬崖上面下来,眼泪也跟着下来了。
    那么多盖得整整齐齐的漂亮房子,街道整齐干净,还有绿树点缀其中。
    还有给人看病的卫生院,还有给孩子们上学的学校……
    原来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脱贫!
    一辆辆卡车载着满满的村民下来,大家抱着被子衣服乐呵呵地去领房子的钥匙,还有背着沙发,背着电器的 人。
    一个个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皮肤黝黑的老奶奶拿着钥匙开门笑得一脸褶子。
    进门就看到干净明亮的房间。
    而且这些房子村民只需要付大约一万元自筹资金,房产权就归他们。
    一万元,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他们也知道一万元的多少,这简直就是白送啊!
    乾元三年,一身落魄的杜甫看着天幕中的后世政府为村民盖的结实有漂亮的新房子笑了起来。
    越笑越大声,笑着笑着泪落下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大声喊着:“我看到了!我看到这一幕了!哈哈哈哈~~~”
    相对于百姓们的激动哭泣,各个朝代的君臣们就显得有些尴尬。
    前面的都学不来结果又来个这么大的?
    给村民盖房子!!
    而且盖的这么结实漂亮!
    这……这真的做不到了……
    只能集体沉默。
    难怪百姓们都想生活在后世……
    有些君臣安慰自己:不是他们不愿意这么做,实在是没有后世那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
    不是他们不愿意。
    这话说得让一些心知肚明的人冷哼,不过都是借口而已。
    再看天幕,唯有长叹,这就是后世啊。
    【新措施下,每一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都会配套相应的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
    【法例规定所有六到十五岁的适龄学童都可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贫困人口更加连幼儿园学费也不用付,以 往的孩子一般都是到十岁左右才上学,上学没多久边辍学打工赚钱。】
    百姓们:虽然知道在后世国家规定必须从六岁就要上学,但是再次听到这些话还是忍不住激动。
    后世是全民都要上学啊!
    还是免费的!
    简直想都不敢想。
    读书啊,这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依旧尴尬的各朝君臣们。
    朱元璋皱眉:“读书人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书读得越多就越难缠!这些文人的笔可比那些刀子厉害多了 !”
    “父皇,如果大家都安居乐业的话怎么会动乱呢?谁不想过好日子,乱起来对他们也没有好处。”朱标说道 。
    朱元璋摸摸他脑袋:“你还不太懂这些事情。而且,都去念书谁来种地?”
    “种地也要念书啊!”朱标眨眨眼:“父皇你忘了吗,后世基本都是机器自动化,一个人就能管理一个农场 了。如果不念书,是没有办法操控那些机器,了解那些粮食的知识的。”
    朱元璋:“……”
    其实他就是心慌……
    心慌后世那个新世界给现在百姓带来的巨大冲击。
    害怕一旦百姓有个什么不满,会直接威胁到朱氏王朝的统治。
    同是农民出身的他太清楚农民的力量了。
    【易地搬迁是人类史上少有的大规模搬迁工程,政府的规划是:想用五年的时间将全国大部分极端偏远落后 地区,总共一千万贫穷人口全部搬出来。】
    苍……天……啊……
    居然还没结束吗?
    都要给一千多万的贫穷人口都盖新房子啊!
    各朝代君臣们:这后世政府也太有钱了……
    一千多万的人口是个什么概念?
    嬴政:大秦也才2000万的人口……
    百姓们则在想:那一千多万的人口里居然没有他们……
    啊,脑子晕了,忘记自己是这些人的祖先了。
    有人自我安慰:“没事,就当为自己后代高兴了……”
    另一人奇怪道:“你为啥要盼着自己的后代成为后世的贫困人口?成为后世富裕的那一群人不好吗?”